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木振膜,还能有惊喜!Twistura逆转未来森林乐鸣Woodnote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5:02 1

摘要:耳机玩的久些,或者折腾的深入些的朋友,肯定不会忘记当年被尊为“地外科技”的JVC,一手FX木振膜系列,在当年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本身动圈设计,结合木振膜使用,确实是称得上味道独特,韵味十足。反正基于我个人审美而言,我是非常喜欢的,当年FX四条木振膜我都买了,

经典木振膜,还能有惊喜!Twistura逆转未来森林乐鸣Woodnote

耳机玩的久些,或者折腾的深入些的朋友,肯定不会忘记当年被尊为“地外科技”的JVC,一手FX木振膜系列,在当年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本身动圈设计,结合木振膜使用,确实是称得上味道独特,韵味十足。反正基于我个人审美而言,我是非常喜欢的,当年FX四条木振膜我都买了,其中最爱应该算是FX850,听赵鹏那人声低音炮的共鸣感和厚度,至今仍然少有能够媲美的同类存在。

由此,作为一个木振膜耳机的爱好者,当得知Twistura逆转未来的新品森林乐鸣Woodnote也是采用木振膜设计的时候,可谓是久旱逢甘霖,充满了期待。当然,对于初创品牌,尽管其前面几款作品口碑都非常不错,但本着审慎态度,还是想带着问题去抠抠细节,特别是对于我喜欢的木振膜,实际效果如何?

到手包装依旧如前,配件也还是维持了细节满满的优秀传统,标配耳套四种,外加另附的透明硅胶套,共计五种,可谓丰富,方形翻盖的耳套收纳盒,整齐摆放可以说是强迫症极度友好。耳机线的部分,依旧延续大碗料足的品牌精神,采用无氧铜、合金铜、银铜合金以及石墨烯铜等材质混编而成,这配料表一看就HiFi。

线材考究之外,插头也是依旧可以自行更换3.5mm与4.4mm不同规格,便于用户搭配不同使用场景,接缝的金属做工也依旧是工艺细腻,这些细节部分,确实处理的很好。收纳盒是紫气东来配色,皮质用料也扎实,容量也不错。另外配有可更换导管三副,以供用户选择“人声、标准、乐器”三种不同调音类型。

本体上手外观乍看比较普通,就是金属原色的圆润造型,面板点缀自己logo标识,比较有设计的是在侧边增加一块软质黑色“扶手”,在佩戴或摘下耳机的时候,提供了比较符合直觉的“抓手”,而且佩戴时,因为是软质,也不会对耳朵的接触区域提供过多压迫感,实际佩戴起来,贴合舒适紧实,久戴不累是没问题。当然这个外观设计我还是夹带点私货,个人感觉实用大于美观,其实挺期待弄个带木头装饰的面板出来,毕竟FX系列的外观太有辨识度,太深入人心了。

说回正题,好在耳机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也不是用来盘的,CNC铝合金腔体虽然不比木质观感惊艳,但在形体可塑与坚固耐用好打理方面也独具优势,所以就不做过多纠缠了,直接进入正题,聊聊声音部分。配置方面,森林乐鸣Woodnote在动圈结构部分,采用木振膜球顶搭配柔性悬边的复合振膜设计,10mm尺寸及高性能双磁路、双后腔设计,巧妙将灵敏度控制、气流管理综合优化,以实现更低失真,更高灵敏度,及快速精准响应的声学表现要求。

实际表现如何上耳开声来测,首先要明确我是在略超过聆听音量煲机30小时左右,听过附送的各类耳套、三种不同导管,以及单端平衡搭配切换之后,最终选择以原线接平衡头,使用标配的白色硅胶套,标准导管,搭配山灵M5 Ultra进行聆听感受记录。此套搭配下,是最符合我个人对于木振膜应有声音想象的效果,即低频质感要优秀,下潜够深,回弹速度合适,量感稍有丰沛,搭配优秀质感获得非常扎实的打击感节奏感呈现,然后人声一定得密度扎实,厚度够味儿。

