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门把手设计翻车”“三分钟订20万是骗局”“雷军只是会讲PPT”,层出不穷的质疑猛地砸了下来,小米突然就从全民追捧,变成了全民声讨。
小米汽车刚亮相的时候,我是真的佩服雷军的格局和勇气。
一个手机品牌敢杀进电动汽车这片血海,还要对标特斯拉。
当时热搜刷屏、演讲爆火,线下试驾人挤人……你要说舆论不捧,那是假的。
可是仅仅几个月,风向突然变了。
什么“门把手设计翻车”“三分钟订20万是骗局”“雷军只是会讲PPT”,层出不穷的质疑猛地砸了下来,小米突然就从全民追捧,变成了全民声讨。
小米到底做错了什么?或者说这背后的攻防战,到底是谁在操盘?
事实就是小米卖得太好了,触碰了别人的蛋糕。
小米的爆款三连:SU7、U7、以及刚刚发布的17手机,几乎在每一条产品线上都喊出了“对标苹果”、“对标特斯拉”的口号,产品一经发布,全网争抢。
特别是SU7,一度实现了三分钟订单突破20万+的震撼数据。
你可以质疑这个数据是真是假,但现实是小米线下门店确实车源告急,消费者确实在排队。
车是实打实地卖出去了,钱是货真价实地赚到了,但问题在于汽车这个行业不像卖手机,很多传统车企的护城河根本不容小觑。
小米一打入市场,便形成了“滚雪球效应”,友商坐不住了。
谁也不希望看到一个后起之秀,在自己还没有喘过气的时候,把原本就不大的蛋糕再切走一大块。
这不是一个“汽车产品力”的问题,这是一个“市场引爆机制”的问题。
在数码、汽车这些高度竞争的产业,销量等于第一口碑,你只要销量领先了,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自然就是“更值得买”的。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一旦形成这种“买就卖爆”、“卖爆就好评”、“好评再促进销售”的飞轮,品牌就像被套上了“自我增长发动机”。
这对同行来说是灾难级的,因为一旦让小米滚起了飞轮,那么下一辆U9、下一部18手机,就不仅仅是“和我们抢销量”,而是在未来五年持续压顶。
压力是实打实的产业级焦虑,于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舆论战,也就顺理成章地开打了。
你看得懂雷军的PPT,也能看得进剪辑得天花乱坠的“揭秘视频”,但这两者的本质没有区别都是“影响你判断的手段”。
平台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吐槽,对门把手苛责到像做战略战术分析,对电池系统挑剔到各种阴谋论频出。
甚至你能感受到那种“泛AI式”的抹黑规律:同一时间出现大量内容相近、情绪一致的视频和文章,像是下达了某种舆论进攻指令。
从攻击车本身,到转向“雷军消费主义话术”,甚至连“年轻人的最后一台车”这种说法都喊了出来。
这是分裂消费者信心的典型话术,但问题是舆论真打得赢销量吗?
现实是打不赢,小米汽车门店依旧人流如潮,一车难订。
小米17手机国庆期间与iPhone一同“卖断货”,这才是最真实的用户选择。
这就导致攻击并没有让小米疲软,反而刺激了更多的购买欲,坏事变好事。
但这场舆论战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最关键的是U9,因为U9的产品定位,面对的是一众传统车企真正的核心市场,中高端纯电市场。
而此前U7、SU7的成功,已经让友商感到紧张。
所以你会发现这次舆论里出现的攻击不再仅仅是“挑毛病”式的,而是上升为“人设打击”、“消费背刺”、“买小米就不懂车”的人身标签化。
这说明那些对标产品的厂商不仅准备打一场持久战,还希望用这些“潜意识冲突”抢到话语权和认知先机。
未来的决战点就在小米U9身上,如果U9能继续爆卖,那这场“围猎”几乎就宣告失败。
相反如果U9首日订单掉崖,大概率将被解读为“大众开始清醒了”的信号。
而一旦形成这个信号,其他厂商就可能蜂拥而上,趁机抢占市场、带节奏,甚至达成一次“围剿战果的集中释放”。
所以小米现在的处境是非常现实也非常残酷的:战斗远没结束,下一战更加关键。
但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小米的遭遇其实是所有新入局者都会经历的“信任考验期”。
当你只是个小厂,“创新”会被赞美;但你一旦“崛起”,创新就会变成“扰乱规则”。
市面上很少有真正保持绝对中立的民意,多数时候舆论只是一种算法热度和利益博弈的外衣。
核心逻辑从来就是一句话,谁动了蛋糕,就要做好被捅的准备。
雷军很清楚这一点,他现在做的就是“在火力中奔跑”,尽可能顶住质疑压力,把产品节奏和产业链稳定下来,只要销量继续压头,小米就站得稳。
中国市场其实不缺对“变化”的宽容,但前提是你得扛得住前期的“乱拳”。
所以我想说小米当前的局势,不见得是坏事,正因为大家集火,才说明你已经从“可忽视的挑战者”,变成了“必须防范的变局者”。
而消费者也该拥有真正的判断能力,而不是被一两句剪辑视频就带着大吵大骂。
中国的新兴品牌、科技企业,终究要经历这样一次回合苦战,压不垮的才配走得远。
当小米被攻击得越来越“狠”,恰恰说明它正越来越“行”。
真正的战场始终都在产品和市场里,舆论不是评判标准,销量才是底气根源。
站在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上看,小米要扛的不只是商业挑战,而是一整套来自新旧秩序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吴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