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7年,加拿大一间小作坊给极地科考队缝外套,针脚里塞的是真·保命级鸭绒。那会儿没人聊颜值,只问能不能扛住零下四十。六十多年后,同一批版型走上三里屯街头,被明星带货、黄牛加价,成了“冬天第一件硬通货”。
零下三十度,北京SKP门口排队三小时,只为一件带小圆标的羽绒服。朋友圈晒图一秒出圈,评论区却吵翻:花一万买“南极同款”,到底图啥?
1957年,加拿大一间小作坊给极地科考队缝外套,针脚里塞的是真·保命级鸭绒。那会儿没人聊颜值,只问能不能扛住零下四十。六十多年后,同一批版型走上三里屯街头,被明星带货、黄牛加价,成了“冬天第一件硬通货”。
奢侈圈突然集体爱上山系。BV出登山靴,Loewe卖帐篷,价格五位数起步,摆拍价值远大于防风指数。鹅却不用硬凹,它天生长在雪地里,徽标一贴,等于自带“我抗冻”认证。
2015年,品牌把羽绒做成轻薄夹克、雨衣、针织帽,一口气铺到春夏季。2024年,新创意总监上任,极简剪裁+机能口袋,上身像拍《流浪地球》番外。电影没上映,预告片里那件外套先被扒链接,电商平台秒空。
中国门店开业当天,气温零上五度,试衣间里愣是闷出一身汗。可姑娘们照买不误,一句“北京冬天说冷就冷”就能秒刷卡。限量配色+严格控价,把“稀缺”二字写进消费心理学,谁不想当朋友圈第一个上身的?
联名玩到飞起。香格里拉办户外节,把秀场搬到海拔三千米,模特吸着氧走T台;青城山做沉浸式体验,观众穿雨衣看数字投影,雪豹从脚边窜过。一边打卡一边捐款,钱流向三江源保护,纪录片上线24小时破千万播放。
2024财年,大中华区贡献38%营收,直营店增长两位数。冬天还没来,轻量羽绒已卖断码。门店小哥悄悄说,现在买夏款,送冬天优先提货权,套路像极茅台。
有人吐槽一件外套顶一个月工资。转头去看高端户外赛道,Moncler、始祖鸟也在涨价。功能面料、稀缺配货、环保故事,层层加码,最后都写进价格标签。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身体很诚实。
回收毛皮、再生尼龙,环保组织点赞。品牌把“责任奢侈”挂进官网,页面底部一行小字:2030年碳排减半。买一件羽绒服等于给雪豹买口粮,逻辑自洽,情绪价值瞬间拉满。
极地基因+都市颜值+中国速度,加拿大鹅把三角关系玩成闭环。同行忙着抄作业,它已经开始下一季:童装、宠物服、家居毯,全线待命。冬天还长,故事还远,下一场雪到来之前,门口队伍已经排到下一条胡同。
来源:达人美妆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