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乡村记忆——故乡的青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4:37 1

摘要:说来话长:自人民公社成立后,政府高瞻远瞩务实创业,首先提出:“举着红旗跟着党,誓叫山河换新装”……满街红绿标语异常醒目。那时巳过渡到人民“公”社,“人多力量大,说干啥就干啥。”一九五八年新任大队基层干部,坚决执行党“绿化祖国”的号召,让小东山披上绿装。开春便成

文:田安之

天缘地设,风水造化。近水依山,生态优雅。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故乡的真情实话。

说来话长:自人民公社成立后,政府高瞻远瞩务实创业,首先提出:“举着红旗跟着党,誓叫山河换新装”……满街红绿标语异常醒目。那时巳过渡到人民“公”社,“人多力量大,说干啥就干啥。”一九五八年新任大队基层干部,坚决执行党“绿化祖国”的号召,让小东山披上绿装。开春便成立了林业领导班子,首先选址建好了护林房。支部成员蹲驻护林房,带领造林小队高标准刨好“魚鳞坑”,在六月雨季带领全村四个生产队的精壮劳力齐上阵,柏树苗是从兄弟单位购植的每棵三分。抢抓机遇刨坑、栽树、分工合理,成活率极高。待到六六年全山已满目葱茏了。护林房在山顶偏下点,两间茅舍院门朝南,有护林员昼夜守山管护。我与伙伴们常去摘山枣,向老人家打个招呼便可。此景致至今难以忘怀,有一种“山道崎岖,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画中之游”之感;更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之情景。

上镇版图上最南端的山叫小凫山,我村的封山区在东北角,六八年前整座山是秃山野岭荒凉无比。那是雨季六月,广大干群积极响应党“绿化荒山,造福子孙”的号召。村中革委会(那时还没三结合)领导便把红旗插到山坡上,青壮年摩拳擦掌挥锨舞镐热火朝天。我们十几个中学生负责运送树苗,大干四天保质保量完成了绿化任务。从此有六七位护林员,在近六十年接力似的守护着这绿色阵地,看护着人民的财富。

石棚山是政府于二0一一年栽植的柏树,并有专人看管,现已绿荫满山。同时对凫山林区于二0一六年确权为国家红线生态森林。政府并在石棚山等山路口,安装一系列山林防护报警系统,设置护林房,并由认真负责的防火护林员全天候蹲守。

山青水才秀,生态环境的改善,故乡的山已旧貌换新颜。眼前近四把多粗的柏树挺拔茁壮,森林遮天盖日,柏涛涌动荡漾,我们也倍感心悦慰籍。是呀,因为少年时的付出有了浓厚的回报,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坚守,换回自然慷慨的馈赠,真的让我们心暖情甜。

生态的康复,生态林的辐射,使得人类与动物互动,生存的环境逐渐有了改善,人与动物逐渐温和友善起来。(自我们大力种植麦套棉,开始滥用农药,许多食虫鸟类相继死去……。后来棉花压级压价棉农收入甚微,便改种一麦一棒,药害自然少多了)。

政府加大了对山的绿化投资已初见成效。喜鹊已回家二十二年了,山鹰回巢十五年了,灰喜鹊(山杂子)是二0二0年认主归宗的。

那是十年前的一天,我与伙伴去凫山生态林玩,突见树下有巨大的猫头鹰,它惊恐地望着我们,原来它捕食鸟雀被树枝折断了翅膀,我们小心地把它救助回家。它名叫鸮鹰,以鼠、鸟、兔为食,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毛灰棕色带有斑纹,头大嘴钩尖,腿壮爪利,眼神暴躁,翅展一米多……。猛禽的回归,说明食物链基本形成,这是可喜的信号。(此信息被邹城电视台采播)不过我正在思考着:为何乌鸦至今不能回归故里呢?或许是大自然在暗示咱们,环保工作仍需优化!

人与自然正逐渐睦邻友好互惠互利共存共荣。让我们敬赏那灵光多采的山野,品味那鸟语花香的缤纷时光,让身心亲近山水,让山水沐浴爱的暖洋。顺天应时,敬畏自然。践证“青山绿水等于金山银山”的定律!

【作者简介】田安之,男,山东邹城郭里人,退休教师,爱好阅读及写作,其作品散见《济宁文学》、《齐鲁新文学》、《枫叶诗刊》、《乡土文学》等平台。

【投稿指南】亲爱的文友们,如果你怀揣着对乡土的眷恋、乡情的炽热、乡愁的感怀,创作了相关原创佳作,欢迎向本号投稿!我们专注于收录饱含乡土韵味、触动心灵的优质稿件。

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温馨提示:随稿件附上您的作者简介,若能搭配契合主题的精美图片则更佳,这将使您的作品更具感染力。特别强调:稿件务必为原创首发,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均不符合要求。稿费细则:自即日起,每篇稿件所获赞赏金额的 80% 将作为稿费回馈作者,以酬谢您的创作心血;剩余 20% 用于文学社平台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确保能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文学交流空间。需注意,若单篇赞赏金额在 10 元以下,暂不发放稿费,稿费结算于每月月底统一进行。

为了让您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与同好交流切磋,,中文名 “乡土文学公众号”。即刻拿起手机,搜索关注,开启这场文学之旅吧!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来源:亿聪起名乡土文学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