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波兰总理图斯克前往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以此展示欧洲与乌克兰的“团结”。他们呼吁俄罗斯实施全面、无条件的30天停火。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告诉美国广播公司,俄罗斯支持停火30天,但前提条件是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波兰总理图斯克前往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以此展示欧洲与乌克兰的“团结”。他们呼吁俄罗斯实施全面、无条件的30天停火。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告诉美国广播公司,俄罗斯支持停火30天,但前提条件是要充分考虑俄乌冲突中的诸多细节;而且,西方必须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是默茨、斯塔默、马克龙和图斯克首次共同访问乌克兰。
他们在火车上就已憋不住发表联合声明,高调支持美国提出的俄乌全面、无条件30天停火要求,直言停火应“为公正持久和平谈判创造空间”。对于刚上任仅四天的德国总理默茨而言,此次出访更是备受瞩目。他的上任之路并不平坦,首次总理投票未过关,成为德国历史上的尴尬首例,尽管第二次勉强过关,却也急需用外交成果来稳固自己的地位。此次急切奔赴乌克兰,不失为一次展现领导力与外交手腕的契机。
此前,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提出的以乌克兰停止接收武器为条件,莫斯科才同意 30 天停火的要求仍然有效。与此同时,泽连斯基与欧洲 “四人组” 在基辅的会面已经开始。这位乌克兰总统首先带着客人前往基辅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那里的整个广场都飘扬着乌克兰国旗,以纪念在俄乌冲突中丧生的人,而这场冲突正是泽连斯基一手造成的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武装分子引发的。
近日下午,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在联邦议院发表了就任后的首次重要讲话。涉华问题上,默茨形容中国为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时鼓吹所谓的对华“战略去风险”,声称要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默茨在持续约45分钟的讲话中表示,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正被“系统性竞争和权力政治塑造”。报道认为,此番言论释放出他欲在地缘政治议题上对华更强硬的信号。
另外,默茨还试图插手亚太地区的局势,声称一个稳定、自由和安全的印太地区对德国和欧盟来说至关重要。德国要在该地区继续努力,维护航行自由和安全的贸易路线,这也符合德国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利益。不难看出,默茨使用的还是欧美政客的惯用套路,就是鼓吹中国威胁和对华去风险,试图降低中国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挑动地区局势对抗中国。然而默茨实在是有些认不清形势。
听到默茨的喊话,中方也行动很迅速做出了回应。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方愿同德国新政府巩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战略自主。针对“去风险”论调,中方明确表示,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把中国当作风险来源“完全搞错了对象”。因为是官方发言,总要维护中国的面子,不能说得很难听。但咱私下可以,简单的来说就是,合作可以,中国敞开了大门,随时欢迎。但是吃完饭了,却想砸锅,那不行。
德国忽视了我们在国际社会上一贯的立场和态度,选择睁着眼说瞎话,当面向我们索要好处,紧接着又在背后捅我们一刀,这种摇摆不定的做法,无疑会给德国带去矛盾和风险。德国要是真想稳定发展,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与中国相处的正确方式,站在公平、友好的立场上与我们结交,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是万万不行的,因为这样最后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们早晚有一天也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除了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曾多次到南海、台海刷存在感,想用这种方式强调自身实力,扩大话语权。但他们选择在中国家门口闹事,注定会适得其反。看德国新总理的表现,显然是忘了9天前,我国在贺电中强调的几点内容:中德两国需要秉持建交初心,巩固政治互信,深化交流合作,开创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引领中欧合作正确方向,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来源:湖畔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