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达莎·内克拉索娃在播客里把尼克·富恩特斯请进麦克风那一刻,等于亲手把自己的好莱坞工牌扔进碎纸机,48小时后CAA把她的名字从客户列表划掉,《Ironclast》剧组把她的剧本收回,连她常去的洛杉矶私人健身房都暂停了她的会员资格,动作快到像提前排练过。
达莎·内克拉索娃在播客里把尼克·富恩特斯请进麦克风那一刻,等于亲手把自己的好莱坞工牌扔进碎纸机,48小时后CAA把她的名字从客户列表划掉,《Ironclast》剧组把她的剧本收回,连她常去的洛杉矶私人健身房都暂停了她的会员资格,动作快到像提前排练过。
她为什么敢这么做?答案藏在《Red Scare》过去三年的流量曲线里。节目每次触碰边缘话题,下载量就往上跳一档,2023年8月聊完“反疫苗俱乐部”那一期,单周新增订阅四万六,她看见数字眼睛会发光。富恩特斯是极右流量池里的顶级开关,她算过,只要聊满九十分钟,节目就能冲进苹果播客总榜前三,广告报价可以抬价三成,她赌的是平台不敢真动手,毕竟她之前也踩线,结果只是收到几封公关邮件。
CAA的反击比她想的硬。内部邮件写得直接:任何被主流媒体贴上“仇恨言论”标签的公开行为,公司一律切割,不再走警告流程。邮件发出的同一天,CAA把旗下所有艺人的社媒历史翻一遍,连2012年的推文都截屏存档,艺人被叫去开会,签补充协议,违约金提到七位数。达莎被解约不是因为她最出格,而是因为她正好撞在枪口,公司需要一只鸡给一群猴看。
《Ironclast》剧组的动作更快。制片方拿到保险公司的新评估报告:如果保留达莎,完成担保需要追加一千二百万的“声誉风险保费”,这笔钱够再请一位二线明星。剧组马上启动换角,选角导演收到的指令只有一句:找没有公开政治记录的演员。达莎失去的不仅是一部片,而是被贴上“预算毒药”标签,未来三年没人敢把类似成本的项目放到她手里。
播客订阅数在争议后先涨后跌,数据公司Podtrac给出明细:前五天新增八万七,其中六万三是富恩特斯的粉丝,他们听完就退订,留下的人里又有四成在三天后取消,实际净增不到一万。广告端更冷,原本每月八万的口播合同被叫停,品牌方给出的理由一致:不想出现在任何与“仇恨”并列的语境里。达莎想靠流量换钱的算盘,最终只换来一堆需要自掏腰包的律师账单。
好莱坞的“审查”机器其实早就启动,只是以前藏在公关稿里。2022年Netflix内部出台“声誉风险分级表”,把艺人过往言论分成五级,三级以上项目直接否决。迪士尼2023年把社媒扫描外包给AI公司,关键词库每天更新,一旦发现艺人踩线,系统会自动把项目暂停。达莎不是第一个被算法踢出去的人,却是第一个把全过程公开晾在太阳底下的人,她让外面的人看见,原来封杀可以这么安静,连一句解释都不给。
她到底想干嘛?同行给出的说法一致:她想复制乔·罗根路线,靠争议做大,再拿独立平台换天价合约。她算漏的是,罗根当时有Spotify顶着,而富恩特斯在美国主流平台属于“不可触碰”级别,连YouTube都永久封他的频道,她以为播客可以游走在缝隙里,结果缝隙直接合拢,把她夹扁。
这件事给其他人留下的作业题是:在好莱坞,言论自由只到预算表为止。只要保险公式、广告排期、发行合约里任何一个环节写进“政治风险”四个字,再大的明星也得闭嘴。达莎用亲身经历证明,行业不需要开会审判,只需要把数字一改,你就从海报里消失,连解释的画面都不会播。
下一次当有人在麦克风前说“我只是想听听不同声音”,先想想达莎掉过的坑:流量能涨,钱包会瘪,工牌会碎,而麦克风那头的人不会替你付律师费。你还觉得这只是闲聊吗?
来源:幸福鲸鱼nLi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