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叫李梅,在一栋高档写字楼里做保洁。这工作我干了五年,每天凌晨五点上班。下午两点下班,没人知道我的全名。他们都叫我“阿姨”。这栋楼里大多是光鲜的年轻人。他们穿着笔挺的西装,踩着锃亮的皮鞋。手里端着星巴克,谈论着我听不懂的项目。经过我身边时,他们会下意识地避开。
我叫李梅,在一栋高档写字楼里做保洁。
这工作我干了五年,每天凌晨五点上班。
下午两点下班,没人知道我的全名。
他们都叫我“阿姨”。
这栋楼里大多是光鲜的年轻人。
他们穿着笔挺的西装,踩着锃亮的皮鞋。
手里端着星巴克,谈论着我听不懂的项目。
经过我身边时,他们会下意识地避开。
好像我身上的消毒水味会玷污他们的精致。
我负责二十到二十五层的保洁。
最常打交道的是垃圾桶和洗手间。
偶尔会遇到不小心洒掉的咖啡。
或者掉在地上的文件。
我都会默默收拾干净。
上周三,我照常在二十层拖地。
几个年轻人聚在茶水间说笑。
其中一个高个子男生突然说:
“你们发现没,那个保洁阿姨总是戴口罩。”
“是不是长得太丑不敢见人啊?”
其他人哄笑起来。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但我继续低头拖地。
这样的嘲笑我不是第一次听见。
只是年纪大了,听得多了。
也就学会了装作没听见。
其实我戴口罩是有原因的。
三年前,我被查出肺部有问题。
医生说要避免感染,建议我戴口罩工作。
而且保洁接触的灰尘多。
戴口罩也能防护一下。
但我从没跟人解释过。
觉得没必要,也没人在意。
在这些人眼里,我可能就是个背景板。
一个会移动的清洁机器。
那天下午,我在清理总裁办公室外的垃圾桶。
听见两个女员工在聊天。
“新来的总裁明天就到任了。”
“听说很年轻,才三十五岁。”
“是从美国总部调回来的精英。”
我没太在意,继续我的工作。
总裁是谁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
反正我收拾的垃圾桶都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上班了。
今天要特别打扫总裁办公室。
我像往常一样,先擦桌子再拖地。
最后给窗台上的绿植浇水。
这间办公室视野很好。
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天际线。
但我更喜欢窗台上那盆绿萝。
它让我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植物。
九点左右,楼道里突然热闹起来。
我猜是新总裁来了。
赶紧收拾工具准备离开。
不想打扰到重要场合。
就在我推着保洁车出门时。
迎面撞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年轻男子。
他穿着深蓝色西装,身姿挺拔。
正在听旁边的人汇报工作。
我下意识地低下头,想让到一边。
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阿姨?”
我愣住了,抬起头。
看见那张似曾相识的脸。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真的是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周围的人都露出困惑的表情。
包括刚才在茶水间嘲笑我的那个高个子。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脸上的口罩。
心跳得厉害。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您不记得我了吗?”
他上前一步,眼神复杂。
“我是小斌,陈小斌。”
记忆像潮水般涌来。
十五年前,我在一所中学当保洁员。
那时候有个瘦小的男孩。
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他家境不好,父母都外出打工了。
跟着奶奶生活,经常吃不饱饭。
我偶尔会多带一份早餐给他。
或者把儿子穿不下的衣服送给他。
那时候他叫我“李阿姨”。
总是腼腆地接过我给的东西。
小声说“谢谢阿姨”。
有一次他发高烧,奶奶不在家。
是我背着他去的医院。
守了他一整夜。
后来他考上高中,我就再没见过他。
没想到十五年后的今天。
我们会在这种场合重逢。
他成了新上任的总裁。
而我依然是保洁阿姨。
“您怎么在这里工作?”他问。
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
我勉强笑了笑:
“我在这栋楼做保洁五年了。”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尤其是那几个曾经嘲笑过我的人。
脸色变得煞白。
陈小斌沉默了片刻。
然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举动。
他接过我手中的保洁车。
对身后的人说:
“今天的会议推迟一小时。”
他转向我,轻声说:
“李阿姨,我们聊聊。”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
他推着我的保洁车。
和我一起走向了电梯。
电梯里,我们相对无言。
他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感慨。
“阿姨,您一点都没变。”
他说。
我苦笑了一下:
“老了,头发都白了好多。”
他摇摇头:
“不是外貌,是您的眼神。”
“还和当年一样温柔。”
电梯停在了一楼的咖啡厅。
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
给我点了一杯热牛奶。
自己只要了一杯清水。
“阿姨,告诉我您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他说。
“小斌现在有能力帮助您了。”
我看着眼前这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很难把他和当年那个瘦弱的男孩联系起来。
时光真是神奇的东西。
我简单说了这些年的经历。
丈夫因病去世。
儿子在外地上大学。
为了还债,我做起了保洁工作。
他听得很认真。
不时点点头。
眼神里满是心疼。
“阿姨,您知道吗?”
