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喝水”有门道!浇对叶片肥嫩,浇错直接烂根,你可别瞎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6:07 1

摘要:俗话说,“浇水三年功”,种茼蒿更是如此。这看似普通的农活,里面藏的学问可大了!浇对了水,茼蒿叶片肥嫩,长得欢实;浇错了,直接烂根给你看,整片地的收成都能打水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茼蒿喝水的门道。

俗话说,“浇水三年功”,种茼蒿更是如此。这看似普通的农活,里面藏的学问可大了!浇对了水,茼蒿叶片肥嫩,长得欢实;浇错了,直接烂根给你看,整片地的收成都能打水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茼蒿喝水的门道。

浇水不看黄历,看土壤和天气

很多种植茼蒿的新手总爱问:“茼蒿到底几天浇一次水?”千万别再按天数浇水了! 真正懂行的农民都懂得看土浇水:把手插入土里,如果下面土壤是松软的,说明还不用浇;如果已经发干发硬,就该浇水了。

春秋季节气候温和,一般每周浇一次水就够了。夏季气温高,蒸发快,可以每天浇水。冬季温度低,茼蒿生长缓慢,应减少浇水,大约十天左右补充一次水分即可。

浇水时间也很有讲究。晴朗的上午是最佳浇水时段,这时候浇水,地温和水温相差不大,不会伤害根系,而且浇水后阳光能使水分快速蒸发,避免积水。切记避免在阴天或午后浇水,特别是冬季,必须遵守“三浇三不浇”原则——晴天浇水、阴天不浇,午前浇水、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

苗期浇水,宜少不宜多

茼蒿出苗后的管理尤为关键。一般播种后3-5天就能出苗,此时浇水要格外小心。

苗期应该小水勤浇,一见土干就浇小水。千万别用大水漫灌!幼苗根系弱,大水一冲,不仅容易伤根,还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呼吸。

当茼蒿苗长到5厘米高时,需要间苗一次,把过密的苗疏减,保证苗与苗之间通风透气透光。这时候浇水更要注意,间苗后的茼蒿需要适量水分来恢复,但绝不能过量。

生长旺期,水分要充足

茼蒿长到10厘米高以后,就进入了生长旺盛期。这时候它的“喝水量”会明显增加,需要更多水分来支持快速生长。

正常情况下,保持土壤湿润是最理想的状态。雨水多的时候要做好排水工作,预防积水。茼蒿虽然喜欢湿润,但特别怕涝,积水很容易导致烂根。

尤其是在茼蒿长到8-10片真叶时,需肥水量达到高峰。这个时候如果缺水,茼蒿就会生长缓慢,叶片瘦小,口感变差,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浇错了水,烂根找上门

为什么茼蒿会烂根?说白了就是浇水太多,土壤中的空气被水分挤走,根系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最终导致腐烂。

茼蒿沤根苗枯病是茼蒿常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根部腐烂、叶片萎蔫。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凋萎,根部不发新根,主根呈锈褐色收缩或腐烂,植株极易拔起。

一旦发现茼蒿出现沤根现象,要立即停止浇水,及时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多晒太阳,促进水分蒸发。如果情况严重,可能需要使用恶霉灵+生根剂等药剂进行补救。

不同季节,浇水有区别

冬季气温低,浇水要格外小心。最好选择连续晴天的上午浇水,而且水温要保持10℃以上。有经验的农民会在浇水前提前储水,让水温与地温接近后再浇。

夏季高温期,浇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浇水,以免水温与土温温差过大,对根系造成刺激。

雨季来临前,要提前做好排水准备,确保田间不积水。茼蒿不怕喝水,但讨厌“泡澡”,积水一天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水肥结合,效果加倍

茼蒿浇水与施肥要巧妙结合。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当茼蒿长至10厘米高后追一次速效氮肥。追肥时,可以将肥料溶解在水中,随水冲施。

比如在茼蒿生长旺盛期,可以随水冲施复合肥。这样既能提供水分,又能补充养分,一举两得。但切记,施肥后不能立即大量浇水,否则肥料会随水流失。

记住,浇水看似简单,却是决定茼蒿种植成败的关键一环。掌握了茼蒿的“喝水门道”,你种的茼蒿定能叶片肥嫩,丰收在望!

来源:深度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