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昆达里尼瑜伽练习者遇到阿汤练习,会发生什么?
郭新成来自天津,接触瑜伽8年多了,目前在规律练习昆达里尼瑜伽。最初看到廊坊隆福寺会举行瑜伽感恩大会,为了纪念阿汤掌门人,尽管阿汤和掌门人对他都很陌生,但他还是报名了,原因有两个。
其一,他曾多次前往廊坊隆福寺,对寺院主持的印象很好,也很喜欢那里的环境,用他的话说,那里有一种家的感觉。
其二,他参加过荷马老师组织的瑜伽活动,受益匪浅,希望有机会跟老师近距离交流,这次看到主办人之一是荷马老师,就毫不迟疑地决定参加此次活动。
“去之前,我对这次大会没有什么预期,心里觉得只要参与,就一定会有收获。于是,我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学习的心去参加这次大会。”他补充道。
郭新成的直觉是对的,短短三天的活动,他发现自己收获颇丰。他对阿汤这个流派的认识加深了,阿汤也因此在他心中深深地扎根了。
“两位印度老师,无论是唱诵,分享,还是体式指导,每一步都做得那么精准、精细,他们那种责任心让我的内心很震惊。”他表示。
第一天下午,在Usha老师的口令课上,他觉得自己完全投入进去了,从来没有如此享受地做每一个体式。
他感受到,老师时刻关注着每一位练习者,比如提醒他,注意呼吸,用鼻子呼吸;每当他觉得做体式吃力时,老师都会给到他精准的辅助,这种感觉很神奇。
后两天的晨课是mysore练习,这对于郭新成而言,并非那么容易,因为他此前的瑜伽练习更多都是跟着老师的口令做体式,而非记住体式序列,根据自己的呼吸,进行自我练习。
做拜日式AB时,他还相对从容,可是做到后面时,他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会有助教老师过来,教给他后面的体式,一个一个地教,也就是他掌握了一个体式,再学习下一个体式,其中还会强调呼吸与体式的配合。
他觉得自己学得挺快的,主要是周围的练习环境太好了,对他很有帮助。他的注意力完全关注在体式上,不会去想其他事情。
“参加完大会,我有一个感触,我打算之后在练习昆达里尼的同时,再加上阿汤的练习。3天短暂的体验,我也认识到,阿汤不仅是体式的练习,唱诵也很有特色,对于练习者的能量提升会有帮助。”
课上,郭新成有认真地跟随老师唱诵,尽管唱诵词有点陌生,第一次接触,他只是小声地跟唱,可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依旧会产生小小的触动。
除此之外,周围练习者的状态也让他印象深刻,毕竟,这是一场阿汤的活动,练习者的人群特征很突出。
“我会观察周围的同学们。我发现很多练习者都在阿汤这条道路上一直不间断的练习,不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他们渴望与印度老师产生连接的心情让我佩服不已。”
PS:郭新成善于发现周围人的优点,除了文中提到他看到阿汤练习者的坚持,在课堂之余,他还发现一些参会练习者的善举,比如有些人了解到隆福寺的义工人数少,在离开之前,会主动把被单、被套拿下来,方便义工去清洗,还会主动扫地、擦地,节省义工的时间,甚至有位练习者每天下课还会帮助义工刷碗。
所有种种,对他而言,都像一次对内心的洗礼,只因他足够细心,观察到了这些,被感动着,也会被激励着。
来源:艾桔梗美发美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