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4岁,这个年纪的运动员,生命曲线通常已经滑向终点。然而对于曹芳来说,他的篮球梦想,似乎刚刚迎来一场看似荒诞的续集。一份CBA试训合同,寥寥几千元的月薪,这份邀约究竟是一次迟来的认可,还是流量时代一场精心策划的剧本?
34岁,这个年纪的运动员,生命曲线通常已经滑向终点。然而对于曹芳来说,他的篮球梦想,似乎刚刚迎来一场看似荒诞的续集。一份CBA试训合同,寥寥几千元的月薪,这份邀约究竟是一次迟来的认可,还是流量时代一场精心策划的剧本?
曾几何时,他被誉为中国街头篮球的“小个子之王”。灵活、敏捷,是野球场上对手的噩梦。他的梦想,一直都是闪耀在CBA的聚光灯下,无关年龄,无关现实。
2015年,曹芳曾有机会触碰这个梦想,他站上了浙江广厦的试训场。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职业联赛的残酷。在CBA体系的严苛标准下,他看到了自己与顶级球员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那一次,梦想似乎被现实生生敲碎。
但街头篮球给予他的,是永不服输的基因。几年过去,那段挫败的记忆似乎被他选择性遗忘。他再次站在风口浪尖,公开叫板CBA明星后卫徐杰的场景,至今仍是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曹芳语气豪迈,声称自己在野球场上赚得更多,实力足以与徐杰一较高下。
徐杰的回应轻描淡写,却杀伤力十足:“单挑?我就往篮下凿,一个个打。”这场至今未曾上演的街头与职业的“世纪大战”,却让曹芳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再次与CBA紧密相连。
没有职业联赛的身份,曹芳却从未消失在大众视野。他频频现身各类NBA、CBA的周边活动,在野球联赛中更是所向披靡。他的每一次精彩过人,每一次精准投篮,都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迅速点燃球迷的热情,他不仅仅是一名球员,更是一个自带话题的流量符号。
正是这份独特的关注度与号召力,让他等来了34岁这份特殊的合同。CBA同曦男篮,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虽然只是一份试训合同,内容也仅仅是象征性的几千元试训补贴,但对于年过而立、身高不占优势的曹芳而言,这无疑是梦想的又一次回响。
这份合同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是对曹芳十几年如一日热爱篮球的肯定,也是对他在社交媒体上积累巨大人气的一种变相“投资”。同曦男篮签下他,或许看中的并非他能立刻改变球队战局的竞技能力,而是他能够为球队带来的话题、关注和门票号召力。
机会与挑战并存。这几千块的月薪,相比于职业球员的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更关键的是,如果在新赛季开始前,曹芳无法凭借这次试训争取到一份正式合同,他与同曦男篮的缘分,也将迅速画上句号。留给他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残酷。
他的面前,是与矣进宏类似的挑战。矣进宏也是从野球场走向CBA的传奇,他用努力和天赋证明了街头篮球的能量。曹芳能否复制这样的奇迹?这需要他在这短暂的试训期内,爆发出远超常人的毅力和表现。
职业赛场的强度、战术体系的复杂、队内竞争的激烈,这些都是街头篮球无法比拟的。34岁的曹芳,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会走下坡路,他需要付出比年轻球员更多倍的努力,才能缩小那曾经令他望而却步的差距。
这究竟是一场篮球的浪漫,还是一次商业的双赢?一个年近不惑的男人,在职业生涯的尾声,为了一个几乎遥不可及的梦想,再次踏上征途。这份坚持与勇气,本身就足够引人深思。
他或许无法真正成为CBA的明星,甚至可能连一场正式比赛都打不上。但他的存在,却让更多人看到了梦想的力量,也让那些追逐篮球的普通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这份试训合同,更像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证明了,即使是边缘人物,只要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也能在职业体育的大门前,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CBA的聚光灯下,一个34岁的身影,带着无数街球迷的期待,也带着现实的镣铐。他究竟是为梦想做最后一搏,还是在职业篮球的边缘,为流量时代画上一个充满争议的注脚?答案,只待时间揭晓。
来源:球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