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金融时报》(FT Financial Times) 近日报道称,全球牛肉价格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飙升,这让美国总统特朗普陷入了极其艰难的政治境地。面对民众对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强烈不满,他如今正与美国庞大的畜牧业直接对峙,一场激烈的政治风暴已然酝酿。
英国《金融时报》(FT Financial Times) 近日报道称,全球牛肉价格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飙升,这让美国总统特朗普陷入了极其艰难的政治境地。面对民众对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强烈不满,他如今正与美国庞大的畜牧业直接对峙,一场激烈的政治风暴已然酝酿。
如果说有一种消费品的价格能让唐纳德·特朗普刻骨铭心,那非牛排莫属。早在2007年,远在他踏入政坛之前,特朗普就曾在QVC家庭购物频道上推出了自己的品牌——“特朗普牛排”(Trump Steaks)。当时,一套牛排和汉堡套餐的起售价高达199美元。然而,消费者对如此高昂的价格并不买账,这项业务仅仅维持了两个月便草草收场。
如今,在他第二任总统任期的第十个月,特朗普再次被高价牛排的问题所困扰。全球范围内,牛肉价格正一路飙升,一场全球性的供应危机正在悄然蔓延。多年来,极端天气、高昂的投入成本和疾病肆虐,导致全球牛群规模大幅缩减。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牛肉价格屡创新高,而这股涨势又被渴望蛋白质的消费者浪潮以及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全面关税政策进一步放大,尤其是针对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国巴西的关税,更是火上浇油。
这场政治风波并非仅限于美国本土。在欧洲和英国,牛肉价格的急剧上涨也助推了食品通胀,给普通家庭的预算带来了沉重压力。在美国,八月份每磅碎牛肉的平均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6.32美元,一年内上涨了13%;而未烹饪牛排的平均价格则为每磅12.22美元,上涨了11%。面对成本压力,各地的牛排馆纷纷上调菜单价格,或者干脆缩小了份量,甚至双管齐下。
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过去一年牛肉价格飙升了近25%,根据能源与气候情报部门(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数据,牛肉已成为五种主要食品之一,与黄油、牛奶、巧克力和咖啡一起,共同占据了食品价格上涨总额的约40%。
作为一名政治家,特朗普一直将自己塑造成美国乡村的捍卫者和农民的代言人。然而,如今牛肉价格已成为生活成本上涨的象征,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弹,他发现自己正与整个畜牧业走向对立。特朗普在指责牧场主(其中许多是他的忠实支持者)和那些曾为他政治竞选提供大量支持的强大肉类加工企业之间摇摆不定,左右为难。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Brooke Rollins)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不仅仅是支持那些从他第一次竞选总统时就一直站在他身边的农业伙伴,更关乎我们能否养活自己。我们必须将美国民众的购买力放在首位,但同时也要致力于支持我们的食品供应。”然而,政府计划扩大从阿根廷进口牛肉的举动,却短暂地导致活牛期货价格暴跌,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分歧。
威斯康星州饲养德克萨斯长角牛的牧场主考特尼·费格尔(Courtney Feigl)愤愤不平地表示:“许多牧场主都觉得自己被‘背刺’了。我不认为进口牛肉能解决我们的问题。‘美国优先’的原则到底去哪儿了?”另一些人则警告说,一些农村地区的政治风向可能会因此转向对他不利。农业政策研究员奥斯汀·弗雷里克(Austin Frerick)提到一部关于畜牧业的电视节目,意味深长地说道:“特朗普不应该低估‘黄石效应’。”
事实上,早在这场政治风暴爆发之前,牛肉市场的根基就已经开始动摇。气候变化导致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反复出现干旱,牧场质量下降,干草储备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许多牧场主无力承担饲料成本,被迫提前出售牛只,甚至淘汰了母牛。如今,美国全国的牛群规模已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小。
另一个制约因素来自南部边境。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发现了螺旋蝇寄生虫,墨西哥活牛进口港口大范围关闭。罗林斯表示,目前约有一百万头牛正在等待过境。英国肉类加工商协会(British Meat Processors Association)即将卸任的首席执行官尼克·艾伦(Nick Allen)指出,在英国和爱尔兰,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农民一直面临更高的化肥和饲料价格;而去年法国和西班牙的干旱则减少了牧草供应,迫使生产商削减了存栏量。艾伦说:“放眼整个欧洲,牛群数量都在下降。”
