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潮汕人说闽南话,慢悠悠地聊起来,那还真七成听得懂,尤其饶平那边的人跟福建诏安的人,聊着聊着就像老朋友,语调稍微有点差,但不影响,都能接上话。
潮汕人妈祖祭祀、闽南话都很溜,为啥就是不归福建?
潮汕跟闽南,这个关系吧,说不上近,也说不上远,真是微妙得很。
你知道潮汕人说闽南话,慢悠悠地聊起来,那还真七成听得懂,尤其饶平那边的人跟福建诏安的人,聊着聊着就像老朋友,语调稍微有点差,但不影响,都能接上话。
这不只是语言,祭妈祖流程都差不多,潮汕樟林古港的林家人还叫妈祖“姑母”,说新娘过门第二天还得给妈祖洗脸梳妆,这个习俗直接就能追溯到宋末莆田来的移民。
闽南和潮汕那种拼劲,尤其是“爱拼才会赢”的那种韧劲,也是一脉相承的。
可问题就来了,既然这么像,为什么潮汕从明朝开始就一直归广东管?
不是更应该归福建吗?
我跟你说,这事儿复杂,真不是文化、血缘这些说得清的。
潮汕的“粤属”从秦始皇那会儿起就定基调了。
秦朝时,岭南打下来了,把潮汕划进南海郡,跟广州是一家人。
后来到了东汉,归交州,也还是跟粤地绑一起。
唐朝的时候,武则天搞了个漳州,为了扶持漳州发展,把绥安县,也就是现在云霄和诏安那一带划过去了。
这一下就把潮汕和闽南的行政区划在地理上分开了。
到了明洪武年间,潮州府直接归广东布政使司了,十县划归广东,这个格局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几百年了,硬生生把文化的近感隔开了。
再说地形,潮汕的地形你仔细看,三面全是山,北边凤凰山,东北是犁头岽山,西北直接莲花山脉,跟广东内陆都没法近。
但东南边是海,搞贸易倒是方便得很,跟闽南文化倒是通过海路一直有交流。
换句话说,潮汕从地理上更像是个“单元”,天然有种“自己玩自己的”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这些山虽然把潮汕跟粤地隔开了,但反过来让广东朝廷能更好地控制潮汕,不至于让福建那边伸手过来。
明清的时候潮汕港口重要啊,南澳岛的水师营、汕头港的汛地,广东都得靠这片沿海扼住海防命脉。
要是划给福建,广东的东南海防直接断掉了,朝廷能允许?
这不现实。
经济上更别提了,潮汕的陶瓷、蔗糖,那时候全靠韩江运到广州,再销往海外。
汕头开埠后更离不开广东了,通商口岸的物资集散地,海关、邮政全广东管着呢。
你说这时候再让潮汕归福建,经济网络割裂了,治理成本还高,谁会干这事儿?
来源:奋发有为湖泊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