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干奶期的体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7:01 1

摘要:在美国乳制品科学协会(ADSA)线上年度会议上,讨论了奶牛的健康问题。我想与大家分享那些有关脂肪代谢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奶牛脂肪组织的分子机制和干奶期的动态变化,召开了多次全体会议。

在美国乳制品科学协会(ADSA)线上年度会议上,讨论了奶牛的健康问题。我想与大家分享那些有关脂肪代谢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奶牛脂肪组织的分子机制和干奶期的动态变化,召开了多次全体会议。

众所周知,脂肪组织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奶牛在产后的前几周会使用这些能量用于维持泌乳、产后恢复和繁殖性能。然而,脂肪组织的作用不仅仅是供能,其也可以通过释放一系列被称为细胞因子的化合物,激活一系列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以及产生与周围组织和其他器官反应的化合物(脂肪因子),诱发一些炎症反应。

这种促炎状态尤其常发生于大量脂肪沉积且脂肪组织细胞大小大于正常值的时候,组织会进入一个脂肪动员过度活跃的阶段,称为脂肪分解。

不过,不要误解这个概念。奶牛分娩后,脂肪分解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没有它,奶牛几乎不可能以有效的方式泌乳。

问题是,当体脂过多(肥胖)时,脂肪组织变得过度活跃,导致脂肪过度分解,并加剧炎症反应。由于脂肪过度分解,奶牛会进入促炎状态,使之更容易感染疾病,如子宫炎和乳房炎、酮病、脂肪肝、真胃移位等等。

我们知道,这些疾病会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真胃移位的成本估计为600美元,乳房炎的成本为400美元,酮病的成本为300美元。另外,还会导致奶牛的空怀天数延长,每延长一天的成本为3-5美元。

脂肪组织主要沉积在皮肤和肌肉之间(皮下组织)以及腹部。通过体况评分(BCS),可评估皮下脂肪的沉积水平。该评分为1-5分制,增量为0.25个单位,极瘦为1分,极胖为5分。

我们知道奶牛分娩时BCS应该在3.0-3.5分之间,因为非常瘦的奶牛不能有效的泌乳,而过于肥胖的奶牛会更积极地动员脂肪,产生促炎状态,从而诱发其他健康问题,减少产奶量。

我们不能忘记,脂肪沉积也有遗传成分。尽管BCS与内脏/网膜脂肪积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某些基因会促使腹部(内脏和网膜)比皮下沉积更多的脂肪。事实上,在最近的ADSA会议上,我们分享了一个摘要,表明奶牛内脏脂肪沉积是由累加效应和非累加效应共同控制的。某些基因对内脏脂肪沉积和真胃移位的发展具有多效性作用。

我们如何避免肥胖牛只在产犊时的风险呢?

最明显的答案是保障奶牛以适宜的体况干奶。因此,建议奶牛在干奶时的体况为2.75-3.25分,在整个干奶期体况再增加0.25分,然后在分娩时的体况为3.0-3.5分。

我去过几个牧场,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牧场奶牛干奶时的体况在3.5分或以上,这意味着奶牛产犊时的体况将会达到3.75分或以上。干奶时肥胖奶牛的采食量在产前几周就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因而会开始过度动员脂肪,甚至在产犊前出现脂肪肝、酮病和/或真胃移位等疾病。

这种过度的脂肪动员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来追踪。康奈尔大学和圭尔夫大学的研究表明,奶牛产前血清NEFA含量大于或等于0.3mmol/L(较高的脂肪分解),其产后更容易感染疾病,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会下降。

不幸的是,当奶牛在泌乳后期采食过量,就会容易肥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泌乳中期就需要战略性地评估BCS。若奶牛的体况已经在3.0分或以上,就应该将其转移饲喂稍低能的日粮。但是,对于全群泌乳牛都采用同一种TMR的牧场来说,无法执行该策略。

干奶牛肥胖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及时妊娠和低产提前干奶,甚至妊娠还不到7个月。它们的干奶天数超过了推荐上限(大于70天),导致脂肪积累。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牧场需要改善繁殖流程,让奶牛及时妊娠。否则,群体的平均泌乳天数将会增加。由于杂交优势,对于一些多次参配未孕的牛只,可以采用肉牛冻精,可能会提高怀孕率。或者,限制参配次数,如不超过4次。对于超过的牛只,当其产奶量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将其淘汰。

你必须评估干奶牛的BCS,若其超过预期范围,以便在泌乳期采取纠正措施。此外,评估奶牛BCS在干奶期的动态变化也很重要。从干奶到产犊,奶牛的体况可稍微增加(0.25分)或至少维持,千万不能提前损失。

为了证明为什么干奶期损失BCS是不好的,我们分析了28个牧场共22772头荷斯坦奶牛,相关文章发表在2020年的新西兰兽医杂志上。

奶牛分为四组:

G1:干奶早期或产前BCS没有损失;

G2:干奶早期BCS没有损失,但产前出现损失;

G3:干奶早期BCS出现损失,但产前没有;

G4:干奶早期和产期BCS都出现了损失;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整个干奶期BCS出现损失的奶牛比其他组具有更高的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和淘汰率。然而,与BCS没有出现损失或只有干奶早期出现损失的奶牛相比,产前BCS出现损失牛只的患病率更高。整个干奶期体况没有损失的奶牛,其发生疾病的概率最低。

表1. 28个牧场22772头奶牛的发病情况

本研究的结论是,干奶期BCS损失不利于奶牛在随后泌乳期的生产性能发挥,尤其是妊娠的最后一个月BCS出现损失。

有趣的是,JDS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干奶时的BCS与采食行为的变化有关,肥胖奶牛的采食量更低。此外,作者还发现,干奶期BCS的损失仅部分与采食量有关,而干奶时的BCS对整个干奶期BCS的动态变化影响最大。

该研究的结论是,干奶期提高采食量的策略需要考虑干奶时的BCS,努力减少干奶时和泌乳后期的肥胖牛只,将有助于奶牛产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 奶牛干奶时的BCS在2.75-3.25分之间;

2. 泌乳中期评估BCS,以便泌乳后期进行体况管理;

3. 在干奶期,奶牛不应该损失体况,产前NEFA应低于0.3mmol/L;

4. 改善繁殖流程,避免奶牛干奶期过长。

来源:养牛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