重建牛群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繁殖迅速的猪或家禽不同,牛的繁殖周期非常缓慢:一头母牛每年只产一头小牛,而这头小牛需要两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内布拉斯加州马杜克斯牧牛公司(Maddux Cattle Company)的约翰·马杜克斯(John Maddux)表示:“如果我们想将牛群规模扩大15%或20%,那将是几年之后的事情。这个行业根本无法对价格信号迅速做出反应。”
贸易战更是加剧了牛肉行业许多环节的困境。在特朗普政府于七月对巴西征收高达50%的全面关税之前,美国一直在稳步增加从巴西的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2025年前五个月,美国进口了约21.5万吨巴西牛肉,比2024年同期翻了一倍多。然而,七月之后,超出配额的巴西牛肉的实际关税税率飙升至76%以上。巴西对美国的出口(美国是巴西今年迄今第二大牛肉市场)在九月份暴跌41%,至1.029亿美元。
艾伦表示,这在欧洲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澳大利亚人甚至没有接近完成他们对英国的牛肉出口配额,因为把牛肉运往美国可能更有利可图。”此外,对机械和饲料进口征收的关税也提高了国内生产商的成本。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全球零售牛肉价格的全面上涨。
然而,需求却依然坚挺。调查显示,向高蛋白饮食转变的趋势仍在加速:去年71%的美国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摄入更多蛋白质,高于2022年的59%。供应紧张与旺盛需求的结合,使得牛肉成为大西洋两岸通胀的强大驱动力,而在美国,汉堡甚至演变成了一个政治引爆点。大宗商品经纪公司StoneX的首席商品经济学家阿兰·苏德曼(Arlan Suderman)指出:“消费者在哪里对通胀感受最深?很可能是在杂货店和加油站。”
在食品价格的压力下,特朗普在十月下旬表示,美国将购买更多阿根廷牛肉以降低价格。此举立即引发了强烈反弹。美国全国牧牛人牛肉协会(National Cattlemen’s Beef Association)首席执行官科林·伍德尔(Colin Woodall)表示:“这项计划只会在这个对美国牧牛人至关重要的年份制造混乱,而对降低杂货店价格毫无帮助。”尽管如此,政府还是将阿根廷的年度进口配额从2万吨提高到8万吨(大约相当于两天的供应量),并同时宣布了一项支持美国牧牛人的行动计划。
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农民,声称他们正在从他对巴西牛肉征收的关税中获利。总统的这番言论一出,期货市场上的活牛和育肥牛价格应声大幅下跌。马杜克斯痛心地说:“他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财富损失。与三周前相比,也就是在特朗普口无遮拦之前,我每头牛的损失高达500美元。”
这场政治风波甚至蔓延到了华盛顿。本月,超过30名国会议员联名致信罗林斯和美国贸易官员,指责政府通过冲动的言论和短期的贸易策略“破坏了牛市的稳定”。信中写道:“这些言论导致期货市场多次跌停,这直接归因于总统坚持通过社交媒体来制定政策。尽管这种波动可能不会让总统经常优先考虑的亿万富翁们担忧,但它对将牲畜推向市场的牧场主们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后果。”他们表示,政府正在“以牺牲美国农民和牧场主的利益为代价,拯救阿根廷经济”。
特朗普还将矛头指向了主导美国肉类加工业的巨头们。他命令司法部调查“四大”肉类加工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JBS USA、嘉吉(Cargill)和国家牛肉(National Beef)——涉嫌串通和操纵价格的行为,指责他们未能将较低的活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些公司否认有不当行为,将零售通胀归咎于创纪录的活牛价格和全球供应紧张。然而,这项调查是在一波反垄断诉讼之后进行的。在过去两年里,麦当劳(McDonald’s)曾起诉这些加工商,指控他们早在2015年就涉嫌协调削减供应。JBS今年在未承认责任的情况下,就相关索赔支付了8350万美元达成和解。
罗林斯表示,总统的行动反映了他对抗既得利益集团的决心,即使这些集团曾向共和党竞选活动捐赠了大量资金。她说:“任何认为这位总统会根据捐助者来做决定的人,都完全不了解他这个人。他会一次又一次地把美国人民的利益置于友谊、关系或捐助者基础之上。”
然而,业内许多人怀疑这两个目标是否兼容。来自德克萨斯州的牧场主费格尔说:“我认为他们应该减轻美国牧场主的一些财政负担,这样我们才能生产更多,扩大牛群规模,并加强我们的运营。除了从阿根廷进口牛肉,还有很多其他选择,不是吗?”另一些人则认为,特朗普这位“政治精算师”已经得出结论,牧场主最终会继续支持他,而更大的政治筹码在于数百万吃汉堡的选民。马杜克斯直言不讳地指出:“牛肉消费者比牛肉生产商多得多。”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有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