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总有这么一类人——年轻时灵气四溢,却总被诟病“长相差点意思”;谁知年纪渐长,反而像老酒开坛,香气扑鼻。张一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娱乐圈总有这么一类人——年轻时灵气四溢,却总被诟病“长相差点意思”;谁知年纪渐长,反而像老酒开坛,香气扑鼻。张一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童星的枷锁,被他摔碎了
12岁凭《家有儿女》里的“刘星”火遍全国,是幸运也是诅咒。那个鬼马调皮的形象,成了张一山甩不掉的标签。哪怕后来和成龙合作电影《寻找成龙》,观众见了他还是喊“刘星”。童星转型有多难?多少人在滤镜破碎后黯然退场,但张一山偏不服。
2016年,网剧《余罪》横空出世。他演的余罪,痞气里带着脆弱,亦正亦邪的劲儿彻底颠覆了“刘星”。拍摄时,他为了演好刑侦夜戏,一场戏拍到汗湿后背也不肯休息。这部剧创下近40亿播放量,成了童星转型的教科书级案例。
低谷期的沉默,是另一种爆发
但命运最爱开玩笑。《余罪》之后,张一山遭遇了口碑滑铁卢。《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被嘲“演技浮夸”,《重耳传奇》的古装扮相更被批“不适合”。面对质疑,他几乎从娱乐圈消失两年,不炒作、不蹭流量,连采访都只说“在拍戏”。
那段时间,他被拍到暴瘦、状态憔悴,外界猜测纷纷。可事实上,他转身扎进了话剧舞台。今年,他在话剧《一地鸡毛》里挑战一人分饰18角,两个小时无间断表演。路透视频里,他穿中山装、梳背头,眉眼间褪去稚气,多了沧桑与坚韧。网友惊呼:“发腮反而让他更帅了!”
“猴系脸”的逆袭,演技才是硬通货
张一山的长相,从来不是主流审美意义上的“帅”。瘦削的脸、略显稚气的五官,早年常被调侃“猴系”。身高176cm的他在娱乐圈更不占优势,搭戏时甚至被调侃“矮了10厘米”。
但奇怪的是,这几年他越沉淀越有味道。年轻时靠灵气,如今靠的是对角色的死磕——《春风十里不如你》里纠结的秋水、《柒个我》中分裂的七重人格,再到《守护者们》里克制又爆发力十足的哭戏。一段哽咽到说不清台词的表演,被观众评价“真实得扎心”。
名利场外,他活得太清醒
娱乐圈浮华喧嚣,张一山却像个“异类”。颁奖礼上,别人正襟危坐,他翘着二郎腿“北京瘫”,松弛得理直气壮;和杨紫的“兄妹情”被消费多年,他从不借机炒作,反而在对方父亲来看话剧时大方互动。
他曾说:“不需要曝光,不恋热搜。”
这种清醒,让他能在流量时代守住演员的初心。如今33岁的他,身上既有少年的不羁,又有成熟男人的从容。网友调侃:“杨紫得避嫌了,张一山帅得让人不敢靠近!”
结语
张一山的逆袭,从来不是颜值开挂的爽文,而是一个演员用十几年硬碰硬的坚持。从童星到戏骨,从“刘星”到“剧抛脸”,他证明了一件事:岁月的沉淀,终会让真正有实力的人闪闪发光。内娱男星越老越“值钱”?张一山就是最好的答案。
来源:情感棱镜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