他突然说。
“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他告诉我,那年他发高烧。
如果不是我及时送他去医院。
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后来他考上大学。
一直记得我说过的话:
“读书改变命运”。
靠着奖学金和打工完成学业。
又去美国深造。
“您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份早餐。”
他说。
“更是一种温暖和希望。”
我听着,眼眶湿润了。
从没想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善意。
竟然在别人生命中留下这么深的印记。
“阿姨,我想请您做我的特别助理。”
他认真地说。
“不需要您做什么重活。”
“就是帮我打理一些日常事务。”
我连忙摆手:
“这怎么行?我什么都不懂。”
他笑了:
“您懂的比谁都多。”
“比如怎么善待他人。”
“怎么在困境中保持尊严。”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接完电话,他抱歉地说:
“有个紧急会议要开。”
“阿姨,您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他送我回保洁部。
临走前对我说:
“明天我来找您,告诉我您的决定。”
他离开后,保洁部的同事都围了上来。
七嘴八舌地问我怎么回事。
我不知从何说起。
只能简单说我们以前认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栋楼。
那天下午,我照常工作。
发现很多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从前是漠视,现在是好奇,甚至讨好。
在洗手间,我听见两个女员工议论:
“听说新总裁是李阿姨资助上学的。”
“真的假的?太不可思议了。”
我默默退出洗手间。
不想参与这些讨论。
下班时,人事部经理亲自来找我。
态度格外客气:
“李阿姨,总裁吩咐了。”
“从明天起您调到总裁办工作。”
“薪资是现在的三倍。”
我愣住了。
没想到小斌动作这么快。
经理以为我不满意。
赶紧补充:
“薪资还可以再谈。”
“您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我摇摇头:
“不是薪资的问题。”
“我只是觉得自己胜任不了。”
经理笑着说:
“总裁说了,这个职位非您莫属。”
“请您务必接受。”
回到家,我失眠了。
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像做梦一样不真实。
儿子打来电话。
我简单说了今天的事。
他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
“妈,这是好事啊!”
“您就接受吧。”
但我心里很忐忑。
怕自己做不好。
给小斌丢脸。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公司。
在更衣室换上保洁服。
准备像往常一样开始工作。
保洁主管看见我,惊讶地说:
“李阿姨,您怎么还来这里?”
“人事部不是通知您调岗了吗?”
我笑了笑:
“我想站好最后一班岗。”
推着保洁车走在熟悉的走廊。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五年了,这里的每个角落我都熟悉。
突然要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在二十四层,我遇见了那个高个子男生。
他看见我,表情很不自然。
低着头快步走开了。
我能理解他的尴尬。
毕竟他曾当着我的面嘲笑我。
上午十点,小斌亲自来保洁部找我。
看见我还穿着保洁服。
他愣了一下:
“阿姨,您这是?”
我如实相告:
“小斌,谢谢你的好意。”
“但我还是想留在保洁部。”
他显然很意外:
“为什么?是薪资不满意吗?”
