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比2落后,刘诗雯把球拍往台上一扣,声音不大,裁判没给牌,对手却愣了半秒,这一愣,比赛风向就变了。
0比2落后,刘诗雯把球拍往台上一扣,声音不大,裁判没给牌,对手却愣了半秒,这一愣,比赛风向就变了。
她接着连拿四局,比分全是11比8,像用尺子量过,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把金牌从悬崖边拖回来。
很多人只看见逆转,没看见她第三局开始前,用毛巾捂脸整整十五秒,毛巾拿下来,呼吸节奏从每秒两次降到一次,心率硬是被她压下去。
林高远那边更直接,反手连撕五个大角,落点离边线不超过十厘米,他赛后一句“好久没有金牌”,把国乒男队二线焦虑全抖出来:
不是技术差,是机会少,全运会四年一次,错过就要再等四年,他必须把每一板都押在边线上。
同一天,王曼昱把陈梦打成4比0,四局让对手总共拿到30分,平均一局7.5分,这在国家队主力对决里算“不给面子”。
她赢球后没喊,只把护腕往台下扔,护腕砸在挡板上“啪”一声,那一下把奥运冠军的威风全释放。
陈梦赛后说“需要总结”,翻译过来就是:我准备好的东西全被算死,反手被压,正手被调,发球被抢,一点办法没有。
王曼昱想拿的不只是全运会金牌,她想拿的是教练组心里的“一号位”,奥运女单只有两个名额,陈梦、孙颖莎前面挡着,她必须打出碾压局才能让人重新排序。
所以她从第一分就提速,反手弹击带上旋,球过网后下扎,陈梦拉起来就是界外,这种球练了三个月,专门用来打“奥运队友”。
孙颖莎那边更安静,团体赛两场单打,一共只让对手拿到26分,平均一局6.5分,比王曼昱还狠。
她赢球后只干一件事:立刻坐到教练席,拿笔在小本子上画,画的是对手发球落点,画完撕下来塞裤兜,下一场赛前又掏出来看。
她想要的是“全场覆盖”,把每一套发球都提前拆成坐标,全运会只是考场,巴黎才是交卷时间。
王楚钦却差点翻车,男团首战第三局,他10比8领先,被于何一连拿4分,输的那局他摔了拍子,拍子磕在地板上,胶皮裂口,裁判给他黄牌。
他急躁是因为北京队把第一分押在他身上,队里老将许昕轮休,他要是丢分,后面两场双打压力会翻倍。
第四局他换备用拍,一上去就连发三个长球,全是奔对手胸口,球速比前一局快12公里每小时,用速度压住旋转,硬把节奏抢回来。
陈熠那边打得像拉抽屉,第三局18比16,她一共救了5个局点,每救一个就吼一声,声音大得观众席老太太捂耳朵。
她吼是给裁判听,也给对手听:我年轻,我体力多,拖得越久你越慌。
上海队女团就靠她这一分,把山西队士气打没,后面两场对面主动失误多了7个,这就是心理战最省钱的方式。
混双颁奖刚结束,刘诗雯把金牌挂到林高远脖子上,自己只拿花束,这个小动作被直播镜头抓到。
她知道自己大概率不打下届,把高光留给搭档,也是在告诉教练组:我还可以带年轻人,别急着把我写进历史。
王曼昱晚上加练了二十分钟,场馆灯都关了,她让陪练打手电筒照球,练的是反手侧拉直线,这条线她在半决赛用了7次,全部得分。
她不想把悬念留到决赛,先把杀招磨到100%命中,孙颖莎那边肯定已经录像,她必须准备下一套。
孙颖莎没加练,她回村第一件事是找体能师,用冰敷左膝,敷了整整半小时,队医说“预防性冰敷”,翻译过来就是:她膝盖有旧伤,不能肿,一肿速度就掉。
她决赛想提速,必须先让膝盖降到20度以下,肌肉反应才能快过大脑。
王楚钦晚上没去食堂,躲在房间看录像,他把第三局失误剪成合集,一共9个,5个在正手位,4个在反手位,全是急于发力。
他拿红笔在屏幕画圈,旁边写一行字:先上台,再谈质量。
这行字他明天要是还记不住,北京队男团金牌就悬。
全运会打到这个阶段,老将想延期退休,中生代想篡位,新生代想一步到位,每一局都是职场汇报。
刘诗雯用逆转写述职报告,王曼昱用横扫写竞聘申请,孙颖莎用速胜写未来计划,王楚钦用黄牌写检讨书。
观众以为看的是热闹,其实是国乒内部KPI现场打分,谁得分高,谁就去巴黎。
决赛日,王曼昱和孙颖莎站在同一张球台两边,她们都想把对方写进自己的PPT。
你觉得,这一回,谁能让评委在名字后面打钩?
来源:缤纷漂流瓶FzW43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