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得了吧,大家看的哪是黄晓明,明明是那张模糊不清却依然能掀起波澜的“星二代”小脸蛋。这年头,明星离异后,娃的颜值似乎成了丈量双方基因是否“和平分手”的唯一标准,听起来挺扯,但现实就是这么个流量剧本。黄晓明带着小海绵回青岛这事儿,本质上就是一场没有摄像机跟拍,却被无数路人镜头直播的“家庭真人秀”。瞧他那一身夹克配棒球帽的行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刚出道的小鲜肉,哪儿看得出是个奔五的人。这种“年轻感”在娱乐圈里是门必修课,不仅为了上镜,更是为了和儿子站在一起时,不像隔代亲。父子俩站在一块儿,感觉空气里都飘着一股
得了吧,大家看的哪是黄晓明,明明是那张模糊不清却依然能掀起波澜的“星二代”小脸蛋。
这年头,明星离异后,娃的颜值似乎成了丈量双方基因是否“和平分手”的唯一标准,听起来挺扯,但现实就是这么个流量剧本。
黄晓明带着小海绵回青岛这事儿,本质上就是一场没有摄像机跟拍,却被无数路人镜头直播的“家庭真人秀”。
瞧他那一身夹克配棒球帽的行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刚出道的小鲜肉,哪儿看得出是个奔五的人。
这种“年轻感”在娱乐圈里是门必修课,不仅为了上镜,更是为了和儿子站在一起时,不像隔代亲。
父子俩站在一块儿,感觉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哥俩好”的味道,黄晓明身上早就没了那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总味儿,反倒像个被岁月盘了三年的普通爹,话不多,眼神全在儿子身上打转。
有趣的是奶奶,老人家抱着孙子那股亲热劲儿,简直是北方家庭爱的“标准范本”——爱就是得搂着抱着,实实在在的。
哪像现在咱们这些年轻父母,一天到晚琢磨“沟通技巧”“情绪价值”,说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奶奶一个熊抱来得踏实。
这画面其实挺有意思,一边是现代育儿理念武装到牙齿的明星父亲,另一边是传统到骨子里的隔代亲,小海绵就在这两种爱的模式里自由切换,也不知道他心里咋想。
说到育儿,黄晓明和杨颖这对前任算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离了婚,没互撕,没拿孩子当枪使,简直是奇迹。
要知道,在他们这个圈子,分手后体面退场比拿个影帝影后难多了。
你看,杨颖那边被拍到带娃,永远是温柔陪伴;黄晓明这边呢,更是把“朋友式父子”的人设贯彻到底。
什么剧组探班送花,辅导作业耐心讲理,没红过一次脸。
这套操作,简直是“反内卷”育儿的教科书,主打一个情绪稳定,让孩子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但爹永远是那个给你递毛巾而不是在岸上吼你的人。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摆拍吗?
明星的一切都是设计好的。
这话没错,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巧合,全都是精心计算。
但你得承认,黄晓明这场“秀”的段位很高,他没去参加那些吵吵闹闹的亲子综艺,也没天天在社交媒体上晒娃九宫格。
他放出来的,都是些边角料,是狗仔镜头下的模糊侧脸,是路人手机里的偶遇抓拍。
这种“非官方”的真实感,恰恰挠到了观众的痒处,大家就吃这一套。
可转念一想,这事儿的内核又有点悲哀。
小海绵才多大,就已经被动地活在了无数人的期待和评价里。
他的腿长不长,侧脸帅不帅,鼻子挺不挺,这些本该是父母私下里骄傲的小事,现在却成了公众议题,仿佛他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款待上架的“基因盲盒”,等着大家开箱验货。
我们这些看客,一边津津有味地讨论着人家的家事,一边又假惺惺地呼吁“给孩子一点空间”,是不是有点精神分裂?
说到底,黄晓明带娃回青岛,围观的不仅是这对高颜值的父子,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心态。
我们一边渴望窥探明星的私生活,一边又对他们的“不接地气”嗤之以鼻;我们一边批判着消费主义,一边又忍不住对一个孩子的颜值评头论足。
黄晓明可能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好爸爸,可他“明星”的身份,注定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在舆论的放大镜下。
至于小海绵,希望他能像他爹现在这样,学会屏蔽掉外界的杂音,专注自己的剧本。
毕竟,人生的导演终归是自己,别人的镜头,无论是追捧还是质疑,最终也只能是些过眼云烟的背景板罢了。
来源:敏哥要跟拖延症绝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