我摇摇头:
“我今年五十八了。”
“再过两年就该退休了。”
“突然换到一个新环境。”
“怕适应不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
“那至少,别再做保洁了。”
“太辛苦了。”
我笑了:
“劳动不分贵贱。”
“这是你小时候我告诉你的。”
“现在我也要这么做。”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
最后叹了口气:
“阿姨,您总是这么固执。”
就在这时,几个员工路过。
看见总裁在保洁部。
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小斌突然提高声音:
“各位,借这个机会我想说几句。”
“这位是李梅阿姨。”
“是我的恩人,也是我们公司的榜样。”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
包括那个高个子男生。
都屏息听着。
“十五年前,我家境贫困。”
“是李阿姨帮助我度过难关。”
“她教会我,尊重每一个人。”
“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
小斌的声音有些哽咽:
“昨天我得知。”
“李阿姨在这栋楼里做保洁。”
“却从未向我求助。”
“甚至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关系。”
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
很多人都露出惭愧的表情。
“今天,我想当着大家的面。”
“正式邀请李阿姨担任公司的道德顾问。”
“负责员工关怀和企业文化建设。”
所有人都看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我看着小斌真诚的眼神。
又看了看周围的同事。
他们中有曾经嘲笑过我的人。
也有默默帮助过我的人。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调动。
更是一个改变偏见的机会。
我缓缓摘下口罩。
露出了完整的脸。
空气中仿佛真的凝固了。
“我接受。”
我说。
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小斌笑了。
周围响起了掌声。
那个高个子男生鼓得最用力。
眼神里满是歉意和敬意。
就这样,我成了公司的道德顾问。
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和员工关怀。
我的办公室就在小斌隔壁。
但我依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
每天清晨,我会先到各楼层转转。
和保洁部的老同事们聊聊天。
看看哪里需要帮忙。
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有一次,我在培训新员工时。
又遇见了那个高个子男生。
他刚刚转正,参加新员工培训。
课间,他特意找到我:
“李顾问,对不起。”
“我以前太不懂事了。”
我给他倒了杯水:
“都过去了。”
“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做。”
他用力点头:
“我会记住您的教导。”
“尊重每一个同事。”
看着他真诚的眼神。
我知道,他是真的明白了。
小斌经常来听我的培训课。
他说我讲的内容最接地气。
最能打动人心。
确实,我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
就是一些日常的小事。
比如怎么体谅保洁阿姨的工作。
怎么帮助新同事适应环境。
怎么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
渐渐地,公司氛围真的在改变。
员工之间更加和睦了。
对保洁人员的态度也明显改善。
有一次,一个保洁员生病了。
好几个部门的员工自发捐款。
看到这些变化,我很欣慰。
也许,这就是我留在这里的意义。
有一天加班晚了。
小斌送我回家。
在车上,他突然说:
“阿姨,谢谢您。”
“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
我看着他被路灯照亮的侧脸。
恍惚间又看见了那个瘦弱的男孩。
“该说谢谢的是我。”
我说。
“你让我看到了。”
“善意真的可以传递。”
车在夜色中平稳行驶。
窗外的霓虹灯一闪而过。
像极了人生的种种际遇。
我想起口罩摘下的那一刻。
空气凝固的瞬间。
那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当我们放下偏见。
真诚面对彼此。
生活总会给我们惊喜。
就像那盆总裁办公室的绿萝。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依然能绽放出最美的绿色。
这就是我想讲的故事。
一个普通保洁阿姨的经历。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
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我看着他真诚的眼神。
又看了看周围的同事。
他们中有曾经嘲笑过我的人。
也有默默帮助过我的人。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调动。
更是一个改变偏见的机会。
我缓缓摘下口罩。
露出了完整的脸。
空气中仿佛真的凝固了。
“我接受。”
我说。
