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州闽清县上云村的黄先生种植了300多亩早、晚两季的功能性杂交水稻“清优308”。11月初,本是晚稻田收割的最佳时期,然而稻谷却“困”在田地里……
福州闽清县上云村的黄先生种植了300多亩早、晚两季的功能性杂交水稻“清优308”。11月初,本是晚稻田收割的最佳时期,然而稻谷却“困”在田地里……
壹
300亩成熟期晚稻未收割
部分水稻出现倒伏
福州闽清县“80后”种粮大户黄先生今年种植了300亩早、晚两季的功能性杂交水稻“清优308”,该品种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低升糖杂交水稻,适于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食用,市场前景大。
今年初,在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牵线搭桥下,黄先生与一家湖南的农业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然而,晚稻谷已经错过了11月初最佳收割期,如今还因收购问题留在田里,部分水稻还出现倒伏。
贰
收购企业:晚稻谷质量有所欠缺
价格未谈拢
为进一步核实黄先生说法,记者致电收购方湖南中健华安公司相关负责人郑先生,对方解释称,并非不愿收购,而是发现晚稻质量可能因管理不善有所欠缺,故提出降价,但被黄先生拒绝。
叁
早稻收割也同样遇“困”
收购时双方分歧不断
记者了解到,早在早稻收购时,由于双方一直未签订购销合同,曾因烘干厂选择、收购条件等产生分歧,导致早稻未能按约收购,黄先生也因此亏损严重,无法接受晚稻再降价。
湖南中健华安农业公司 郑先生:
我收购早稻的前提是要先把早稻烘干,结果要收购的时候,他找的工厂都没有烘干、仓储功能,我告诉他莆田有个加工厂可以,联系好了他又不把早稻拉过去。
黄先生:
他不满意我找的烘干厂,早稻急着收割我就不管他了,自己先收割了,后来遇到两场台风,倒伏100多亩早稻,损失惨重。
肆
收购事宜未签订合同
种植户如何及时止损
显然,这起纠纷的症结在于双方仅凭口头承诺合作,缺乏书面合同明确权责,导致陷入“扯皮”僵局,如此一来,受损的是田里的稻谷,受伤的还是投资种植的农户。
早稻亏损的事实,让黄先生无法接受晚稻如今收购再降价。拍摄当天,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也介入双方协调。黄先生希望收购方按每斤1.3元收走湿谷,但收购方仍坚持要收购干谷。
经多次沟通,收购方表示会按原先约定,以每斤1.8元价格收购烘干稻谷,截稿前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记者提醒:
口头承诺难抵市场风险,农业种植合作务必签订书面购销合同,明确权责,以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帮帮团》
每晚18:00-19:30播出,
如需帮忙,
可拨打我们的栏目热线
0591-38280880
或者⬇️
来源:风中的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