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个现象,大家都很熟悉:网点开着“同款”旗号的衣服,真的和你线下试穿感受是一样的吗?我自己就被“割”过。双十一搞活动,我瞄准了一件实体店看过的大衣,价格真的诱人,直接便宜了一半。结果快递一到开箱,瞬间傻眼。这衣服不止缩水,简直就跟门店里看到的不在一个次元。
有个现象,大家都很熟悉:网点开着“同款”旗号的衣服,真的和你线下试穿感受是一样的吗?我自己就被“割”过。双十一搞活动,我瞄准了一件实体店看过的大衣,价格真的诱人,直接便宜了一半。结果快递一到开箱,瞬间傻眼。这衣服不止缩水,简直就跟门店里看到的不在一个次元。
说白了,“同款”这俩字很多时候就是忽悠。有些人可能会想,线上线下卖的应该是同一批货吧?要简单的话不都是渠道不同嘛。但真相是,线上和线下玩的是两套生意逻辑。实体店讲究体验,为顾客提供摸得着的质量、试衣服的感觉,还要辅以导购小姐姐的一通花式彩虹屁服务。而这一整套流程的成本最终汇聚成你口袋少掉的那些钱。
相反,网店的主要卖点就是价格低啊。图片美得跟艺术品似的,模特光鲜亮丽,你根本没机会接触实物。从材质到工艺再到裁剪,也难逃商家削成本的命运:必须降羊毛含量、用廉价人工合成材料、做工打折扣,这样才能拉低成本,与同行拼得起来。不然哪来这么多“白菜价”?
有些奸商还更狠,他们会玩AB版的把戏,直播里面展示一套高级货,可真正发给你的却随便应付。这种行为让人气得牙痒痒,但对方早已“套路满满”,投诉无果且差评都能删除。纠纷难搞,买家只有吃哑巴亏。
而回到了光鲜表面上,那些品牌愿意让网购平台上的款式抢市场,是考虑到了细水长流;然而太优质的核心款式往往不会曝光在电商,因为一旦透明,价格体系就崩了。并不是人人配享好东西。在深圳南油这样的高端服装批发市场,好货几乎不出现在网上——靠谱设计压根不给拍照上网,不然分分钟就变成翻版。你搜出来的只可能是尾货,甚至塑料壳子马上原地开裂的灾难级“特供”版。
所以我们常年自以为在比价的时候,实际比较的根本不是同一种商品。一边是实体大佬坚持高质高价战略,要让消费者看到“正版”的魅力;另一边,电商大战中商家靠低价跑量恨不得拦腰砍成本。两者从出手到胃口都完全不搭边。
当有人吐槽“实体店贵得离谱”的时候,别忘了:这里头可包含衣服每一处细节,每笔服务费用,而网店之所以那么便宜,也是因为剔除了所有可能增加成本的东西。简单来说,实体店卖的是可以投资能传代的“资产型衣服”,而网店则是为了能凑数的“消费型货”。
当我们谈消费,就要明白分层需求,还得清楚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所谓“同款”的谎言也许永远拆不完,但认清一点现实:真实感有价,便宜没好货。对吗?
来源:故檐听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