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小斌笑了。
周围响起了掌声。
那个高个子男生鼓得最用力。
眼神里满是歉意和敬意。
就这样,我成了公司的道德顾问。
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和员工关怀。
我的办公室就在小斌隔壁。
但我依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
每天清晨,我会先到各楼层转转。
和保洁部的老同事们聊聊天。
看看哪里需要帮忙。
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有一次,我在培训新员工时。
又遇见了那个高个子男生。
他刚刚转正,参加新员工培训。
课间,他特意找到我:
“李顾问,对不起。”
“我以前太不懂事了。”
我给他倒了杯水:
“都过去了。”
“重要的是以后怎么做。”
他用力点头:
“我会记住您的教导。”
“尊重每一个同事。”
看着他真诚的眼神。
我知道,他是真的明白了。
小斌经常来听我的培训课。
他说我讲的内容最接地气。
最能打动人心。
确实,我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
就是一些日常的小事。
比如怎么体谅保洁阿姨的工作。
怎么帮助新同事适应环境。
怎么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
渐渐地,公司氛围真的在改变。
员工之间更加和睦了。
对保洁人员的态度也明显改善。
有一次,一个保洁员生病了。
好几个部门的员工自发捐款。
看到这些变化,我很欣慰。
也许,这就是我留在这里的意义。
有一天加班晚了。
小斌送我回家。
在车上,他突然说:
“阿姨,谢谢您。”
“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
我看着他被路灯照亮的侧脸。
恍惚间又看见了那个瘦弱的男孩。
“该说谢谢的是我。”
我说。
“你让我看到了。”
“善意真的可以传递。”
车在夜色中平稳行驶。
窗外的霓虹灯一闪而过。
像极了人生的种种际遇。
我想起口罩摘下的那一刻。
空气凝固的瞬间。
那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当我们放下偏见。
真诚面对彼此。
生活总会给我们惊喜。
就像那盆总裁办公室的绿萝。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依然能绽放出最美的绿色。
这就是我想讲的故事。
一个普通保洁阿姨的经历。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
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成为道德顾问的第一个月。
我过得并不轻松。
虽然小斌给我安排了助手。
但我还是觉得压力很大。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
面对几十个年轻的面孔。
我的手心都在冒汗。
这些可都是大学生啊。
我一个高中都没读完的人。
怎么能给他们上课?
但想到小斌期待的眼神。
我还是鼓起勇气开口了。
“大家好,我是李梅。”
“以前是公司的保洁员。”
台下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
“如何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
讲起了在写字楼里的五年。
讲起了那些被忽视的时刻。
也讲起了小斌的故事。
当我讲到那个清晨。
在总裁办公室外的重逢。
我看到有几个女孩在擦眼泪。
课程结束后。
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走过来。
“李阿姨,您讲得真好。”
“我以后一定会更尊重保洁阿姨。”
这样的反馈让我很感动。
也让我慢慢找到了自信。
第二个月,我主动提出。
要参与新员工的面试。
人力资源总监很诧异。
但还是同意了。
面试时,我问的问题很简单。
“如果你看到保洁阿姨在搬重物。”
“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的同事遇到困难。”
“你会主动帮忙吗?”
有些应聘者回答得很流利。
但眼神里透着敷衍。
有些则认真思考后才回答。
我会更看重后一种人。
小斌对我的做法很支持。
他说公司不仅需要能力强的人。
更需要有同理心的人。
有一天面试结束后。
人力资源总监私下对我说:
“李顾问,您的问题虽然简单。”
“但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我笑笑:
“能力可以培养。”
“但心地善良更重要。”
随着时间推移。
我逐渐适应了新角色。
但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
每天还是带饭上班。
穿着简单的衣服。
唯一的变化是。
我不再需要戴口罩了。
医生说我的肺部情况稳定。
只要注意休息就好。
而且现在工作环境好了。
不用再接触那么多灰尘。
保洁部的老同事们。
刚开始有些疏远我。
觉得我“升官”了。
不再是他们中的一员。
我察觉到了这种变化。
于是每天中午。
我还是会去保洁部的休息室吃饭。
和大家一起聊天。
王姐是最先放下芥蒂的。
她是我在保洁部最好的朋友。
有一天她悄悄问我:
“梅子,你现在都是顾问了。”
“怎么还来我们这吃饭?”
我握住她的手:
“什么顾问不清洁工的。”
“咱们不还是老姐妹吗?”
