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7日,为期4天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农博会创新与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呈现出一场规模宏大、亮点纷呈、实效显著的农业盛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11月17日,为期4天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长沙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农博会创新与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同期同地举办,呈现出一场规模宏大、亮点纷呈、实效显著的农业盛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规模能级双提升
本届农博会秉持市场化方向,成功实现与国家级专业展会的联动,规模与规格再攀新高。展会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立5大展馆,吸引来自15个国家、17个省(市、县)的3500余家企业踊跃参展,市场化组展率达75%;集中展示近3万种农产品,现场人气火爆,累计吸引观众18.9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及采购商近6万人次;系列招商推介与产销对接活动成果显著,湖南省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签约金额达109.98亿元,各专场推介签约18.38亿元,前期系列产销对接活动成交5.8亿元,现场销售金额超6亿元,充分展现了展会的强大集聚效应与市场活力。
交流合作促共赢
国际展区汇聚全球特色,南非、老挝作为主宾国,以及法国、泰国、越南等国的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其中越南馆意向订单额达5400万元,农博会为中部地区农业对接全球市场搭建了高效平台,“国际范”日益鲜明。
精准发力助振兴
展会深度服务县域经济,积极邀请外省市县组团参展,“湘阴好物”等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发布。通过举办2025农批市场产销合作大会等系列活动,汇聚多方力量,着力破解县域农产品流通瓶颈,推动小农户有效衔接大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科技赋能产业兴
新质生产力展区集中亮相智慧种业、智慧农机、智慧渔业、智慧养殖等领域创新成果,生动展现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践。湖南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覆盖综合种养、精深加工、农文商旅融合等多领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产销对接重实效
坚守“参展一次、服务一年”宗旨,组委会通过精准信息匹配、专业采购商对接会及行业交流群等方式,成功链接盒马、麦德龙、兴盛优选等大型采购渠道与广大参展商,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切实解决企业销售与采购痛点,确保参展实效。
严守安全筑防线
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控,构建组委会与市场监管部门双重审核机制,推行参展实名制管理,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加强现场监管,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宣传矩阵创新局
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全域覆盖宣传格局,全网累计曝光量超1.5亿次。70余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发布新闻稿件超2000篇。创新推出“农博天团”IP吉祥物及文创产品,吸引年轻群体。百余名主播达人开展直播带货40余场,销售额达3410.5万元,有效助推农产品出圈和品牌传播。
来源:潇湘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