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能变3000万!从“专项资金”看西安高新区如何搭建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雨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5:13 1

摘要:“专项资金政策的发布给我们企业来说注入了非常强大的信心,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从高校出来转化的企业,解决了我们初创企业创新‘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政策上给我们注入了很大的信心让我们能够轻松上阵、勇敢创新。”

“专项资金政策的发布给我们企业来说注入了非常强大的信心,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从高校出来转化的企业,解决了我们初创企业创新‘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政策上给我们注入了很大的信心让我们能够轻松上阵、勇敢创新。”

发布会上的路演企业之一——西安艾领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总监翟子豪这样说道。

5月13日下午,西安高新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发布会暨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系列路演活动正式举行,也让高新区的科技金融工作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加成倍增’”、“50万专项资金最高可撬动资本市场60倍即3000万金融资金支持”、“企业优先投资权设置”……新做法、新模式、新生态,政策亮点频频涌现、企业代表纷纷来询,西安高新区再次以“创新”作为引爆金融资本圈。

01 这一次,“新”在何处?

作为西部科创高地,西安高新区多年来在科技金融领域频频出招,求新创新,走在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普惠科技企业发展的前列。从财政专项支持到引入资本市场,从前端初创企业挖掘到长期企业成长培育,西安高新区构建起一套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雨林”。

这一次,“专项资金”发布吸引了区内企业的目光,那么,“专项资金”到底有哪些亮点?哪些突破?

·精准聚焦早期创新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秉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专注于设立时间不超过8年,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上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的早期科技型小微企业,单项目最高资助50万元,破解早期融资难题;

同时,特别鼓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申报,对特殊人才类及获得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提供绿色通道,进一步引导四链融合,鼓励早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容错赋能鼓励创新

开放宽容的创新氛围,是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能容错,才能敢创新。为此,西安高新区特别建立以申报企业梯度培育指标为核心的考核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容错机制。

·构建生态守护创新

西安高新区建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股债贷保服”联动服务体系,以“财政引导+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生态接棒培育,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形成合力支持,50万专项资金最高可撬动金融杠杆60倍即3000万金融资金支持,做到科技金融支持力度集成放大,协同协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跨越创业初期“死亡谷”,纵深推进科创企业育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

02 政策引领:专项资金构筑硬科技金融“强磁场”

“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多年来,高新区通过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创新扶持方式,构建起一套精准滴灌科技企业的政策体系,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在创新发展的"根"上。

·科创九条

2021年,西安高新区重磅推出《关于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科创九条”),涵盖了企业上市奖励、研发投入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投体系优化等全方位措施,按照"在孵—雏鹰—瞪羚—小巨人—独角兽"不同发展阶段对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予以支持。

·24条举措

2025年4月,高新区发布《西安高新区2025年“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助力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举措》(即“24条举措”),再次提出为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将设立1亿元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早期硬科技项目的孵化培育。同时,发挥科技创新基金引领作用,力争管理规模200亿元,加快推广“创新积分制”,深化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生态体系

“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通过“财政引导+金融机构”的联动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专项“加成倍增”计划,以获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为基础,配套提供“股债贷保服”立体化联动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链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信贷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以“金融活水”助力科技型创新企业全面发展。

股:股权投资方面,西高投的“繁星基金、致远基金”、西安财金的“创新基金、龙门成长基金、科创天使基金、人才发展基金”等都能优先支持获得专项资金企业;

贷:贷款方面,针对初创期与成长期的不同阶段企业,定制化产品方案,浦发银行的“科技创新专项贷”、建设银行的“科技专项支持贷”、中国银行的“科技创新专项贷”,为企业提供6—60倍专项资金额度授信,最高额度到达3000万;

债:债权投资方面,高新金服、创新担保的知识产权ABS、技术产权ABS方案,更大程度匹配高新区硬科技企业发展轻资产、重研发的实际情况;

保:金融担保方面,创新担保能够做到“见贷即保、见保即贷”;

服:金融服务上,陕股交更是针对高新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特别定制“专精特新”专板免费入板梯度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推荐、陕股交转板通服务、“认股权”融资综合服务,一站式帮扶企业成长壮大,提供陪伴式长期服务;

从全国首个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建成科技金融聚集区,聚集陕西省60%以上金融机构总部,到全球创投峰会吸引全球万亿资本、设立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17.5亿元光子补链强链基金,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再到如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高新区不断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带动科技创新服务资源,通过“拨改补、拨改保、拨改贷、拨改投”等新型财政扶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03服务生态:“股贷债保服”联动打造全周期金融体系

西安高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不是单一产品或政策,了解企业,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作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家级孵化器——西安创业园,多年来秉承“至诚服务·创造一流”的服务宗旨,立足企业发展需求,陪伴企业发展壮大,在服务中精准捕捉企业问题、发现服务痛点,并深入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方式、组合金融手段,更好地赋能中小发展,从而形成了一套能够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异化需求的特色服务体系——“股贷债保服”联动支持体系,也让创业园成为了西安高新区践行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

在西安创业园,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依托科技金融服务工作站,创业园不断引入优质金融服务机构,构建起科技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描绘企业“画像”,实现梯度培育、精准服务。同时,多方联动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撬动更多服务平台与机构,从多元化维度帮助科技金融服务工作再上新阶。

此次《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配套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方案》更是特别提出由创业园进行“企业白名单”动态管理与更新,实时跟进企业发展情况,及时推送至金融机构,确保资源精准对接。同时,创业园将联合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建立联合工作组,追踪监测企业服务跟进情况。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探索实践孵化基金、金融超市、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等科技金融服务的孵化器,西安创业园围绕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科技保险、科创金融培训,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践行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服” 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形成以高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联动培育孵化模式,助力西安高新区构建健康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新生态。

为什么是西安高新区?

纵观西安高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独特的创新基因造就了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创新基因是这片土地始终不变的底色,它来源于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聚集形成的强科技属性,也成就了服务机构云集、服务资源完善的良好生态。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部署,深入践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要要求,西安高新区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积极构建现代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紧扣国家“壮大耐心资本”战略导向,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核心目标,创新打造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链条。通过深化“政产学研用金介才媒”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政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效对接,全面释放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红利,为科技企业成长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区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从全国首单技术交易ABS成功落单,到西北首家硬科技支行——浦发银行西安支行正式落地;从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顺利设立,到产业专项基金的成功组建、“专项资金”&“服务生态机制”双料首发,“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得高新区能够不断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开辟科技金融新蓝海。

在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不只是零散的“单点突破”,而是构建了一套包含政策、产品、平台、机构、服务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系统集成的生态思维确保了创新举措间能够相互协同、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放大效应,并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市场力量共同参与。

而科技金融的不断完善、创新生态的不断优良,都深刻根植于高新区这片土地的“创新”基因,来源于长期对科技企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高科技企业、高素质人才聚集,无论是针对轻资产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质押贷,还是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技术交易ABS,还是此次的科技企业专项资金,都精准击中了科技企业的痛点,“企业为本、发展实际为本”的理念,才是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精准得以赋能企业、持续推动发展的关键。

未来,随着区域创新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西安高新区将继续以科技金融创新为翼,通过制度创新、工具创新和生态构建,系统性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更多科技企业“破茧成蝶”,为建设成为西安“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及“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蓄势赋能。

来源:西安高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