特别是男声,使用森林乐鸣Woodnote实际聆听赵鹏时,特有的共鸣感非常动人,厚度扑面而来简直无敌,而且好的是标准导管下人声位置不那么过于靠前,得以让配器能够和谐的与人声互动共鸣,整体平衡呈现,也免得流俗贴脸,我还挺喜欢的。当然下盘质感和量感的优秀,又一具象化的考察点是对于摇滚的电贝司,甚至爵士或弦乐四重奏当中的大伯贝斯或大提琴这类下盘细节质感要求严格的乐器的重放效果,实测弹性是非常优秀的,圆润饱满,质感华美,如在眼前。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牛的地方,就是交响乐里面的木管乐,如果耳机低频回放处理的不够完美,很有可能把木管乐听出金属声儿,那就错了,特别是很容易听混的双簧管,而使用森林乐鸣Woodnote则可在众多乐器齐鸣之中,清楚找到单簧管和双簧管的应有音色,以及木质声的迷人呈现,这点确实很打动我。

当然,在以上部分比较符合我对木振膜耳机该有什么声音的想象和期待之外,森林乐鸣Woodnote的惊喜在于,它并非重新发明汽车轮子,做一条纯致敬的仿品,而是在调音设计呈现的层面,更加具备现代特征,譬如在大编制古典大场面回放时,整个宽阔巨大的声场自带的从容和游刃有余,个中乐器清晰分离,准确定位的自如清晰,确实是在十年前的耳机上很难体验到,而这些的加入,并没有对木振膜该有的本底微微暖意韵味做过多的衰减,把听觉上的此消彼长拿捏的细腻且恰当,这里不得不多狗腿子一句,这真是初创品牌么?多少有点离谱。

其他的配件声音,我多说一句,不同的导管,字面基本就是如标注的风格一致,喜欢听人声就用人声导管,喜欢器乐就换器乐,我个人是觉得人声太近,器乐素质略高,不适合我这种在木振膜里回忆往日依稀的使用初衷,但不得不说,这两个导管做的声音完成度还是挺高的,有的一听,特别是人声导管,听流行歌真就是没话讲,相当舒服。耳套部分,纯灰色的声音低频比较厚,舒缓松散,氛围不错;绿色那个人声比较靠前,细节比较锐化;蓝色的声场氛围就跟坐现场池座一样,现场感极佳;硅胶套是佩戴的相当舒服,声音风格和我选择的白色硅胶套差不多,不过低频的量似乎少点,结象也更为凝聚一些。

以上,简单听下来是这样的体验,供各位参考。至于单端,除非你只听流行歌,否则我建议用平衡,这个线的平衡做的还不错,尤其细节信息量很丰富,搭配靠谱的播放器,也不会假大空,这很重要,因为它的售价是899元,很多这个价位的塞子,那平衡基本就是送的,有,但真是听着稀碎。此外,潜力值得深挖,你换台机或者更贵的播放器,也能很好的有声音增益提升感知,确实是挺经得住折腾的诚意之作,我喜欢。

回到最初的目的上,899元买到声音素质解析表达现代化的,且兼具木振膜应有韵味色彩特征的森林乐鸣Woodnote,我还有啥细节能抠?毛病能挑么?当然还是有的,不过不是关于产品,是我还想找回当年FX的或浓郁或模糊或松散的那种老味道,这是这条现代化的耳塞上似乎“扬弃”掉的。当然我给它换了一条6N22AWG纯单晶铜材质的单端线之后,一切就都回去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当然这是题外话,跟人家本身耳机的好坏无关了,基于厂牌想追求的韵味与素质结合,经典与现代融合的设计初衷,森林乐鸣Woodnote确实没啥毛病可调,特别是结合899的售价,你就试去吧,准保是一听一个不吱声~


来源:Tokugaw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