摘要:2025年5月8日,辽宁省盘锦市应急管理局和应急安全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化工建设及设备检维修安全专委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及危险化学品监管人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本网讯(李秀平)2025年5月8日,辽宁省盘锦市应急管理局和应急安全网、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化工建设及设备检维修安全专委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及危险化学品监管人员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参加培训的近300名成员,分别是盘锦市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安全管理人员,各县区、经济区应急部门代表。
在培训中,中国石化原北京燕化首席专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化工建设及设备检维修安全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刘长伟作为授课教师之一,系统地讲述了“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安全领导力基本途径”,为学员上了一堂与安全相关的法治课、管理课、安全管理课。
授课教师:
被称为“穿工装的教授”
刘长伟与石油化工结缘于1983年。当时,他一走出大学校门便进入了石油化工行业。
在此后的35年间,刘长伟在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简称燕山石化)的职业生涯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他从车间技术员、车间副主任、车间主任的岗位上一步步走过来之后,接着走上了燕山石化化工一厂党委组织部部长、副厂长、党委书记的岗位。后来,他成为燕山石化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
最终,刘长伟登临职业生涯的顶峰——成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首席专家。
首席专家,是一个职务,更是实力的象征。
刘长伟在授课
那么,刘长伟为何能在燕山石化近万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工匠中的工匠”呢?
2022年10月16日,刘长伟作为阅读导师,在言石读书会以“从读书到写书”为主题做了一次分享。从他的分享中,能找到答案——
“一定要挤出时间多读书以武装头脑和思想。”在这场读书分享会上,刘长伟诚恳地告诉在座的书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刘长伟一边用书本知识“武装头脑和思想”,一边把理论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此外,他还有个好习惯,就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会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基于这些好习惯,刘长伟从“读书人”变身“写书者”。到目前为止,他已完成专著10余部。这些著作包括——
《我们这样抓管理》《我们这样抓现场》《我们这样抓三基》《炼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安全管理之道》《新编现场安全千题训练》等。其中,《我们这样抓现场》获2015年度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优秀出版物三等奖,《炼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获2018年度全国石油化工行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
据刘长伟的一位下属回忆,自己参加工作时,刘长伟担任化工一厂油品车间副主任,主管工艺工作。很快他升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刘长伟的第一本书《油品储运基本知识》出版。
被油品人亲切地称为“大红本”的《油品储运基本知识》,是刘长伟把现场和装置当作“书本”,通过操作、观察、记录进行“阅读”,最终把宝贵经验上升为鲜活理论的结果。“大红本”出版后,成了职工培训学习的教科书,为提升职工专业素养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随着职务和岗位的不断变化,刘长伟不断复制“大红本”的故事,最终写出了十余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用价值的专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刘长伟都非常重视安全。他坚定地相信:“搞好安全管理的答案在现场,一方面要不断从现场汲取能量、汇集员工的智慧,另一方面努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炼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等著作,就是他深耕安全管理领域的注脚。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长伟并非为了写书而写书,他写书是为了提升石化一线员工的专业技术、为了提升石化人的安全意识。于是,在写书的同时,他走上燕山石化的讲坛宣讲自己的理念。
如今,刘长伟的讲台越来越宽广。近年来,他每年都会上百次登上讲台,先后为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公司、青海盐湖集团、SMC、北京金隅集团、三峡集团等单位讲授《这样管理才有效》《现场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三基工作》《班组建设》《工程师之道》等课程。
因为刘长伟深入浅出的课程颇受欢迎,他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穿着工装的教授”。
刘长伟(中)与书友分享读书心得(图片来自言石读书会公众号)
课程内容:
常识与经验并重
刘长伟花费大量时间致力于安全管理常识的普及。
2025年5月8日,刘长伟在盘锦市为危化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政府应急安全部门工作人员授课时,把视角聚焦于领导干部。作为一名担任多年企业领导的专家,他比一般人对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中的角色有更深的了解。
