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7日,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草坪种植户陈文军的承包地里,青绿色的中华结缕草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势正好。“这种草耐践踏、耐盐碱,和‘苏超’赛场上的草坪‘师出同门’,都来自位于后白镇的南京农业大学句容草坪研究院,特别适用于足球场和盐碱地的改良。”陈文军告诉记者,“苏
11月7日,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草坪种植户陈文军的承包地里,青绿色的中华结缕草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势正好。“这种草耐践踏、耐盐碱,和‘苏超’赛场上的草坪‘师出同门’,都来自位于后白镇的南京农业大学句容草坪研究院,特别适用于足球场和盐碱地的改良。”陈文军告诉记者,“苏超”比赛场地铺设的草坪有三分之二来自该研究院。
西冯村是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草坪产业是当地支柱产业。“我父亲是村里最早一批草坪种植户,通过10多亩的草坪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陈文军说,成年后自己选择到深圳打拼,开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加工厂,一年也有几百万元的产值。但35岁时他经过详尽的市场调查,决定返乡从事草坪产业,一出手就承包了100亩土地。
“当时句容草坪研究院还没成立,但村里已经邀请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来给我们上课,包括现在的句容草坪研究院院长杨志民教授。他们一直在技术上帮助我,我很快上手,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现在年销售达300万元。”陈文军说,自己年轻,敢于尝试新事物,专家们有什么新技术、新品种都愿意教给自己。
杨志民教授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华结缕草没多久,陈文军就试种了60亩。现在中华结缕草的价格为每平方米7元,是村里传统种植的百慕大草价格的近3倍。“在我的带动下,村里中华结缕草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亩。”陈文军说,“苏超”带动了足球热,一个标准足球场要用到8000平方米的中华结缕草,最近经常接到咨询价格的电话,未来市场可期。
一路走来,陈文军坦言,离不开村里以及专家的帮助。去年,经村里推荐,陈文军和其他3名“草二代”进入了句容市“新农人”人才库。该市实施“新农人”培育“新禾计划”,一体推进“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推动“新农人”队伍逐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作用持续彰显,全市动态入库“新农人”达354人。“市里按照行业组建微信群,群里有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群里问。”陈文军说,市里还定期组织外出培训,自己已经参加了6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这真的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现在的西冯村就是缺人,缺愿意接受新技术、新理念的年轻人。”西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芬说,村里草坪种植户平均年龄近60岁,而且老一辈种植户观念守旧,基本采用土坪种植技术,两年才能收获三季,亩均毛收入仅有2000多元,而陈文军回村后投入资金上马沙坪种植技术,一年能够收获三季,亩均效益达万元。
“当前村‘两委’正谋划未来草坪产业的发展方向。”徐芬说,村里计划“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强和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引入新品种、新技术;另一方面向“既卖草坪也卖风景”转型,打造小而美的一日游线路,实现“新技术吸引‘新农人’、‘新农人’发展新业态”的良性互促。
记者 钱飞 通讯员 林松 笪玉婷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