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泉音系列续—— “传印长老往生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13:31 1

摘要:今天是2025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也是传老往生两周年的日子,我们将续更“林下泉音”,并将往期内容重新发布,继续从传老身上学习优秀的修行品质,既为缅怀传老,同时也希望提供给读者一个“窥斑见豹”的可能——藉由传老经历,而了解佛法和佛教:了解佛教在近现代的

林下泉音系列续—— “传印长老往生了!”

原创 东林寺融媒中心 江西庐山东林寺

按:

今天是2025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也是传老往生两周年的日子,我们将续更“林下泉音”,并将往期内容重新发布,继续从传老身上学习优秀的修行品质,既为缅怀传老,同时也希望提供给读者一个“窥斑见豹”的可能——藉由传老经历,而了解佛法和佛教:了解佛教在近现代的发展,了解僧宝住世的意义,了解大德高僧在艰难岁月中披荆斩棘前行的不易,和对信仰的坚守。

东林祖庭的义工慧青是在2023年3月12日的早上才知道这件事。同寮房的人都在议论纷纷,“传印长老往生了!听说是预知时至。”有人是从东林寺官方公众号上看到的,还有人是从净土苑最新动态中晓了的——因为这件事,13号净土苑临时闭苑。

接下来,东林寺全寺上下——祖庭和净土苑两处,几乎所有人、所有事都主要围绕“缅怀传老”而展开了。慧青也和所有人一样,在忙完堂口工作后,就穿起海清赶往青莲念佛堂,参加念佛追思传印长老的法会。也有人只能抽空参加,但慧青是尽力参加到七天圆满,他感觉自己天天去念佛,“本来是想对传老尽孝心——希望他老人家在极乐世界莲品增上,早日再回来度我们,但实际结果却是得到了传老的加持,能感觉得到。”

教内外各界的唁电在网上“像雪片一样飞来”,这是一直关注着东林寺公众号的另一位东林祖庭义工净荷在那一阵的最大感受。而在“传老往生”这件事所引起的“地震中心”,她最关心的是各方发布的“传老生平”。那几乎是种最朴素的诉求——了解传老。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当代佛门泰斗,莲宗导师,东林寺法主和尚,又尤其是在东林寺净土苑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五年,是以一种“镇寺之宝”一样的亲切意义,陪伴这里的人们,以“每天念佛十万”的平实修行作示范,这样的一位传印长老,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得上这个问题。像净荷自己,以及她所观察到的周围的同修,“大家对传老是一种奇怪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很分裂的感觉——传老嘛,有谁不知道的?可是传老,又是有谁真正知道的?”

入龛仪式,以及在这前后的一切法会,毫无疑问的都是以极其庄严的方式进行。入龛、封龛、起龛、入窑荼毗,全都是由佛教内高僧大德主法。

13日至16日,整整三天,长老灵龛停放在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大雄宝殿前广场,接受佛教四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吊唁瞻拜。慧青所在的堂口也组织大家一起去了,车接车送。当站在吊唁核心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慧青心里感受到的是“震撼”。

在后来他拿给笔者看的当日日记中,可以看到那时“站在翘首观望的大众当中”,他的所思所想:

“我生怕错过这一重大佛门事件中最本质的‘内核’。最终,我闭上眼在心里默默祈祷,求传印长老加持,让我得到最该得到的领悟。在之后的某一刻,我突然就找到了那个‘内核’——作为缅怀者站在这里的意义:瞻仰传老,是为了学习一位了不起的念佛人在成就殊胜净业之后,被深深震撼,然后见贤思齐——‘彼既丈夫我亦耳’。诚然,传老有很多重身份,但是对同样以‘求生净土’为人生目标的我来说,传老的‘念佛人’身份,才最能让我在这一刻,这个瞻礼者的身份下,得到最该得到的那份启示。”

“这么多的人来缅怀,传唱其德业与往生的佳话,又祈求着加持,同时期盼着长老也会像大多数高僧大德一样,在往生后会留下什么‘证据’。什么叫‘大丈夫’?这就是。”

慧青在日记中还写道:“雨下的濛濛然,欲语还休,我的内心却变得明了。这让我在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中都更加专注。跟随众人走到传老法体前跪拜和瞻仰遗容的时候,心愿也更明确:祈求长老加持我也能够精进修行净业,他日自在往生。”

“我其实是在寻找‘缅怀的意义’,结果传老就加持我找到了。”

为传老入窑荼毗的那天,净荷的室友因病,没能去“送长老最后一程”。不过她呆在寮房里,从手机上观看了法会直播的全程,包括师父们抬着长老灵龛一路送至化身窑,念着佛为长老荼毗。

净荷去了,但居士们只能止步于净土苑大雄宝殿广场,没能参加荼毗法会后半部分,她很羡慕师父们能参加到最后。所在堂口的一位沙弥师父安慰她:“我去的时候穿少了,感觉还有些冷呢!”但是师父脸上的灿烂笑容却让这安慰失效。不过净荷倒也如愿以偿,得知了传印长老往生前最后时刻的细节——这算是她这阵子最好奇的一个关注点,但又总是不肯听信“小道消息”,终于在17号这天上午,荼毗法会开始之前,从大安法师的追思致辞当中,她才得到了最为准确可靠的消息:从往生前的三天传老就开始断食,排空身体,一直不忘念佛,直到临终手中还抓着念珠,念着佛的喉咙最后响了一下,就走了。

“这和我从书中读到过的一些往生公案简直一模一样。难怪第一天的报道中是说‘念佛安详往生’。”说到这里她有些兴奋。

但她同时知道,接下来关于传老的大事,就只有一件了:等待开窑。

再之后呢?恐怕这事就终归会淡下去。“想到这个,我就有些悲凉:万一人们忘记了传老呢?”

