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昆明|昆明饭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2:13 1

摘要:依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历史影像资料库,即日起,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与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联合推出“时光昆明”栏目,每周出版一期。

街巷烟火从蒙尘的底片中苏醒,在数字光影里焕发新生。这些凝固着昆明城市共同记忆的影像,是岁月沉默的见证者。

依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历史影像资料库,即日起,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与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联合推出“时光昆明”栏目,每周出版一期。

本栏目邀你一起在光影里,寻找老昆明故事,遇见旧时光里的自己,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如何唤醒人们藏在心中的城市记忆?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老建筑与老味道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从一块老奶油蛋糕到一碗过桥米线,昆明饭店的美食是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是无论走多远,昆明人都记得的家乡味道。

至今仍畅销的老奶油蛋糕 开屏新闻记者 周柯妤 摄

老奶油蛋糕,是昆明饭店最具代表性的味觉符号。对很多老昆明人来说,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跟着大人去昆明饭店,买上一块老奶油蛋糕。蛋糕外包裹着泛黄的奶油,咬上一口,咸甜交织,萦绕舌尖,抚慰味蕾。在新式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昆明饭店的老奶油蛋糕依然畅销,每天都有老顾客前来购买,也有年轻人专程来品尝这份老昆明的味道。

庄重大气的昆明饭店南楼 杨长福摄于1958年

昆明饭店位于盘龙区东风东路52号,其南楼建成于1958年8月,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昆明市的十大地标建筑之一,楼高5层,为苏式建筑风格,外观庄重大气。开业初期,它是昆明唯一设有电梯和采暖装置的高级酒店,也是当时昆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酒店之一。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硬件设施与专业的服务团队,昆明饭店长期承担政务接待任务,许多国内外政要、社会名流曾在此下榻,它也因此成为当时云南外交的重要窗口。

郭沫若1961年为昆明饭店题写的店名 开屏新闻记者 周柯妤 摄

1961年,郭沫若入住昆明饭店并题写店名。此后,郭沫若到访昆明,总会选择住在昆明饭店,并对云南特色美食过桥米线赞赏有加。于是,每当有贵宾到访,昆明饭店都会用这道经典滇味进行接待。久而久之,过桥米线不仅成了昆明饭店的标志性美食,还走进了本地人的日常生活。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越来越多市民专程来到昆明饭店,点上一碗过桥米线。

俯瞰昆明饭店全貌 开屏新闻记者 王宇衡 摄

2006年,在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昆明市十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中,昆明饭店南楼赫然在列。这座融合了历史底蕴与美食记忆的酒店并未在时光中褪色,反而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它既保留了老奶油蛋糕、过桥米线等经典美食品牌,又设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滇菜制作工艺不断进行改良,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代代相传。作为老牌酒店的代表,未来,我们期待昆明饭店探索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美食新业态,让昆明饭店这块“金字招牌”叫得更响。

策划 邱滨 马艳琳

开屏新闻记者 周柯妤 王宇衡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