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0后连茅台都不碰,黄酒凭什么让他们扫码?”5月15日绍兴,徐明光把这句话甩在T8峰会大屏上,台下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的老总们集体沉默三秒。我坐第三排,听见旁边90后主播小声吐槽:黄酒再不换装,真要在酒桌绝迹了。
“00后连茅台都不碰,黄酒凭什么让他们扫码?”
5月15日绍兴,徐明光把这句话甩在T8峰会大屏上,台下古越龙山、会稽山、金枫的老总们集体沉默三秒。
我坐第三排,听见旁边90后主播小声吐槽:黄酒再不换装,真要在酒桌绝迹了。
老头们以前靠“无酒不成席”把黄酒塞进婚宴、进贡、年夜饭,现在60后喝不动了,80后90后缩成三人小桌,00后直接拎起泡白葡萄酒去露营。
数据更冷:去年天猫低度酒榜前50,黄酒只占两款,还都是蜜桃味气泡装。
会稽山电商总监跟我拼烟时叹气:传统五年陈销量下滑三成,帮女儿调的“黄酒+养乐多”倒在小红书爆火,评论区一水“原来老爸厂里的东西不只能炖肉”。
徐明光给的解法听着像绕口令——“各显神通还要抱团,敬畏祖先还得变脸”。
翻译过来就是:别内斗,先把标准统一,让黄酒不再“又苦又上头”;再把故事讲圆,告诉年轻人这杯是国宴同款,也是露营可带的微醺小甜水;最后用科技把酒精度、糖度、花香都做成可选项,像奶茶一样加料。
塔牌已经在试产“0糖轻泡”小绿瓶,瓶盖一拧“啵”一声,隔壁展台00后小姑娘直接拍照发抖音,配文:古早奶茶出汽水儿了?
政策红包也到位。2021年历史经典产业文件下发,绍兴拿到首批补贴,一条“黄酒+文旅”地铁专列年内开通,车窗就是AR屏幕,扫一扫能看到自己头像印在古越龙山老海报上。
老外也被拉来实验:德国厨师把五年陈加进啤酒鸭,老美调酒师用会稽山代替波本做old fashioned,视频在TikTok冲了400万播放,评论区最高赞:Chinese sake?
但最狠的还是价格锚点。
出口到巴黎的10度桂花气泡黄酒,超市标价9.9欧,旁边意大利微起泡12欧,年轻人顺手就尝鲜。
古越龙山出口部经理醉醺醺透露:国外卖一瓶赚三块,国内卖一瓶赚八毛,可没有外循环,内循环更没底气。
散场时我领到试喝袋,里面三瓶mini装,标注“烧烤搭子”“火锅解辣”“深夜独酌”。
回酒店路上,两个穿Lululemon的小哥蹲在路边撸串,手里正是那瓶“烧烤搭子”,碰杯前喊的不是“干”,而是“cheers,Chinese rice pop”。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新三国演义不是黄酒干掉谁,而是黄酒终于肯走下祠堂,混进人堆,先让陌生人愿意碰杯,再谈千年传承。
杯底最后一口气泡炸开,像极小时候偷喝爷爷温壶的那声“吱”,只不过这回,没人再催我“趁热喝”。
黄酒能不能赢,答案不在博物馆,而在下一个撸串摊、露营椅、直播间里——只要年轻人肯拧开瓶盖,历史就还在呼吸。
来源:优雅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