但无论如何,事情是在走向“收尾”。

据法师的“转达”,传老对大家最后的付嘱是这样的:

传印长老:“就是要强调一句阿弥陀佛啊。”

大安法师:“好。”

传印长老:“要弄明白,唯有阿弥陀佛能救我们,救苦救难呐。万法如梦,唯有一心念佛。”

大安法师:“好,我们会谨记师父的这些话,也把师父的这个开示也要传达出去——万法如梦,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救我们!”

可是在慧青心里,“最后”这个字眼却并没能让他将这件事画上一个句号。恰恰相反,在他的认识中,事情才刚刚开始。

对净荷来说,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始终是这一个——“传印长老是谁?”

这一阵子,除了像她这样的长期义工,还有另外一些人:有人是因年前的冬季佛七而来到东林寺,之后因疫情等原因“滞留”在了这里;也有新来的义工,或者朝礼者,正好赶上“传老的事”。

老义工们在热烈讨论的时候,这些“新人”就在旁边新奇地听着,一点点地“拼”起对传老的认识。

老义工告诉“新人”的说法各不一样:“传印长老啊,是咱们大安法师的师父。”“……长老当过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最后,当所有人,无论老义工还是“新来的”,都发现自己对传老知之甚少的时候,与净荷一样,大家才发现传老实在是太低调了。除了临终预知时至并烧出舍利这些近期的所知,这里也很少有人能说出关于传老再多的事了。

净荷老家的一位居士几个月前才第一次来过东林寺,还想带动老家的念佛人都来依止祖庭念佛。她从遥远的大西北关注着东林寺的公众号,也在净荷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传印长老往生的一系列纪念文。

当这位同修好奇地询问“传印长老是谁”时,净荷想:是告诉她“传老曾是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呢,还是告诉她传印长老与东林寺、与大安法师的因缘呢?

最终净荷告诉她:传印长老是一位影响很大的当代佛门大德,最后五年在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每日念佛十万,预知时至安详往生,而长老生前对念佛人的劝勉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她又把东林寺官方发出的“最后的付嘱”相关图片和视频转发给这位同修。

对方赞叹不已,她很羡慕净荷能够亲历与传老相关的一切法会,无论追思还是瞻礼,还是身处东林寺这片与长老缘分甚深之地。

但净荷知道,所有念佛人最羡慕的,是长老本人——一位我们这个时代念佛人的真实楷模。

2023年3月11日凌晨两点,住在东林祖庭居士楼的乐西被师父找到寮房叫醒,那一刻他还处在迷糊状态。但在之后他就一直加班到了天亮。

当晚被突然叫醒的人远不止乐西一个。半夜十二点时一位师父的寮房门被敲响,大知客通知他赶紧去大佛,有任务。一起同行的是监院师父。到了俶行轩,看到那边的班首师父们都已经在助念了。

乐西被叫醒后匆匆赶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他参与运营的东林寺官方公众号,取消事先预定的第二天推送内容。一整晚,他和小伙伴们的任务是整理传老遗照等相关资料,与已在净土苑的师父远程对话,编辑“讣告”等消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祖庭文宣部主要的几个人,写稿的、排版的、摄影的,全都调过去,在大佛住。“直到老和尚送进窑里,我们才告一段落,回祖庭。”

2023年4月,传老往生七七回向法会在东林祖庭举行。5月,东林寺一行四人飞往辽宁庄河,开始了“寻找传老”的旅程。6月,中国佛学院与东林净土学院分别于北京与庐山举办传印长老追思座谈会。10月,“林下泉音1”栏目首更,记述传老的生平……

2024年3月26日,传老灵骨舍利入塔法会、德业堂揭牌仪式、往生周年纪念会、《石泉音》纪念音乐会在庐山举行……

正如慧青所理解的那样,在传老荼毗、乃至开窑拣舍利,四众又共同聆听了传老最后的付嘱,之后,事情也仍然没有结束。

随着成立“传印长老德业研究会”倡议的发起,研究、了解、纪念、学习传老这件事在东林寺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涉及到的部门和个人有多处。

“认识传老”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注释

[1] “林下泉音”是专门缅怀和讲述传印长老生平德业的一个栏目,2023年10月29日首更,从第一篇《从庐山到庄河——回到最开始的地方》起,历时三个月共发布文章14篇,包括对传老生平个别阶段的讲述、重走长老足迹和人物采访的纪实性文章、对口述历史的整理、对传老诗词等著作的背景解读等。

责任编辑 | 东林寺融媒中心

本期稿源 | “林下泉音”栏目编辑组

来源:工伤律匠:西归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