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湖南株洲教育圈都在说这事儿,让人心里堵得慌。炎陵一中校长王忠诚,得了舌根恶性肿瘤没扛过去,抢救无效走了,才48岁。同事都说他是“走到哪儿亮哪儿的灯塔”,到了生命最后关头,还拖着病身子在校园里转、盯着值班,11月8号突然就倒下了。他这一走,学校老师学生哭得不
文|清风
编辑|清风
——教书25年,他咋让上千个山里娃看到盼头?
最近湖南株洲教育圈都在说这事儿,让人心里堵得慌。炎陵一中校长王忠诚,得了舌根恶性肿瘤没扛过去,抢救无效走了,才48岁。同事都说他是“走到哪儿亮哪儿的灯塔”,到了生命最后关头,还拖着病身子在校园里转、盯着值班,11月8号突然就倒下了。他这一走,学校老师学生哭得不行,大伙儿也开始琢磨,基层教书的人,日子到底过得咋样。
今年5月起,王忠诚总跟同事念叨“牙疼”。可他又是校长,还得管高考考点的事儿,忙得脚不沾地,压根没时间去看。直到8月查出是舌根恶性肿瘤,化疗针一打完,他立马就回学校了。查老师教课进度、看食堂菜干不干净,就连国庆放假,也天天在学校值班。同事们都清楚,他嘴里说“没事儿”,其实是把学校的大小事儿全揽在了自己肩上。
他这么拼命,可不是一时兴起。2001年从吉首大学数学系毕业,就到炎陵一中教书,一待就是25年,从没离开过老区的讲台。从普通老师做到教务副主任,再到校长,一步一个脚印。2022年当上校长那会儿,他就说:“县中要振兴,这是我的责任。”这句话,成了他到死都在践行的事儿。
王忠诚领着老师们干了三年,炎陵一中的高考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2023年还有276个学生考上本科,2025年就涨到了428个;特控线(以前叫一本线)上线的,从98人变成167人,高分段的学生也一年比一年多。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和老师们“试卷当天改完”的利索劲儿,是“一个学生一个办法”的用心,还有他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陪着学生们学习的身影。
有个高三学生哭着说:“校长总在走廊上悄悄看我们上自习,他说‘孩子们都在拼,老师更不能落下’。”他对学生的关心特别细,不少家里条件不好的学生,都因为他重新有了信心。有位家长说:“他能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还知道谁缺件厚衣服、谁少本辅导书。”
10月国庆放假,本该在家养病的王忠诚,还是出现在了学校。查教学楼、看食堂的菜、安排月考的事儿……值班表上密密麻麻的签名,成了他最后留下的工作痕迹。有个老师哽咽着说:“他走前一周,还在问新建实验室的进度,说‘孩子们等不起’。”
更让人感动的是,王忠诚活着的时候总说:“教育不是硬灌知识,是点燃孩子心里的火。”他搞了“导师制”,让每个老师对接10个学生,不管是学习还是心里有事儿,都跟着管。他把学校老旧的食堂改造了,常说“学生吃不好,就是我没尽到责”。就算在化疗的时候,也还打电话操心校园建设的事儿。
有个老师在回忆他的时候写:“他活成了一座灯塔,不刺眼、不咋呼,却用自己所有的光和热,照着大家往前走的路。”王忠诚的实在、纯粹、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深深记在了老师和学生心里。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还留着一厚摞学生写的感谢卡,有一张上面写着:“您让我相信,大山里的孩子也能飞出去。”
他的离开,不光是炎陵一中的损失,也让人看清了基层教书人的难处:活儿多压力大、身体不舒服也没时间管、顾了学校就顾不上家……网友们都在留言:“希望天堂里没有病痛”“这样的校长,才是真英雄”。
王忠诚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书人的理想和担当,也提醒大伙儿,得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不能总让他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得给他们多些保障。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很多人,他没干完的事儿,还得靠后来人接着干。
就像他常说的:“教育就像播种,也许我看不到花儿开,但我知道,春天总会来的。”
来源: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