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元一件的T恤、 9.9元的连衣裙 ……据《法治日报》报道,在一些直播间里,主播以“尾货”“孤品”为卖点,每件衣服仅展示几秒就立刻换下一件,营造出“只此一件,买到就是赚到”的稀缺感,引得观众争相抢购。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货品往往是来路不明的二手衣物,暗藏风
李法明/图 嘉湖/文
6.9元一件的T恤、 9.9元的连衣裙 ……据《法治日报》报道,在一些直播间里,主播以“尾货”“孤品”为卖点,每件衣服仅展示几秒就立刻换下一件,营造出“只此一件,买到就是赚到”的稀缺感,引得观众争相抢购。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货品往往是来路不明的二手衣物,暗藏风险。
近年来,“尾货”“孤品”渐成直播间的新卖点。而相比于花草、文玩等商品,来路不明且时常带有污渍的廉价衣物,其背后的风险更令人不安。比如,没有详细介绍,消费者知情权难以保障;“默认微瑕”“不退不换”,涉嫌以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免除经营者责任;二手衣物“成吨”进货后在直播间展示销售,流转过程是怎样“不见天日”的闭环?与以次充好的“快递盲盒”类似,这种以“新消费”理念为噱头的营销行为,很多都处在人们的认知真空地带和监管的触角盲区,让打擦边球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在电商直播经济方兴未艾的当下,用所谓新技术、新方式等“新瓶”来装套路消费者的“旧酒”,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有整个产业链的“诗与远方”。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