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集中展现东莞市横沥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以“小家”烟火映“大家”发展,双维度记录乡村蝶变历程,激励广大家庭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献智出力,横沥镇妇联特推出“百千万・家‘沥’量”系列策划报道。报道聚焦以家庭为支点,撬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
编者按
为集中展现东莞市横沥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以“小家”烟火映“大家”发展,双维度记录乡村蝶变历程,激励广大家庭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献智出力,横沥镇妇联特推出“百千万・家‘沥’量”系列策划报道。报道聚焦以家庭为支点,撬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让家庭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大美”光彩。
在“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吹拂下,横沥镇石涌村的面貌正被“美丽庭院”建设悄然重塑。一家名为“好正茶咖”的小店,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启了小庭院里的大幸福。它的故事不仅关乎一杯咖啡的温度,更生动诠释了“美丽庭院”理念如何在商业空间落地生根,见证着乡村从提升“颜值”到创造“价值”的深刻蝶变。
庭院“小美”:
一杯咖啡里的公益温度
提起咖啡馆,人们脑海中常浮现城市商圈的精致门店与网红打卡场景。但在石涌村,“好正茶咖”跳出了纯粹商业的框架,以镇、村公益资源为基底,搭建起一座兼具烟火气与归属感的“社区客厅”,成为“美丽庭院”理念扎根商业空间的鲜活样本。
推开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自然的美”。竹木结构的装饰散发着乡野的清新气息,门口的花箱四季花开不败。夜幕降临时,暖黄的灯光温柔地洒在石板路上,连晚归的村民都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这里的每一处桌椅、每一株绿植都经过悉心挑选,不为追求“网红”效应,只为营造一个让村民愿意坐下畅聊的公共空间。
比环境更动人的是空间里流淌的“内涵美”。在这里,你可能撞见村里老人围坐一堂,听健康讲座、尝免费茶点;遇见企业员工齐聚,烹饪家乡美食、共话乡情;看到志愿者们围坐策划,让文娱活动点亮乡村夜空;也可能偶遇村干部与村民代表促膝长谈,共商村口小公园的改造方案;年轻人则凑在一起,吐槽工作琐事。
更难得的是,茶咖的部分利润持续反哺乡村公益事业,为留守儿童添置图书,为独居老人送去温暖。它早已超越普通咖啡馆的范畴,更像是将“自家庭院”的温馨,扩展成了全村的“暖心驿站”。
这方小庭院的温暖叙事,恰是石涌村“美丽庭院”建设的微观缩影——当单个庭院的“小美”串联成线、连点成面,便绘就了全村生态与人文共生的“大美”图景。
乡村“大美”:
一小景串起乡村大景观
石涌村的“美丽庭院”建设,并非一家一户的“孤芳自赏”,而是全镇统筹、全村联动、共建共享的系统工程。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石涌村以“好正茶咖”为起点,将庭院“小景”串联成乡村“大景观”。
依托“花卉超市”积分兑换机制,村民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拆除乱搭乱建,见缝插绿、巧布景观小品。从前杂乱的角落蜕变为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斑驳的墙壁绘上充满乡土气息的彩绘;废弃的瓦罐、石磨也成了独具匠心的景观装饰。
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石涌村更注重挖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老建筑、古树木得到精心保护与活化利用,成为“美丽庭院”中的文化地标;“好家风好家训”分享会、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接连不断,让“庭院美”与“家风美”“乡风美”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生态与人文的双向赋能,让“美丽庭院”不止于“好看”,更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像“好正茶咖”这样,依托优美村容村貌与和谐人文环境孕育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吸引周边游客慕名打卡消费,实现了“美丽庭院”到“美丽经济”的价值转化。
美美与共:
一双手共建的幸福闭环
常有人问,“好正茶咖”为何能持续走红?答案就藏在石涌村的生态肌理与人文温度里——干净整洁的村路、错落有致的庭院、和睦友善的邻里,凝聚了实打实的人气;而茶咖这样的“小亮点”又成了“美丽庭院”的活样板,让更多村民主动加入改造行列。
村民吴大姐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她过去总觉得“院子脏点没事”,直到在茶咖参加几次活动,亲眼目睹小小空间如何被打理得舒适雅致,内心深受触动。回家后便主动清理庭院杂物,种上月季与青菜。如今,她的院子不仅成了“美丽庭院”典型户,还成了邻里争相“取经”的样板间。在石涌村,这样“一家美带动一片美,一片美成就全村美”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如今的石涌村,一砖一瓦都浸润着“百千万工程”的民生温度,一花一木都承载着“百千万工程”的无限希望。“好正茶咖”将继续守着这方小庭院,和村民一道将日子酿造得愈发醇香有味,为“百千万工程”的宏伟蓝图添上属于石涌村的鲜活温暖笔触。
来源:文明横沥
责任编辑:苏小贝
来源:莞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