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碧眼的塔吉克族,竟然自称汉朝祖先,真相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02:36 1

摘要: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白种人,而这个民族的人就生活在我们的祖国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与汉族完全不一样的脸型:高鼻梁、蓝眼睛。这些独特的面孔也与他们的历史密不可分,更彰显了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白种人,而这个民族的人就生活在我们的祖国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与汉族完全不一样的脸型:高鼻梁、蓝眼睛。这些独特的面孔也与他们的历史密不可分,更彰显了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有很多人知道塔吉克族,是源于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电影中塔吉克族人民被刻画成了英勇无畏的民族,在之后的时间里这个形象深入人心。而影片中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也被人们广为传唱,让更多的中国人都认识到了一个美丽又神秘的民族—塔吉克族。其实背后的故事源远流长、扣人心弦。

塔吉克族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着特别的说法,他们常常会说自己是“汉日天种”,觉得自己的源头和汉朝有着很深的联系,大唐西域记》当中记载过一个有关塔吉克族祖先的老故事。据说他们的先人来自中原,并且跟太阳神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关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神话讲到,波斯的一位公主去往中原同汉家联姻的时候,在途中被“日光感应”了,后来就生出了塔吉克族的始祖,还有一种说法称这个公主喜欢上了送亲来的汉代男子,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最后抛弃一切私奔而去,不管哪种版本的故事都可以看出来,塔吉克族对自己过往记忆里边儿,汉地文化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塔吉克族的祖辈实际属于东伊朗人群体,这一点从他们的文化遗存和宗教传统的宗教遗迹、有关火焰崇拜的故事以及过年跳火把的传统,都十分清楚地体现出他们深受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祆教的影响。虽然塔吉克族祖先有着明显的波斯文化特征,但纵观历史来看,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却逐渐朝东方方向转变,并且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开始以汉文化为中心来构建起自己的认同体系。

早在西汉元凤年间即公元60年,就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自此塔什库尔干所在之地也就在汉朝统治之下,这段历史奠定了与中原文化长久以来的关系基础,在那个时候的整个西域国家如于阗、疏勒等国对汉朝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塔吉克族先民也是自愿归入到汉家文化当中来,并且臣服于大汉之下的民众之中。唐朝时期这种联系又通过安西都护府的形式进一步加强,把塔吉克族的地缘以及文化认同牢牢地绑在中华文明版图上。

历史记载显示,在 7世纪时,穆斯林的侵略就给东伊朗地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这些动荡对东伊朗语系的人种,包括塔吉克人的祖先造成了巨大的毁坏性打击。面对强权势力威胁的时候,塔吉克人开始将文化归属转为父系汉文化,并非仅仅政治的选择因素在里面,而是有着自己民族在文化归类上的理性与眼光。今天,我们还是能从他们很多方面看到这个民族对中国很深刻的认同感。

虽然在基因溯源上,塔吉克族的祖源和东伊朗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但其文化内核却全部融合在中国之中,汉唐文化的强大魅力使得他们一直渴望与中原往来交流,而对现代伊朗文化来说,他们几乎没有认同感,这种断裂可以在他们的日常文化实践中被感知到,从语言、宗教以及生活方式上看,他们都已远离近代波斯传统。

塔吉克语属于东伊朗语的残存,但是它同现代波斯语不能够达成一般的交流,这就表明两者分离开来很久了,这种古老的言语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说他们作为一个单独民族的文化个性。

值得一提的是,冰山上的来客》虽然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塔吉克人的生存场景以及爱国精神,但是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完全虚构的,在现实中塔吉克人也是以爱国、捍卫国家疆域为荣。他们的普通话普及率和使用度也极高,是具有极强的国家认同感的人群,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语言上他们与中国的联系已经超出了有形的外貌差别,成为了民族团结大业的一部分。

不难看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从未把血统或种族当作维持统一的唯一纽带,而是以文化和认同作为核心标准。这种高度包容性让像塔吉克族这样具有独特文化与传统的少数民族能够完全融入到中华文明当中去。“居越而越,居夏而夏”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观便是对包容性的注解。

塔吉克族生活在中国边疆最远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这里地势高峻、气候恶劣。虽然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他们却一代又一代承担起守护祖国边疆的重任,在一天天、一月月甚至一年年日复一日中守卫着国界的安宁与稳固,并且也成为中国民族大家庭里不可分割的一员。这种“祖传爱国”的精神早已流淌在他们的血脉之中成为了家族代代相传的重要部分。

就是靠这样的历史积淀与文化认同,塔吉克族成了中国发展多民族和谐社会的鲜活注脚,这个独特的白种民族,既是中华民族多样性的标志,也是民族团结力量的具体体现,他们在古老文明里跨越种族、基因的认同纽带得到了生动展示,在祖国西南边陲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用行动延续着两千年的民族骄傲。

来源:发一个放寒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