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干净,实则巨脏!公共厕所的这个东西,最好少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22:49 1

摘要:暖风干手机就是在路边公共厕所里经常见到的那种从上往下吹风的干手机。暖风干手机吹出的风速一般不是很快(老式暖风干手机的风速可能只有不到30米/秒),但是温度会比较高,靠着这样的风,把手上的水分蒸发掉。

洗完手,你是习惯用干手机烘干,还是用擦手纸擦手?或者干脆是“甩手走人”?

有一种说法认为,公共卫生间里的干手机就像一个细菌培养机器,用它吹手,只会越吹越脏。这种说法其实不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道理的。

假如你去的卫生间很脏却又只有一个老式暖风干手机,还真的是“用了还不如不用”。

暖风干手机 VS 喷射式干手机

卫生间里常见的干手机有两种类型:暖风干手机和喷射式干手机。

暖风干手机就是在路边公共厕所里经常见到的那种从上往下吹风的干手机。暖风干手机吹出的风速一般不是很快(老式暖风干手机的风速可能只有不到30米/秒),但是温度会比较高,靠着这样的风,把手上的水分蒸发掉。

暖风干手机,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果想把手彻底烘干,这样的干手机需要等待的时间更长。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公共厕所里,大部分人可能就懒得等了,甩甩手就走人了。

另一类常见的干手机是喷射式干手机,使用方式是从上往下把手伸进干手机里,风从四面八方吹在手上。

喷射式干手机,图片来源:Wikipedia

它们主要不是靠暖风把手烘干,这类干手机主要是靠高速气流把手上的水吹飞。

喷射式干手机的气流的速度很夸张,可以超过90米/秒(324公里/小时)。这个风速比超强台风中心的风速还要快(超强台风的中心风速大概在50米/秒)。自然界中只有F4级以上的龙卷风才有这样的风力(龙卷风最高等级为F5级)。

当然,有些喷射式干手机也会把风加热,进一步提高烘干的速度。

那用这些干手机干手,真的会让手上的细菌变得更多吗?还真有可能。

2012年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篇综述就统计了过去相关研究,虽然对干手机和纸巾擦手孰优孰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相比于干手机,纸巾在干手效率,去除细菌以及预防交叉感染上都有优势。

暖风干手机,效率不理想

先从干手效率上来说。

1997年,一篇发表在《流行病学》上的研究显示,如果使用暖风干手机,大约需要45秒的时间才能把手上残留的水分降低至3%的水平。而如果用一次性布巾,大约10秒钟就能把残留的水分降低到4%的水平,15秒钟就可以降低到1%。

三角形曲线代表暖风干手机,圆形曲线代表布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当然了,这篇文章里的布巾不是很常见,2008年,欧洲纸巾研讨会上的一篇学术报告刚好弥补了这一点。

这项报告中对比了纸巾,暖风干手机和喷射式干手机的烘干效率,结果发现,使用纸巾和喷射式干手机,都能在10秒钟以内的时间把水分降低到10%以下,但暖风干手机要想达到这样的干燥效果,需要50秒以上的时间。

而且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在使用暖风干手机的时候并不会真的使用这么长的时间,男性平均使用暖风干手机的时间是17秒,女性是13.3秒。远远达不到理想的烘干效果。

湿手在接触到其他带有细菌的物体表面时(比如门把手),更容易让细菌转移到手上。

所以从干手效率上来说,纸巾、布巾以及喷射式干手机的效果比较好,暖风干手机的效果会差一些。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除菌效果争议大

接下来就是干手机对手上细菌数量的影响了。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对于纸巾和干手机减少细菌的效果,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别非常大。

2020年发表在《应用微生物学杂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的一项综述,就汇总了23篇与此相关的研究。并且标注了这些研究对应的资金来源——来自于私人(企业)资金还是公共资金。

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不一样。

比如欧洲纸巾研讨会上发布的报告,就认为使用纸巾擦手的效果是最好的,相比之下,使用暖风干手机和喷射式干手机,均会增加手上的细菌残留。

而某制造喷射式干手机的品牌资助的研究报告中则显示,使用喷射式干手机的效果更好,实验中,志愿者手上检测出的细菌菌落数又比纸巾要少。

纸巾或许更好

在这里,我们还是把焦点放在公共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上。其实,公共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同样有不同的结论。

