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网群二维码成诈骗陷阱!多名大学生遭“屏幕共享”窃走学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21:07 1

摘要:一场普通的英语比赛,一个学校官方的群聊,一群满怀期待的大学生,竟成了骗子精心布设的“杀猪盘”。

一场普通的英语比赛,一个学校官方的群聊,一群满怀期待的大学生,竟成了骗子精心布设的“杀猪盘”。

北京市某高校的几名学生从未想过,自己在学校官方组织的群里,竟会被冒充老师的骗子骗走数千元。这一切,都源于学校官网上那个公开的、无需任何审核的群二维码。

央视新闻

据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通报,这起发生在11月初的案件中,骗子通过扫描学校官网公布的群二维码潜入内部群,冒充老师向学生发起一对一语音通话,并以“同步信息”为名,诱骗学生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实时窃取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最终导致多名学生蒙受经济损失。

央视新闻

这起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揭露了骗子环环相扣的精密骗局。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许晓超介绍,该校为举办一场全国英语大赛,在官网发布了报名通知并附上内部群二维码,未设置任何入群身份验证

二维码公开不到三天,几名骗子便趁虚而入。

“三名嫌疑人潜入群后,利用群的会议功能分别搭建了临时会议室,对学生们发起点对点语音通话。”许晓超说。

央视新闻

看到来电显示为老师姓名,学生们不疑有他,接听了电话。

央视新闻

通过屏幕共享,骗子将学生输入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尽收眼底。

随后,他们远程登录学生网银发起转账。此时,万事俱备,只差一个验证码。

央视新闻

“骗子告知学生‘课程注册成功,需验证码确认’。”许晓超透露,“实际上,他们触发的是银行转账的验证短信。”

共享屏幕之下,验证码如同直接奉上,账户存款瞬间被转空。

更令人痛心的是,当有学生察觉收到的是银行验证码时,骗子立即以 “影响考学” 等严厉话术施压,迫使学生继续配合。

有学生甚至被连续诈骗两小时,期间骗子不断尝试其名下多张银行卡。

央视新闻

屏幕共享技术,本是便利远程协作的工具,在此案中却成了骗子的得力帮凶。

一旦开启此功能,手机上的所有操作、弹窗内容、输入密码的过程,乃至短信验证码,均在骗子视线中一览无余。

安全专家指出,屏幕共享时若未加防护,连设备解锁密码、支付密码都可能被窃取,严重者甚至面临手机被远程控制的风险。

警方提醒,使用屏幕共享功能时,务必避免输入支付密码、查看短信验证码,谨慎谈及个人隐私信息。

央视新闻

此类诈骗并非孤例。北京警方近期通报的多起街头诈骗案例中,还出现了“实习学生”兜售签字笔、“展销商人”推销高档茶叶、老人售卖假邮册等骗局。

这些案件中,骗子均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与角色扮演,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或贪利心理,使其放松警惕。

例如,有骗子扮成实习学生,恳请路人购买签字笔以“完成业绩”,并承诺事后还款。

一旦受害人出于同情购买,立即会被同伙围住,继续以相同理由推销。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警方给出关键防范建议:

学校在创建网络群组时,必须严格设置入群审核,确保成员身份真实。

切勿将内部群组二维码公开至互联网。”许晓超强调,“群主是第一责任人,对于冒用身份者,应及时发现、剔除并通知全体成员。”

央视新闻

对个人而言,最关键是警惕任何索要验证码或要求转账的行为。

“若群里有人发布收费信息,要求点击链接、提供银行验证码或转账,务必提高警惕,坚决不转。”许晓超提醒。

央视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诈骗分子的目标已从大学生延伸至更易操控的未成年人

近年来,为规避司法打击,越来越多犯罪分子招募未成年人,将其用作电诈“工具人”。

北京市海淀检察院检察官王敬敬分析,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法律意识淡薄,易被“高报酬”、“优厚待遇”等诱饵吸引。

一旦加入犯罪团伙,骗子会逐步透露其真实工作为“收取、转移资金”,使未成年人在操控下步入犯罪深渊。

司法机关统计显示,易成为电诈“工具人”的未成年人,多处于 “三无”状态:无稳定学业、无正当职业、无固定收入。

当晚,多名学生上当受骗,人均损失数千元。 转账后心生疑虑的学生向老师核实,才惊觉被骗。此案中,那个被公开在官网的群二维码,如同一扇未上锁的后门,让骗子得以登堂入室。

央视新闻

警方重申,任何情况下都切勿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正如民警许晓超所言:“若群里有人发布收费信息,要求点击链接、获取验证码或转账,务必提高警惕,坚决不转。”

笔者观点:

骗子无孔不入,利用的正是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天然信任。此案警示我们,数字时代,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人,都亟需升级“安全防火墙”。唯有将谨慎提防内化为本能,才能在复杂网络世界中守住财产与隐私。

你或者身边人有过类似经历吗?当时是如何识破或处理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与防骗技巧,提醒更多朋友。

资料来源:本文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晚报(本文综合自公开报道,为保护受害人隐私,部分信息已做处理)

来源:Enjoylife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