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每天认识一人,第十天:杨嘉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16:21 1

摘要:杨嘉墀(1919.7.16 - 2006.6.11),江苏吴江人,中国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追忆“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从留美博士到中国航天自动化奠基人

杨嘉墀(1919.7.16 - 2006.6.11),江苏吴江人,中国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他被誉为 “中国航天自动化技术的开拓者” 和 “卫星控制的奠基人”。

· 国内奠基(1937-1941):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打下了坚实的电气工程基础。

· 赴美深造(1947-1949): 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留学,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专攻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

· 崭露头角(留美工作): 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多家顶尖研究和机构(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洛克菲勒研究所)任职,从事生物医学电子、火箭探空等前沿研究,成为当时该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

他本可在美享受优厚待遇,但心系祖国,毅然放弃一切。

杨嘉墀的贡献横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多个领域,其核心成就在于 “自动化控制” 这一关键环节。

1. 为原子弹安上“眼睛”——核试验测量系统

· 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试验用的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为导弹研制提供了数据保障。

· 更为关键的是,他领导团队成功研发了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系统及系列传感器。这套系统如同原子弹的“眼睛”,精准记录了爆炸的各类关键数据,为判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提供了科学依据。

2. 让卫星“稳坐”九天——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 他是 “东方红一号”卫星 总体方案设计的核心成员之一。

· 他提出的 “三轴稳定姿态控制” 方案,确保了卫星在太空中能“稳得住”,始终以正确的姿态运行,并能可靠地展开天线、对准地球播送《东方红》乐曲。这项技术成为此后我国多数应用卫星的标配。

3. 奠定航天测控基石——返回式卫星

· 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他主持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制。返回式卫星对控制精度要求极高,他的团队攻克了再入大气层时的姿态调整和防翻滚等世界级难题,确保了卫星能“出得去,回得来”,为我国遥感技术和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 战略科学家: 他不仅是一线科学家,更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他先后参与并主导制定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中的自动化、航天等领域的发展蓝图,影响深远。

· 荣誉等身: 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获得国际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百年杰出贡献奖”。

· 精神传承: 杨嘉墀先生的一生,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体现。他将毕生所学无私奉献给祖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其功绩与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探索浩瀚星空。

从哈佛实验室到戈壁滩,杨嘉墀用他智慧的头脑,为中国的“两弹一星”装上了最强大脑和灵敏神经。

他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是共和国科技史上永不坠落的星辰。更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来源:七号茶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