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长城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6:19 1

摘要:巍巍长城,蜿蜒万里,雄峙千年。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和首批世界遗产,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如何激活长城文化资源,延续文脉?如何以长城文化为抓手,讲活新时代长城故事并促进地方文旅经济融合发展?11月15日,第三届“长城之约”

第三届“长城之约”全球推广活动暨世界文化遗产对话在保定举办

擦亮长城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

11月15日,摄影爱好者和嘉宾前往涞源县浮图峪长城拍摄。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摄

巍巍长城,蜿蜒万里,雄峙千年。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和首批世界遗产,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如何激活长城文化资源,延续文脉?如何以长城文化为抓手,讲活新时代长城故事并促进地方文旅经济融合发展?11月15日,第三届“长城之约”全球推广活动暨世界文化遗产对话在保定市涞源县举办,来自长城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长城沿线文旅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内容展开探讨。

强化保护

让古老长城绽放新光彩

11月15日下午,保定市涞源县乌龙沟段长城如巨龙蜿蜒。站在乌龙沟长城脚下向远处看,一座座空心敌台横亘山峦,雄伟壮观,前来参观的中外摄影师忍不住发出赞叹。“我主要负责巡护乌龙沟段长城40号到66号的27座敌楼,现在长城基本没有人为损坏,巡护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长城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的一些险情,并及时上报。”涞源县乌龙沟长城保护员李勇介绍。

近年来,涞源县印发《涞源县长城沿线属地保护责任制实施方案》,将长城保护纳入县域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建立县文旅部门、乡镇、村、长城保护员四级管理架构,将全县120余公里明长城、270座敌台分段包干至21名专职保护员,实现“一人一段一责任”的网格化管理,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长城古朴沧桑的风韵。

率先在全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立法,组建起上千人的长城保护员队伍,首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标识体系,成立中国第一个长城保护法庭……河北不断构筑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基石,取得了一系列示范性成果。

长城本体保护也在借助科技力量,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安荣介绍,在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方面,数字孪生技术至关重要,它集成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导航、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有效助力长城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孪生长城可以让实体长城、数字长城、认知长城三者达成互动集成与协同。”党安荣介绍,面对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长城文化遗产,借助数字孪生技术转换到虚拟空间中,可以得到高保真、高精度的长城文化遗产模型。有了此种模型,便可以对长城文化遗产做多方面分析,既包括长城本体分析,也包括长城周围的环境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最后确定保护、利用和传承的方式方法。

创新表达

把长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11月15日,涞源华中假日酒店“长城之约”·2025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摄影大展现场,100余幅摄影作品通过“山河脊梁 壮美史诗”等3个篇章,全面展示长城雄风。承德金山岭长城文物保护中心工会主席纪正权拍摄的《气贯长虹》,以雄浑壮观的景象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金山岭长城的壮美与厚重。

“大家热爱长城,要先了解长城。万里长城,需要保护,也需要去宣传,让更多人读懂它。”纪正权爱好摄影,从事长城保护、宣传工作三十多个年头。他表示,能够和国内外摄影家的作品一起展出,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今后他会通过手中的镜头,把金山岭长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传播出去,讲好身边的长城故事。

长城摄影是摄影师通过镜头捕捉并传达对长城文化的独特理解;长城诗歌是诗人以诗歌为载体,抒发对长城的赞美与敬仰;长城绘画则是画家运用美术技巧,对长城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这些艺术家共同的心愿,就是把长城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创新文化遗产表达方式,提高长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应该在加强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上努力。”河北经贸大学长城文化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程瑞芳说,当下,长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已由静态描述转向动态解读,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要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长城文化遗产多重价值,构建起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知识体系和叙事体系,讲好新时代长城故事。

活化利用

建设成果惠及沿线百姓

在山海关区北营子村满族风情大院,箭弩骑具、碑文原拓、满族刺绣等长城文化元素,不再是冰冷的陈列,而是生动融入了百姓日常。“我们村偎依在山海关古城与角山长城之间,长城盘踞山巅,烽火台巍然屹立,传递着古老而庄严的气息。对我们村来说,长城文化就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与魂。”北营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锁介绍。

当下,北营子村与当地文旅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协议,将闲置民房改造为精品民宿,带动更多村民参与民宿经营。今年夏季,北营子村日均接待游客3000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万元,长城文化正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们还在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周边建设了‘长城风景道’‘长城人家’‘山海关核心展示园提升’等项目,同时联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角山、孟姜女庙等景区,以及长城重点段落、民俗村落、生态廊道等资源,形成长城精品旅游线路。”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副馆长郭颖介绍,目前山海关区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带动文化消费的长城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让百姓更好地依托长城文旅资源走上致富路。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长城发展文旅事业过程中,还要推广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让长城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中更好惠及百姓生活。同时,充分发挥长城沿线15省区市旅游市场推广联盟的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推出更多可体验、可感悟、可传承的长城文旅产品和跨区域精品文旅线路,让长城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惠及更多百姓。(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来源:灵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