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分钟咣当一下,宝鸡擀面皮的热气还没散,我就被甩到咸阳机场T5安检口——这速度,连我妈都没反应过来。
“18分钟咣当一下,宝鸡擀面皮的热气还没散,我就被甩到咸阳机场T5安检口——这速度,连我妈都没反应过来。
”
上周六,我就是这么被高铁复线拎去咸阳的。
上车前在宝鸡南站打包了两份擀面皮,店员顺手塞给我一张VR公交卡,说坐青铜文化专线能边看3D铜马车边啃凉皮,我当时翻白眼:谁稀罕。
结果上车真香,VR眼镜里那尊何尊冲我咧嘴笑,我差点把辣椒油滴人家镜头上。
咸阳段地铁报站突然蹦出一句“美得很”,一车厢外地人齐刷刷抬头,以为广播短路。
我旁边那哥们儿直接开录,配文“陕西话自带防伪标志”。
我憋笑憋到抽筋——就这四个字,咸阳师院的博士们熬夜写了三万字的保护报告,地铁里一秒破功。
T5航站楼里,biangbiang面档口把“biang”字拆成动画,一笔一画蹦到天花板,最后拼成一碗面,排队的人全举着手机等字成形。
我前面那姑娘拍完照小声吐槽:这字比机票还贵。
我顺口接茬:贵也得吃,商标刚注册下来,明年想再吃,得先交地理标志使用费。
她愣了三秒,果断多加了份臊子。
回程我故意绕去岐山,臊子面产业园门口立块大牌子:非遗体验,48元亲手搋面。
我挽袖子进去,阿姨递给我围裙,上面印着“嘹咋咧”仨字,她说这是去年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发的,穿一次就得念一次,不念算白穿。
我边搅臊子边背,旁边北京大爷跟着学,舌头打成中国结,臊子差点糊锅。
高铁返程广播响起“下一站,青铜器博物院”,我嘴里还残留岐山醋的冲劲儿,突然明白:所谓文化,就是被辣椒油辣出眼泪,还愿意再排一次队的贱骨头。
速度把两地拉成了同一口锅,方言、味道、铜锈味儿全被搅成一勺臊子,浇在18分钟的面皮上——烫嘴,也烫心。
来源:开朗柳叶rew8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