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全家都要治!防控新进展看这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9:02 1

摘要: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2025)专题发言论坛上,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杜奕奇教授指出,随着我国Hp感染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防控策略正逐步从“个体治疗”转向“家庭筛查”,从“胃癌治疗”推进到“一级预防”。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整理:医学界报道组

审核专家:杜奕奇教授

“幽门螺杆菌(Hp)是当前预防胃癌最重要、最可控的危险因素。”

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 2025)专题发言论坛上,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杜奕奇教授指出,随着我国Hp感染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防控策略正逐步从“个体治疗”转向“家庭筛查”,从“胃癌治疗”推进到“一级预防”。

究竟Hp感染与胃癌之间有何密切关联?家庭传播如何成为防控突破口?根除Hp真的能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吗?杜奕奇教授将结合最新研究与临床数据,一一揭晓。

图1 杜奕奇教授讲课现场

我国Hp感染形势依然严峻,

杜奕奇教授首先指出,我国Hp感染形势依然严峻。24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感染率约为42.3%,儿童也达到了35.6%[1]。更值得注意的是,Hp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杜奕奇教授团队曾在Gut期刊发表了以家庭为单位最大规模的Hp感染流行病学调查[2],研究以家庭内至少有一名Hp感染者为标准,将此类家庭定义为“Hp感染家庭”。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体家庭感染率为71.1%,明显高于个体感染率(图2),而在这些家庭中,全成员感染的“全感染家庭”占比14%,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图2 家庭感染率高于个体感染率

“父母均是感染者的情况下,子女感染率可达32.4%。”杜奕奇教授强调,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

根除Hp患胃癌风险大幅下降,

45岁以下人群获益更明显

而Hp感染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已有大量研究佐证:约90%的非贲门胃癌(占胃癌总数78%)与Hp感染有关。是否根除Hp可以直接影响胃癌的发生?多项高质量研究给出了肯定答案。

福建长乐研究:对Hp感染者进行根除治疗后,随访26年发现,治疗组胃癌发病风险比安慰剂组下降43%(HR=0.57)。尤其在无癌前病变或无症状人群中,风险下降更为显著(图3)。

图3 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美国研究:根除Hp可降低美国人群胃癌发生风险。1997-2015年纳入Hp检测者71.65万人,随访至2018年,结果显示Hp阳性未根除人群的胃癌风险是Hp阴性的6.07倍,而Hp阳性根除人群降至2.68倍[3]。

韩国研究:根除Hp可降低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术后胃癌风险。

山东临朐研究:覆盖18万人、随访11年的大型社区研究显示,虽然总体根除率仅72.9%,但成功根除者胃癌发病风险下降19%(HR=0.81),对45岁以下人群效果更明显,发病和死亡风险分别下降35%和43%(图4)[4]。

图4 45岁以下人群获益更明显

“根除Hp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比,也是当前预防胃癌最重要、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杜奕奇教授强调,“从年龄上来说,根除越早,获益越大。”

以家庭为单位,

筛查与治疗并进

如何开展Hp防控行动可以有更大获益?

在《2022第六次全国Hp共识》《2022Hp家庭感染防控共识》和《2025年台北全球共识》中明确提出:推荐胃癌高发地区成人及移民进行Hp筛查,推荐所有感染者进行根除治疗,并建议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防控。

杜奕奇教授解释:“如果我们沿用传统‘点对点’筛查,效率有限;而以家庭为单位,一旦发现一名感染者,就对同住成员进行检测,筛查效率可提高12.15%。”研究还发现,家庭规模越小(如两口之家),感染控制越容易实施,而多代同堂、教育水平较高、使用公筷等都是Hp家庭内传播的相关因素[2]。除了筛查策略的革新,治疗手段也在进步。杜奕奇教授提到,由南昌大学一附院与长海医院牵头开展的多中心研究证实(图5)[5],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的低剂量双联方案Hp根除率可达85.3%,且对肠道菌群影响更小,β多样性恢复更快,患者耐受性更好。

图5 根除治疗新方案

“过去三十年中,全球Hp感染率从52.6%降至43.9%,且在Hp感染率下降地区,胃癌发生率也相应下降。”杜奕奇教授总结道,下一步,Hp的防控将更加注重:

增加新型标志物筛查(如miRNA、DNA甲基化、肠道菌群等);

开展家庭Hp感染筛查与耐药监测;

建立预测模型,优化胃癌筛查策略(如风险分层、血清预筛查等);

开展胃癌筛查的大规模RCT研究,验证筛查与干预策略的实际效果。

“我们正逐步将防控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阻断胃癌的发生路径。”杜奕奇教授呼吁,公众应提高对Hp感染的认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应尽早检测、规范治疗,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

专家简介杜奕奇 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消化病学会委员、胰腺学组副组长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镜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理事、胰腺病专委会副主委参考文献:

[1]Chen YC, Malfertheiner P, Yu HT, 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Between 1980 and 2022. Gastroenterology. 2024 Apr;166(4):605-619. doi: 10.1053/j.gastro.2023.12.022. Epub 2024 Jan 2. Erratum in: Gastroenterology. 2025 Apr;168(4):850. doi: 10.1053/j.gastro.2025.01.008. PMID: 38176660.

[2]Zhou XZ, Lyu NH, Zhu HY, et 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Digestive Diseases (Shanghai), Gastrointestinal Early Cancer Prevention & Treatment Alliance of China (GECA),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Group of 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Chinese Allianc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Large-scale, national, family-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na: the time to change practice for related disease prevention. Gut. 2023 May;72(5):855-869. doi: 10.1136/gutjnl-2022-328965. Epub 2023 Jan 23. PMID: 36690433; PMCID: PMC10086479.

[3]Li D, Jiang SF, Lei NY, et 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on the Incidence of Noncardia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 a Large Diverse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astroenterology. 2023 Aug;165(2):391-401.e2. doi: 10.1053/j.gastro.2023.04.026. Epub 2023 May 2. PMID: 37142201.

[4]Pan KF, Li WQ, Zhang L, et al.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by community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 clust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at Med. 2024 Nov;30(11):3250-3260. doi: 10.1038/s41591-024-03153-w. Epub 2024 Jul 30. PMID: 39079993.

[5]Hu Y, et al. Lancet Microbe 2025,6(3):100975.

医学界消化肝病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

加入我们吧!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