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人见证的高增长,京东依靠的是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7:58 1

摘要:11月13日,京东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京东在该季度收入达2991亿元,实现了同比14.9%的高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超出同行也的双位数高增长,并非是某项业务的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

人口红利消失,2010年代的“消费升级”已成明日黄花,连各大电商取消双11战报中的GMV数字都已经过去4年了,国内的电商还能有什么亮点?

11月13日,京东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京东在该季度收入达2991亿元,实现了同比14.9%的高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京东超出同行也的双位数高增长,并非是某项业务的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

商超品类收入同比实现连续7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

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约是行业的8倍;

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突破7亿大关;

外卖等新业务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4%,环比二季度实现加速增长。

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8%,增速创近两年以来新高,收入占比提升至24.4%,为京东历史最高水平;

……

显然,这不是一个“鸡毛也能上天”的逆袭故事,而是一种“大象也能跳舞”的转型与升级。

在各种难称有利的宏观因素影响下,京东是如何实现大象跳舞的?会带给中国的零售行业哪些启示?

而京东能取得多点开花的亮眼成绩,一言以蔽之,就是打造新增长引擎成功,并成功地从流量逻辑转向经营逻辑——前者意味着成功丰富了商业生态,提升了自身的商业模式维度;后者意味着平台不再单纯追求GMV增长,而是从价格战切换到反内卷,更加关注利润质量和供应链效率。

在各项新增长引擎之中,京东的服装鞋帽品类以行业平均增速的8倍速增长,虽然还称不上奇迹,但至少已经说明京东常年以来在美妆服饰赛道契而不舍的耕耘,已经取得了硕果。

2017年,京东服饰家居事业部一拆二,标志着京东开始走出3C家电的舒适圈,开始进入供应链更复杂的美妆服饰行业探索。当时京东在服饰美妆领域的投入,还引起了淘宝天猫的极大警惕,间接导致了后来“二选一”事件的发生(该风波在2024年尘埃落定)。

其实,在2024年的618期间,京东的美妆服饰板块就已经取得了质变的经营业绩,不仅新品数量同比增长超380%,更有超过2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之后,京东在该领域的投入进一步加码。

在今年的京东11.11大促期间,京东再次实现近2000个美妆服饰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翻倍,近500个细分品类增长翻倍。

根据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2025年“双11“线上消费数据观察》,双11京东面部护肤品类的增速位居主流电商平台首位,达12.1%,抖音以10.5%的增速位列第二,淘天与拼多多增速分别为7.3%和6.2%。

2014年9月,京东服饰作为伦敦时装周亚洲官方线上零售合作伙伴,携手HAZZYS哈吉斯等知名品牌亮相2024年伦敦时装周,并在京东服饰美妆直播间开启“遇见红”时尚大秀直播活动。直播中,京东服饰为消费者带来多个秀场同款服饰,实现即看即买。

在京东的契而不舍耕耘下,顶奢品牌Balenciaga(巴黎世家)京东官方旗舰店在去年9月份正式开业,并在京东首发了新款Stapler运动鞋,而在Balenciaga之前,包括LOUIS VUITTON、GUCCI、TIFFANY & CO.、BOTTEGA VENETA、SAINT LAURENT在内的全球9成以上奢品大牌,也已入驻京东。

要知道,包括LOUIS VUITTON、DIOR在内的多个一线奢侈品品牌,目前在“猫狗拼”三者中,只在京东开出了时装包袋旗舰店。


2025年,京东服饰正式上线JD FASHION标识,这是其美妆服饰品类取得硕果的又一个例证,从此之后,京东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具确定性的购买体验。

同比增长30.8%、收入占比提升至24.4%的服务收入,是京东的另一大引人注目的新增长引擎。

众所周知,与淘天、抖音和拼多多不同,京东长期以来的电商定位是以自营零售业务为主。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总收入的近1/4,已经说明京东近年来得到了第三方商家和消费者双方面的认可,京东零售的品牌价值也水涨船高。

在高速增长的京东服务板块中,可以让大面积消费者感知到的,是京东养车、京东旅行和京东家政,这样可以让消费者近身体验的新业态。

在京东11.11期间,京东旅行的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近8倍、机票订单同比增长超6倍,京东家政已拥有超5万名自运营保洁师,服务覆盖全国超111个城市。此外,京东养车门店数量已近3000家。