这话传开后。
保洁部的同事们都释然了。
又像以前一样和我相处。
只是现在。
他们会主动和我聊工作中的困难。
我也会尽力帮他们解决。
有一次,保洁员小张的女儿生病。
需要一大笔手术费。
我知道后,立即向小斌汇报。
公司很快发起了募捐。
小斌个人捐了五万。
其他员工也纷纷解囊。
最后筹集的款项。
远远超出了手术需要的费用。
小张感动得直掉眼泪。
在公司大会上。
她哽咽着说:
“我以前总觉得。”
“我们保洁员是隐形人。”
“现在才知道,大家都关心我们。”
这件事后。
公司的凝聚力更强了。
有一次我感冒请假。
竟然收到了十几份问候。
有来自高管的。
也有来自保洁员的。
这让我感觉很温暖。
在这个大家庭里。
每个人都被看见,被关心。
转眼到了年底。
公司要开年会。
小斌让我准备一个发言。
分享这一年的感受。
我紧张得好几天没睡好。
儿子特意从学校打来电话:
“妈,您就按平时说话那样讲。”
“真诚最打动人。”
年会那天。
我穿上儿子给我买的套装。
站在华丽的舞台上。
台下坐着上千名员工。
灯光很刺眼。
我看不清每个人的脸。
但能感受到他们的目光。
“各位同事,晚上好。”
我的声音有点发抖。
“我是李梅,今年五月之前。”
“我还是公司的保洁员。”
会场安静下来。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
“有人问我,从保洁员到顾问。”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想说,职位变了。”
“但我的心没变。”
我讲起了这一年的心路历程。
讲起了大家的改变。
讲起了公司氛围的变化。
“尊重不是施舍。”
“而是发自内心的平等相待。”
“就像陈总经常说的。”
“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
“只有分工不同。”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看到小斌在台下对我点头。
眼神里满是鼓励。
“最后,我想说的是。”
“谢谢每一个善良的你们。”
“是你们让我相信。”
“一个温暖的眼神。”
“一句关心的话语。”
“都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发言结束后。
很多员工来找我合影。
说我讲得比请来的嘉宾还好。
小斌也走过来:
“阿姨,您讲得真好。”
“我都感动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都是真心话。”
年会结束后。
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是保洁部全体同事送的。
一条他们亲手织的围巾。
王姐代表大家说:
“梅子,天冷了。”
“围着它,暖和。”
我接过围巾,眼眶湿润了。
这份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春节前,公司组织体检。
我的肺部情况很好。
医生都说是个奇迹。
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斌。
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太好了,阿姨!”
“这下我彻底放心了。”
除夕那天。
小斌来我家吃年夜饭。
这是他十五年后。
第一次在我家过年。
我包了他最爱吃的韭菜饺子。
他还记得小时候的味道。
一口气吃了三大盘。
“阿姨,您知道吗?”
他放下筷子,认真地说。
“在美国的时候。”
“最想的就是您包的饺子。”
我给他碗里又夹了几个:
“喜欢就多吃点。”
“以后常来。”
他点点头,突然说:
“我找到我奶奶的亲戚了。”
“他们都在外地。”
“以后,您就是我在这个城市最亲的人。”
我心里一暖:
“傻孩子,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窗外,烟花绚烂。
屋里,暖意融融。
年后上班第一天。
我接到一个特殊任务。
代表公司去慰问困难员工。
这是我第一次以公司代表身份外出。
助手小陈陪我一起去。
我们要看望的是一位单亲妈妈。
她在公司做文员。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经济很困难。
见到她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同样是为人母。
同样在困境中挣扎。
我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
只是握着她的手:
“别担心,公司会帮助你的。”
“我们都在你身边。”
回公司的路上。
小陈对我说:
“李顾问,您真厉害。”
“那位同事看到您,眼神都亮了。”
我望着车窗外:
“因为我理解她的难处。”
“我们都经历过困难的时候。”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
我的经历不是负担。
而是帮助他人的财富。
三月,公司迎来一批实习生。
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朝气蓬勃,却也带着些许傲气。
在给他们培训时。
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
让每位实习生跟着保洁员工作半天。
起初,他们很不理解。
有个男生直接提问:
“李顾问,我们是来实习的。”
“为什么要做保洁工作?”
