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公开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安全挂钩,声称若中国对台湾采取行动可能触发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言论被中国外交部认定为"战后首次表露武装介入台海意图",迅速引发外交风波。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公开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安全挂钩,声称若中国对台湾采取行动可能触发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并暗示可能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言论被中国外交部认定为"战后首次表露武装介入台海意图",迅速引发外交风波。
作为右翼政客,高市早苗上任仅三周便抛出强硬言论,试图通过拉紧日美同盟转移国内经济压力,但显然低估了中方的反制决心。网友辣评:"这哪是指方向,分明是给旅游业挖坑"。此时的大阪道顿堀,章鱼烧店主松本正对着灶台发愁,"以前中国旅行团一来就要排队两小时,现在每天准备的食材要倒掉一半",他的小店已将营业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6小时。
中国外交部在11月10日记者会上连续三次质疑高市立场,强调台湾问题是内政。11月14日,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紧急约见日本外务省官员严正交涉,要求撤回错误言论。在日方坚持不收回发言的情况下,中国国台办、国防部相继发声,国防部明确警告"外部干涉台海将遭坚决反制"。11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发布中日联合声明海报,用历史文件提醒日方遵守承诺。这种多部门协同反制的力度,在近年中日关系中实属罕见。
这场由政治言论点燃的风暴,正在日本列岛的每个商圈蔓延,从银座的橱窗到北海道的雪场,中国游客的缺席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空白。
中方的反制措施迅速波及经济领域。11月14日晚间,中国外交部发布安全提醒,呼吁公民"谨慎前往日本"。这一举措直接击中日本经济软肋,旅游业。日本观光厅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1-9月中国游客消费达5901亿日元,占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28.3%。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1月14日后赴日跟团游退订率达62%,日本百货店协会统计免税店销售额同比暴跌40.6%。中国游客人均消费1.31万元的购买力,让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等商圈形成"中文导购+支付宝结算"的标配服务模式。
政策效应立竿见影。中国三大航司在48小时内启动赴日航班免费退票通道,携程平台显示11月下旬赴日机票预订量骤降72%。大阪心斋桥某免税店店员小美对着积灰的货架哭诉:"以前排队抢的药妆现在都快过期了,工资发不出只能裁人",该店已将中文导购从8人减至2人。东京银座奢侈品店经理小山出示销售记录:"中国人以前占八成客人,现在一天卖不出三件包",店内LV专柜已撤下中文价签。日本零售业联合会的紧急调查显示,76%的免税店经营者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预计年末旺季将有超过300家店铺倒闭。
旅游业的雪崩式下滑对本就脆弱的日本经济形成暴击。北海道滑雪教练老田擦拭着生锈的雪板无奈道:"往年这个时候中国团能排到春节后,现在雪板都要生锈了"。半导体产业市占率已从1988年的50.3%萎缩至2024年的不足10%,汽车出口因芯片短缺连续8个月下滑。旅游业本是日本少数保持增长的支柱产业,2024年以3687万访客量贡献8.14万亿日元收入,占服务业GDP的4.2%。如今中国游客的缺席,直接导致日本观光厅紧急下调年度经济预期,将GDP增长预测从1.2%砍至0.5%。
日本国内出现罕见的反对声音。京都和服租赁协会会长佐藤健一公开批评政府"用纳税人的钱玩政治游戏",该协会300家会员单位中已有47家暂停营业。北海道札幌市市长秋元克广直接致函内阁官房长官,要求"优先考虑地方经济死活"。民调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已从上任时的52%跌至41%,其中62%受访者认为不应为台湾问题牺牲经济利益。
这场由政治误判引发的经济震荡,正持续发酵。中国游客的消费空缺短期内难以填补——韩国游客人均消费仅为中国游客的61%,东南亚游客消费能力更低。日本观光厅试图推出"东南亚游客倍增计划",但业内人士指出至少需要3年培育期。在东京羽田机场,曾经挤满中国旅行团的国际到达大厅,如今只剩零星散客。免税店员工私下抱怨:"我们学了三年中文,现在却要重新学泰语和越南语。"
11月17日,数百名日本民众聚集首相官邸前抗议,举着"高市道歉""中国人回来"的标语。当东京店主举着"中国人回来"的标语时,你觉得政治与经济该如何平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街头巷尾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