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早就摊牌:若台海战争爆发,中国高价买的设备可能被远程瘫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5 18:00 1

摘要:美国官员私下找荷兰和“台湾官员”聊,担心中国大陆统一台湾后,台积电那些高端光刻机落到大陆手里。

早在2024年就有报道,美国官员私下找荷兰和“台湾官员”聊,担心中国大陆统一台湾后,台积电那些高端光刻机落到大陆手里。

他们直言,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早有准备,能远程把极紫外光刻机给锁死,设备一停摆,维护零件也断供,等于废铁一条。

台湾“科技部长”也公开承认,联网的智能机器在冲突时可以远端关闭。

为什么这么防着?因为台积电包揽全球九成高端芯片代工,苹果、英伟达这些巨头全靠它。 阿斯麦的光刻机是核心,全球就它一家垄断,机器卖出去后还得定期更新软件,没他们的密钥,跑不了几天。

荷兰政府也配合,2024年1月就取消了对华两台旧设备的出口许可。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早前就撺掇欧盟,说中国电动车像带轮子的手机,能远程操控威胁西方安全。 港口起重机也被他们污蔑藏间谍门,动不动就喊远程瘫痪。

说到底,这是他们维护霸权的惯用伎俩,表面贸易自由,骨子里卡脖子。

再看历史,美国卖给伊朗的F-14战机,1979年革命后直接断零件,伊朗空军拆东墙补西墙,好歹撑到两伊战争结束,有些到现在还飞着。升级版是F-35,韩国空军买了,得天天输入美方密钥,不然武器系统锁死。

2024年2月红海事件,德国Hessen号护卫舰误把美军无人机当靶子,发射两枚标准-2导弹,全都哑火坠海。导弹质量没问题,偏偏关键时失灵,调查报告直指软件验证机制可能远程介入。

这些事串起来看,西方出口高科技,从来不留死胡同,专利、软件、供应链,全是他们的紧箍咒。

2024年第一季度,阿斯麦对中国卖了价值154亿人民币的设备,全年中国市场占他们营收36.1%,高达102亿欧元。这些机器运到上海深圳的工厂,本是为产业链添砖加瓦,可一旦台海或南海擦枪走火,美国一施压,荷兰顶不住,远程指令一下,车间就得停摆。

阿斯麦靠美国专利和零件吃饭,台积电也一样,设计、生产线到处是美系组件。

2024年4月,美国还逼荷兰限制阿斯麦对华服务合同,免得我们维护机器。 这不光针对台湾,对大陆企业更狠,买来的机床、光刻机,高价砸进去,战时变摆设,损失谁扛?

阿斯麦2024年对中国出口火爆,Q2、Q3一度占他们一半营收,可美方从不放心。他们担心我们用这些机器追上差距,抢了饭碗。结果卖的时候要钱,急了就锁机。想想伊朗F-14,零件一断,空军技师忙活几年才勉强维持。

F-35给韩国,技术转移卡壳,2015年美方就拒绝对韩F-35部分转让。

2024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还驳回对韩F-35销售的挑战案,强调这是国家交易,不是市场行为。 韩国飞行员起飞前还得等美方密钥,功能全靠美国点头。

红海那次,德国导弹连发两枚失效,北约内部通报直指远程依赖。这些例子摆这,谁还敢全盘信西方?

2024年,我们半导体设备进口依赖高,阿斯麦机器占大头。专利授权一撤,软件一锁,生产线卡死,晶圆堆仓库,订单延误,经济损失上亿。

美方不断升级管制,4月又推荷兰限阿斯麦服务。他们还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电动车威胁论,可比亚迪等企业全链条国产,从锂矿到电池,一条龙解决,西方只能加关税,没辙。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求洋人军舰炮弹,人家中立名义一推,舰队就瘪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反坦克手雷全靠苏联进口,用一颗少一颗,战士们省着炸坦克,不舍得打碉堡。

吃够了亏,在我们党领导下,才有今天产业自主的底气。

​面对这些把戏,我们中国没慌,而是加码自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科技自立自强写进规划,半导体领域投真金白银,成果硬邦邦。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已超30%,2025年预计达50%。中低端芯片全覆盖,高端也在追赶,国产光刻机从28纳米起步,步步逼近。

汽车芯片更猛,工信部定2027年100%自研,2025年已从25%跳到更高。硅基碳化物材料,2024年我们占全球五成产能,本来只5%。AI芯片也自家产,性能虽追美方,但够用。

西方企业自己急眼,阿斯麦CEO早就说过,中国14亿人,早晚攻克光刻机。

他们Q3中国订单占42%,全年营收28.3亿欧元,中国贡献10.2亿。美方想断供,中低端我们不愁,他们高层联名反对,说不卖白不赚。

电动车领域,我们从矿到车全控,出口东南亚欧洲,西方抹黑也没用。粮食自给95%以上,国防工业本土化,外交桌上腰杆硬。

西方霸道惯了,Made in China 2025他们就跳脚,设70%自给目标。我们一步步走,2024年数据中心指令用国产芯片,拒外购。十五五规划2025年10月定调,半导体AI自靠,减出口依赖。

自立不光防风险,还生财路。

参考资料:

台积电放弃4亿美元光刻机背后 成本与技术的博弈 中华网

来源:元衡防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