我耐心解释:
“了解公司要从基层开始。”
“而且,劳动最光荣。”
半天体验结束后。
我组织他们分享感受。
一个女生红着眼睛说:
“我以前从没想过。”
“保洁工作这么辛苦。”
“王阿姨每天早上四点就要起床。”
“赶第一班公交车来上班。”
另一个男生说:
“我跟着张大叔清理垃圾。”
“才知道每个垃圾桶都要分类。”
“比想象中复杂多了。”
看到他们的转变。
我很欣慰。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实习结束那天。
那个曾经质疑我的男生。
特意来向我道歉:
“李顾问,对不起。”
“当初我不该质疑您的安排。”
“这半天让我学会了很多。”
我拍拍他的肩膀: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重要的是愿意学习。”
四月,公司要评选年度优秀员工。
我意外地获得了提名。
更意外的是。
我最终当选了。
在颁奖典礼上。
小斌亲自给我颁奖。
他说:
“李梅阿姨不仅工作出色。”
“更重要的是。”
“她改变了我们公司的文化。”
“让这里变得更加温暖。”
我接过奖杯,百感交集。
从被人忽视的保洁阿姨。
到公司的优秀员工。
这一年,像做梦一样。
获奖后,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把奖金全部捐给公司的爱心基金。
用来帮助更多困难员工。
小斌知道后,很是感慨:
“阿姨,您总是这样。”
“处处为别人着想。”
我笑笑:
“能帮到别人,是福气。”
如今,我在这个岗位工作快一年了。
公司来了很多新同事。
他们已经不知道我曾经是保洁员。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
在这里,每个人都学会尊重。
学会关爱。
昨天,我在电梯里遇到一个新员工。
她主动向我问好:
“阿姨您好,我是新来的行政。”
“请问您到几楼?”
我微笑着回答:
“谢谢你,我到二十楼。”
看着她年轻的脸庞。
我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我,还是个戴着口罩。
低头走路的保洁阿姨。
现在,我可以坦然面对每个人。
可以自信地站在讲台上。
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就是我的故事。
一个普通保洁阿姨的蜕变。
没有惊天动地。
却真实而温暖。
就像那盆绿萝。
在合适的土壤里。
终会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我相信。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
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和雨露。成为道德顾问的第二年。
公司规模扩大,新租了三层办公楼。
小斌让我负责新楼层的文化布置。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负责这么大的项目。
新楼层的装修很现代化。
玻璃幕墙,智能灯光。
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想了很久,我决定在每个楼层。
都开辟一个绿植角。
让员工们自己认养植物。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采购绿植那天。
我特意选了和老家院子里一样的。
茉莉、栀子、绿萝、吊兰。
看着这些熟悉的植物。
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光。
新楼层启用那天。
小斌来视察,很是满意。
“阿姨,您这个创意真好。”
“让办公环境更有生机了。”
我指着那些绿植说:
“植物不会说话。”
“但能让人心情变好。”
确实,自从有了绿植角。
员工们休息时都爱去那里坐坐。
浇浇水,说说话。
氛围轻松了很多。
六月,公司来了个重要的客户。
对方是个日本企业代表团。
小斌让我参与接待。
说我最能体现公司文化。
接待前,我特意学了简单的日语问候。
虽然发音不太标准。
但对方很感动,连连称赞。
会谈结束后,日方团长对我说:
“李女士,您让我们看到了。”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精神。”
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
原来,真诚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夏天最热的时候。
公司接了个大项目。
全体员工都要加班。
我看大家辛苦。
就每天熬绿豆汤送到各部门。
起初只是给加班的员工。
后来发展到全公司都在喝。
行政部干脆在茶水间。
常备了一个大电饭锅。
专门用来煮绿豆汤。
这个小细节被客户发现了。
在一次项目总结会上。
客户代表特别提到:
“你们公司的绿豆汤。”
“比什么激励都管用。”
小斌后来告诉我。
这个细节为他们赢得了好感。
最终拿下了那个大项目。
我这才意识到。
原来关怀也是一种竞争力。
八月,儿子放暑假回来。
看到我的变化,他很惊讶。
“妈,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变得好自信。”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