刘长伟讲述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学员
在这堂题为《提升企业领导干部安全领导力基本途径》的专题课程中,刘长伟从建立系统思考的大安全观、强化法治观念严格依法经营、企业安全管理九个关系这三个维度讲述了提升“安全领导力”的关键点。
关于如何建立“大安全观”这一环节,刘长伟从“现场安全管理”入手,分四个维度(分别是:法律法规的识别与安全发展新形势;上级的管理要求与企业存在的问题;安全管理的理念与优秀企业的实践;基于事件的管理 基于事故的分析)解析其要点。
在每一个细分维度的项下,刘长伟都引用了大量数据和实例。比如,在解读2019年出台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时,他提取了安全领导能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岗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设计管理、试生产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完好性管理、作业许可管理等14项关键点一一加以解读。
与此同时,刘长伟也充分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在讲到“上级的管理要求与企业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他分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风险在一线,隐患在现场,答案就在现场。”基于此,他希望大家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要“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现场执行力”。
在讲述现场执行力的内容时,刘长伟举了一个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例子,并且引用了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观点:“现场智慧不够。”
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根源是:“美GE公司设计电压为440伏,与柴油发电机提供的100—200伏电压不合,冷却系统无法受电。” 为了让学员进一步了解这次事故中存在的问题,他特别引用了《⽇本核电专家在福岛核事故前后的⼗⼤反思 》一文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绝对安全”的核电设计不等于“绝对安全”的核电⼯程、核电厂最岌岌可危的工程——犹如人体血管的配管网络等。面对导致事故发生的问题,刘长伟禁不住感叹道:“⼯程现场‘有真功夫的师傅‘实在太少了。”
在讲述“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优秀的管理实践”这方面的内容时,刘长伟指出:“文化建设是根本,营造‘我们要安全‘的安全文化很重要。”
刘长伟言辞恳切地对现场学员强调了事故背后的文化原因:“安全无捷径可走,事故确有规律可循。事故的直接原因大都属于低级错误,事故背后是文化原因。有些悲剧完全可以避免,只是我们习惯了侥幸。有些悲剧似乎遵循着一个可怕的剧本,悲剧一直在重演着。人类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吸取教训!”
在对“基于事件的管理事故”进行分析时,刘长伟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并指出了事故伤亡数字和直接原因。比如,发生在2019年的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的“4·15” 重大着火中毒,造成10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烟雾致使(作业人员)窒息死亡。”同时强调了其他因素:“作业区域为地下室的内室,危险叠加。”
这样的案例解读,让学员对事故有了直观而明确的认识,即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刘长伟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
在课程的最后,刘长伟分享了其现场安全管理的30个观点——
1.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2. 责任使人进步,明确最小作业点负责人;
3. 事故的本质是组织错误;
4. 安全源于责任、素质源于训练;
5. 日常化演练、体验式培训、知识化管理;
6. “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第一反应正确、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7. 数据的真实性是企业的生命;
8. 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问题(风险评估);
9. 事故是问题积累的结果;
10. 工作质量=安全,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安全;
11. 重复发生的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耻辱;
12. 四不伤害,我们要安全;
13. 控制事故关键在于对事件的管理;
14. 管理者的最低行为就是员工最高工作标准;
15. 根子永远在上面,答案永远在现场;
16. 对待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沉默代表认同;
17.生产现场干什么都不是随意的;
18. 对现场的了解深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19.员工只做你检查的,不做你希望的;
20.没有防不胜防,只有防而不实;
21. 没有变化就没有事故、大安全源于小变化;
22. 保证备品备件、施工材料、工器具合格上岗;
23. 安全是信任,让安全成为一种信仰;
24. 现场安全管理两重点:慎初、变化;
25. 事实就是力量:抓典型案例、用事实、用数据说话;
26. 正确理解追责是防范事故的敌人;
27.知道事故真相是最好的预防策略,事故是管理的重 要资源;
28. 好心情也是生产力,让员工天天好心情;
29. 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决定有效性,班组长的作用;
30. 承包商无利润是最大隐患,承包商是我们好伙伴。
这30个宝贵的观点,是经验总结,更应该成为安全生产管理者的常识。
来源:应急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