京东的服务收入增长如此之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应链的含金量在产业端越来越被认可,京东用20多年为零售行业立了标杆,“京东=高品质”的消费者心智已经十分牢固,于是一通百通,七鲜小厨、京东外卖等新业务也紧随京东养车、京东旅行、京东家政之后实现了快速增长。

相信,这个快速增长的名单还会继续扩充。这也标志着京东从“零售”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的战略转型进入收获期。

在本轮消费复苏中,京东显然没有陷入简单的低价竞争,而是从价格战切换到反内卷,更加关注利润质量和供应链效率,而京东多年来打造的“超级供应链”,开始源源不断释放出势能,进而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超级供应链的核心是打破链主的垄断优势,推动全链条的效率提升,实现生态融合。

京东超级供应链打破边界、生态融合的第一个体现,是其定制商品的高速增长。

在第三季度,“山姆会员退费”频频登上热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产消费者觉得山姆的会员定制商品出了问题。

相比之下,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的定制重磅新品数量是去年同期5倍,京东超市包销定制产品突破1万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0%,这给京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用户口碑。

本次11.11期间,联想与京东通过C2M反向定制联合打造的联想拯救者Y7000P 2025 AI元启版游戏本,开售即迅速登顶京东同配置产品流量与销量的双料榜首,并且再次霸榜京东11.11游戏本金榜TOP1。这款产品是京东“超级供应链”的智慧决策与联想智能制造能力的深度融合,成功地将传统的“推式”供应链,重塑为以用户需求驱动的智能拉动体系。

这一模式,在商户端,显著降低库存与运营成本,在消费者端,则是使京东Plus会员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又好又便宜”的尖端科技产品。

从京东健康的新特药首发,到京东汽车的“国民好车”联合推广,再到京喜自营的“产业带厂货优选计划”,京东正在将供应链能力转化为产业协同与产品创新的驱动力。

京东超级供应链打破边界、生态融合的第二个体现,是其线上线下、远场近场的有机融合。

早在2010年代末,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就已经认识到,线下场景可以提供线上无法实现了用户体验,在这方面,京东是行动最快的电商平台。

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京东3C数码门店突破4000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超过100家,京东养车门店数量已近3000家。

更具品牌效应的是,自2021年9月首家京东MALL在西安开业以来,全国已营业京东MALL超过20家。笔者就经常光顾北京双井地区的京东MALL,原址曾经是2000年代北京生意最火爆的家乐福超市,在京东MALL入驻后重新焕发了光彩。京东MALL香港首店将落户湾仔核心区,计划于2026年开业。

如果说,线下门店是电商提升用户体验的不二法门,那么以即使零售为代表的近场购物就是高频带低频的增长利器。

京东第三季度财报,特别提及了2025年搅动行业格局的外卖业务,数据显示,外卖等新业务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4%,环比二季度实现加速增长,并且实现了环比投入收窄。在京东11.11期间,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增长13倍,其流量效应带动周边三公里餐厅订单增长12%。

京东超级供应链打破边界、生态融合的第三个体现,是其浸润到整个链条的科技赋能。

技术投入是超级供应链不断进化的核心动力。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三季度,京东体系研发投入累计近1600亿元。

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狼货到人系统”已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阶段,未来五年,京东计划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与10万架无人机,进一步提升全链路效率。

京东工业发布行业首个工业供应链大模型JoyIndustrial,同步推出覆盖汽车制造、钢铁冶金、能源电池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十大场景专属方案。

超级供应链的价值创造已超越企业自身边界。在与德力西电气的合作中,京东工业的“太璞”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从需求匹配到产品交付的全链路数字化。双方创新实现的“万仓合一”,确保每次订单都能从距离客户最近的仓库发货,紧急订单履约率提升至98%。

超级供应链已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壁垒。截至今年三季度,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为1743亿元。

消费需求转向服务,消费行为趋于理性,这是国内消费市场不可回避的事实。

在消费市场逐渐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的今天,京东凭借扎实的基础设施、技术积累与业务矩阵,正走出一条区别于流量依赖型平台的高质量增长路径。

来源:摩羯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