“是因为被需要。”
“被尊重。”
儿子在我公司实习了一个月。
跟着我做员工关怀工作。
结束后,他对我说:
“妈,我终于理解您了。”
“帮助别人真的很快乐。”
听到这话,我很欣慰。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九月,公司五周年庆。
要评选“最美职场人”。
我居然高票当选。
颁奖词里写道:
“李梅女士用她的善良。”
“改变了我们的职场。”
“让冰冷的水泥森林。”
“变成了温暖的家。”
我站在领奖台上。
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
那些曾经陌生的人。
现在都成了家人。
获奖后,我更加忙碌了。
很多企业来取经。
想学习我们的企业文化。
小斌让我负责接待。
分享我们的经验。
第一次面对其他企业的老总。
我紧张得手心出汗。
但想到这都是为了传播善意。
就慢慢平静下来。
我讲得很朴实。
就是公司的日常小事。
没想到反响很好。
有个企业当场邀请我去做培训。
小斌爽快地答应了:
“让更多人受益。”
“这是好事。”
就这样,我开始走出去。
到其他企业分享经验。
每次出去,我都带着公司的绿萝。
作为礼物送给对方。
希望善意能像绿萝一样。
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十月份,我出了一次差。
去北京给一家大企业做培训。
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
培训当天,面对五百多人。
我反而不再紧张了。
因为我知道。
我要说的是最朴素的道理。
做的是最有意义的事。
培训结束后。
那家企业的董事长亲自接待我。
他说:
“李老师,您讲的虽然简单。”
“但句句说到点子上。”
这个称呼让我很不习惯。
我只是个普通的保洁阿姨。
现在居然被人叫做“老师”。
回程的飞机上。
我看着窗外的云海。
想起这一年的变化。
真是感慨万千。
回到家,发现小斌在等我。
他神秘地笑着说:
“阿姨,有个惊喜要给您。”
原来,他把我这一年的经历。
整理成了案例。
提交给了商学院。
被评为年度最佳企业文化案例。
下个月,我要去领奖。
还要在商学院讲课。
听到这个消息。
我第一反应是拒绝:
“我不行的。”
“那是高等学府。”
小斌鼓励我:
“阿姨,您行的。”
“您比很多教授都讲得好。”
儿子也支持我:
“妈,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您一定要去。”
在他们的鼓励下。
我最终接受了这个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
我认真准备讲稿。
小斌帮我修改。
儿子帮我做PPT。
虽然还是很忐忑。
但想到能影响更多人。
就有了勇气。
讲课那天,我特意穿了。
儿子给我买的套装。
小斌亲自送我到学校。
站在商学院的讲台上。
看着台下那些精英面孔。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了: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叫李梅,曾经是个保洁员。”
台下有些骚动。
但我继续平静地讲述。
讲我的经历。
讲公司的改变。
讲善意的力量。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
没有人提前离场。
结束后,很多学生围上来。
问各种问题。
一个女生红着眼睛说:
“李老师,您让我明白了。”
“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
一个男生说:
“我以后创业。”
“一定要像您这样。”
“用善意管理企业。”
这些反馈让我很感动。
原来,真诚真的能打动人心。
讲座结束后。
商学院的院长对我说:
“李女士,我们希望。”
“聘请您做特邀讲师。”
“每年来讲一次课。”
我惊讶得说不出话。
小斌替我回答:
“这是我们的荣幸。”
回家的路上。
小斌比我还高兴:
“阿姨,您看。”
“您的影响越来越大了。”
我望着窗外的车流。
心里充满感恩。
十二月,公司年会。
小斌宣布了一个决定。
要成立“李梅爱心基金”。
专门用于帮助困难员工。
我完全不知情。
听到这个消息。
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
小斌在台上说:
“这个基金以李阿姨命名。”
“是为了铭记她的精神。”
“让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台下掌声雷动。
很多老员工都抹着眼泪。
年会结束后。
王姐拉着我的手说:
“梅子,你真了不起。”
“给我们保洁员争光了。”
我摇摇头: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过年时,小斌又来我家。
还带来了他的女朋友。
一个很文静的女孩。
女孩一见我就说:
“阿姨,小斌经常提起您。”
“说您是他的第二个母亲。”
我高兴地准备了一大桌菜。
看着他们恩爱的样子。
心里暖暖的。
饭后,小斌郑重地对我说:
“阿姨,我们打算结婚了。”
“想请您做证婚人。”
我又惊又喜:
“这怎么行?我什么都不懂。”
女孩笑着说:
“阿姨,您是最合适的人选。”
