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9日,是福建莆田的小邹走失的第15天。一部分外地救援已经撤出了石谷解,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仍旧在坚持。
5月19日,是福建莆田的小邹走失的第15天。一部分外地救援已经撤出了石谷解,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仍旧在坚持。
这几天,各种消息满天飞,真假掺杂,大家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有人开始悲观,觉得这么久了,还没找到孩子,可能真的希望渺茫了。
而且不少眼尖的网友也发现,孩子爸爸把主页的视频全删了!
这一下,舆论又炸了:爸爸删视频,是不是意味着有进展?孩子真的找到了?
这个让无数人揪心落泪的故事,要从5月4日下午说起。
那天,小邹跟着爸妈和两个哥哥一起去石谷解景区游玩,原本是个轻松愉快的家庭出游,没想到却成了灾难的开端。
下山途中,一家人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小孩子爱玩,与爸爸妈妈约定在山腰的小卖部集合,结果到了约定地点发现孩子并不在小卖部。
当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家人立刻慌了神,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警报一出,救援力量如潮水般涌上山头。
当地公安、消防、应急队伍火速出动,就连熟悉地形的村民也都自发加入搜索。
人数迅速突破两千人,成了一场全城动员、全民参与的大搜救。
全国著名的救援组织也赶来了,火箭队、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队等纷纷奔赴现场。
搜救犬带着灵敏的鼻子,在山林里一寸一寸地嗅;无人机在天上盘旋,热成像仪不分昼夜地扫描着地面,只要有一丝热源、一点动静,他们都不会放过。
可这座山,真不是闹着玩的。
石谷解地势险峻,加上连日阴雨,山路泥泞难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焦虑在每个人心里蔓延。
与此同时,小邹的爸爸妈妈也在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刚开始的时候,网上有些不明就里的人还在议论:怎么没见孩子父母出来发声?不该多喊几句、多露露脸、多呼吁呼吁吗?
可后来,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所有人都沉默了。
原来,孩子的妈妈每天都在山脚下守着,一手敲锣一手哭喊着儿子的名字,声音撕心裂肺。
她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在和山里那茫茫的密林对话,希望哪怕只有一次,小邹能听见“妈妈来了”的呼唤。
为了找孩子,大家脑洞大开:有人建议用无人机播放孩子喜欢的儿歌,有人提议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家人的声音,哪怕希望再渺茫,也不能放弃。
热心网友的力量有时候真的超出想象。
小邹失踪的消息一在网上传开,立马引发全网关注。
一时间,地图分析、路线推演、心理疏导建议……
各种专业声音都冒了出来,特别是那些户外运动达人,纷纷贡献自己的经验,甚至画出了可能的“逃生路线图”。
本来是满满的正能量,结果突然出现了个小插曲。
一个网名叫“爱玩狗的船长”的广东志愿者,咱们就叫他“船长”,带着自己的搜救犬也冲到了现场。
他从广东一路杀过来,六百多公里。
他原本想进核心搜救区帮忙,但因为没走官方报备流程,被挡在外圈。
那他也没闲着,就自己带狗在外围区域“自由搜”。
他边搜边拍视频发网上,关注度一下子飙升。
他还在溪尾大桥附近发现水面有气泡,狗狗也明显反应强烈,他觉得可能下面有“东西”。
网友们情绪瞬间高涨,评论区全是:“快下水看看!”
船长说他会潜水,但设备没带,朋友正从深圳火速送来。
正当大家翘首以盼,就差倒计时他下水时,船长突然发了条视频,说他要回深圳,不搜了。
他说自己受到了某些“非官方人士”的施压,感觉自己出于真心在找孩子,却不小心动了“流量蛋糕”,好像惹到谁了。
网友一片哗然,剧情急转直下,谁也没想到会这样。
有人造谣抹黑他“只为流量”,他受不了这委屈才走。
这说法一出来,网上炸了锅,很多人替他打抱不平,觉得好心帮忙反被排挤。
但很快,事情又有了别的说法。
有人指出,船长一边说联系不上当地救援队,一边他带的直播设备比救援设备还多,让人怀疑他来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自称参与过搜救的“曾先生”说,正规救援队的志愿者发搜救信息,一般都要指挥部同意,免得乱说误导大家,他觉得船长就是为了流量。
船长这事儿,只是整个救援过程中信息混乱的一个缩影。
孩子失踪这十几天,网上的各种消息,真是啥都有。
除了救援人员说“还没找到”的官方进展,更多的是没谱的猜测和谣言。
有人说孩子被拐了,有人说发现了脚印、甚至吃过的糖纸这些东西,还有“孩子找到了”或者“搜救结束了”这样的假消息乱飞,最后都被证实是假的。
这些假信息不光误导人,对焦急等待的家人来说,简直是二次伤害。
在网络上这些纷纷扰扰的同时,一些不太寻常的迹象,让这件事儿越发扑朔迷离。
首先,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失踪男童的父亲把他社交账号上寻找孩子的视频都删了。
这动作太反常了,引发了不少猜测。
搜救的黄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可公众的注意力却被各种枝节分散了。
救援本该是严肃、专业的事,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把精力用在寻找生命上。
那些在山林里不怕苦不怕累、默默付出汗水的搜救队员和当地村民,他们的努力,才是最应该被看到和尊重的。
所有人都在等,等一个消失在山林里的孩子,等一个能拨开迷雾的答案。
参考信源
环球时报
极目新闻
来源:面包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