比如,1991年做过的一项研究发现,暖风干手机的烘干效果比纸巾好。不过这项研究是在微生物实验室内的洗手间里进行的,这里的整体卫生状况会比一般的卫生间要好,而且在用暖风干手机之前,干手机已经提前预热1分钟,确保干燥效果。

这跟日常使用场景是不一样的。如果考虑日常使用场景,下面这项研究会更有代表性一些。

2018年,发表在《感染预防杂志》(Journ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上的研究使用的干手器是大学校园厕所里的干手器。

这些厕所的人流量比较大,卫生条件也不及微生物实验室内的厕所。而且在实验中,只是保证了这些干手器的正常运转,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特别的消毒处理。

这项研究发现,使用纸巾擦手的情况下,手指尖、手掌里的细菌菌落数均有所下降。使用喷射式干手机,手指尖的细菌菌落数上升,但手掌上的细菌菌落数略有下降,不过这个下降程度并不显著。如果使用的是暖风干手机,吹之后手指尖和手掌的菌落数反而上升了。是真正的“吹了还不如不吹”。

当然了,这项研究也提到,脏的其实并不是干手器本身。

当我们使用干手机的时候,干手机需要吸入周围(也就是厕所中)的空气,如果厕所中的空气本身不干净,干手机里又没有相应的过滤装置,它确实可能会将厕所里的细菌带到你的湿手上。

比如,在暖风干手机下方的墙壁样本上,可以检测到比较多的微生物数量。这可能是它下方的潮湿环境能够为细菌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在暖风干手机工作的时候,这些细菌就可能会被带到手上。在喷射式干手机周围,也会比纸巾盒周围检测出更多的细菌。

所以,这项研究给出的结论是,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纸巾比干手机更好。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在公共卫生间,如果有干手机和纸巾可选,也建议使用纸巾。

不要过度害怕干手机

虽然我们推荐使用纸巾擦干双手,但也不用一棍子把干手机都“打死”。

比如前面也提到,如果整个卫生间环境清洁,也能减少干手机吹出空气的细菌数量。

现在一些干手机里面有专门的滤膜,质量好的滤膜确实能够把空气中的颗粒物以及细菌过滤下来。如果卫生间能够定期更换这些滤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细菌的问题。

另外,2005年发表在《感染控制杂志》(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还发现,如果暖风干手机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用它干手细菌菌落数同样也会降低。

所以,随着公共卫生间卫生水平越来越高、干手机技术越来越进步,我们也不用对干手机太过排斥。

但假如你去的卫生间环境很脏,又只有一个破旧的老式暖风干手机,我劝你,还是“甩手走人”吧。

参考文献

[1] Huang, C., Ma, W., & Stack, S. (2012, August). The hygienic efficacy of different hand-drying method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Vol. 87, No. 8, pp. 791-798). Elsevier.

[2] Patrick, D. R., Findon, G., & Miller, T. E. (1997). Residual moisture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touch-contact-associated bacterial transfer following hand washing. Epidemiology & Infection, 119(3), 319-325.

[3] Redway, K., & Fawdar, S. (2008, Novembe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different hand drying methods: paper towel, warm air dryer, jet air dryer. InEuropean Tissue Symposium (Vol. 1).

[4] Huesca-Espitia, L. D. C., Aslanzadeh, J., Feinn, R., Joseph, G., Murray, T. S., & Setlow, P. (2018). Deposition of bacteria and bacterial spores by bathroom hot-air hand dryer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84(8), e00044-18.

[5] Mutters, R., & Warnes, S. L. (2019). The method used to dry washed hands affects the number and type of transient and residential bacteria remaining on the skin.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101(4), 408-413.

[6] Ansari, S. A., Springthorpe, V. S., Sattar, S. A., Tostowaryk, W., & Wells, G. A. (1991). Comparison of cloth, paper, and warm air drying in eliminating viruses and bacteria from washed hands.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19(5), 243-249.

[7] Pitt, S. J., Crockett, S. L., & Andreou, G. M. (2018). The contribution of hand drying in prevention of transmission of microorganisms: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three hand drying methods in the removal and 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Journal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19(6), 310-317.

[8] Yamamoto, Y., Ugai, K., & Takahashi, Y. (2005). Efficiency of hand drying for removing Bacteria from washed hands comparison of paper towel drying with warm air drying.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26(3), 316-320.

作者丨科学边角料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 | 徐来、张林林

来源:中国科技志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