“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小斌。”
我最终答应了。
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
开春后,我开始筹备婚礼。
虽然请了婚庆公司。
但我还是想亲力亲为。
我帮着选场地,定菜单。
每个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就像自己儿子结婚一样。
婚礼前一周。
小斌的生母从外地赶来了。
知道我的存在后。
她特意来感谢我:
“李姐,谢谢你照顾小斌。”
“你把他教育得很好。”
我们相谈甚欢。
约定以后常来往。
婚礼那天,我穿上礼服。
作为证婚人站在台上。
看着帅气的新郎。
美丽的新娘。
心里满是幸福。
证婚词是我自己写的。
很简单,但很真诚:
“希望你们互敬互爱。”
“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说完,台下掌声如雷。
小斌的眼眶都红了。
婚礼结束后。
小斌抱着我说:
“阿姨,谢谢您。”
“您永远是我的亲人。”
我拍拍他的背:
“傻孩子,好好过日子。”
“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但总有小惊喜。
四月,我收到一封信。
是那个曾经嘲笑我的高个子男生写的。
他现在已经升职了。
信里写道:
“李顾问,谢谢您没有记恨我。”
“您的宽容改变了我。”
“让我学会了尊重每个人。”
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包种子。
是他老家特产的花种。
我把种子种在公司的绿植角。
现在已经开始发芽了。
五月,公司组织体检。
我的各项指标都正常。
连医生都说我越活越年轻了。
确实,心态好了。
整个人都轻松了。
现在,我每天都很充实。
上午处理公司事务。
下午去各部门转转。
和员工聊聊天。
了解他们的困难。
公司新来的年轻人。
都叫我“李妈妈”。
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我说。
我也乐于倾听。
用自己的经历开导他们。
有一次,一个女孩失恋了。
躲在楼梯间哭。
我陪她坐了一下午。
给她讲我年轻时的故事。
后来女孩走出阴影。
工作特别努力。
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员工。
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六月份,商学院又邀请我去讲课。
这次我更加从容了。
还带了公司的几个案例。
讲完后,有个教授对我说:
“李女士,您创造了。”
“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叫做‘善意管理’。”
这个提法很新鲜。
但我很喜欢。
是啊,管理不就应该这样吗?
用善意激发善意。
用温暖传递温暖。
现在,我依然每天早起。
到公司第一件事。
就是去看那些绿植。
给它们浇浇水,说说话。
看着它们茁壮成长。
就像看到公司的每个人。
都在善意中变得更好。
小斌经常说:
“阿姨,您就是公司的灵魂。”
我说:
“不,每个人都是灵魂。”
“只是需要被唤醒。”
上周,我们开了个特别会议。
讨论如何把“善意管理”推广出去。
让更多企业受益。
我提议成立一个工作室。
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
这个提议得到了全票通过。
工作室就以我的名字命名。
“李梅工作室”。
虽然我觉得不太合适。
但大家都很坚持。
明天工作室就要正式挂牌了。
我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儿子特意请假回来。
说要参加挂牌仪式。
小斌也推掉了重要会议。
说要亲自为我揭牌。
今晚,我坐在书桌前。
写下这些文字。
记录这一年多的心路历程。
从被人嘲笑的保洁阿姨。
到受人尊敬的企业顾问。
这一路走来。
有辛酸,有泪水。
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我想起口罩摘下的那一刻。
空气凝固的瞬间。
那不是结束。
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现在,我不再戴口罩了。
不是因为肺部痊愈。
而是因为。
在这个充满善意的地方。
我不再需要任何伪装。
可以坦然做自己。
可以用真诚面对每个人。
这就是我的故事。
一个普通人的不平凡经历。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
但足够温暖,足够真实。
就像那盆绿萝。
在不起眼的角落。
默默生长。
最终绿荫满室。
我相信。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可能。
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
和恰到好处的雨露。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我将继续我的旅程。
用善意温暖更多人。
让世界因我而有一点不同。
这就是我的使命。
也是我最大的幸福。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