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河酷娱把老板挤走再把销冠挤走#的话题近期刷屏文娱圈,这家曾孵化出顶流小花赵露思与爆款综艺《火星情报局》的公司,如今深陷“逐才失根”的舆论漩涡。从创始人被迫离场到核心艺人决绝出走,再到五家投资方集体退股,银河酷娱的断崖式下滑,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兴衰史,更折射出
#银河酷娱把老板挤走再把销冠挤走#的话题近期刷屏文娱圈,这家曾孵化出顶流小花赵露思与爆款综艺《火星情报局》的公司,如今深陷“逐才失根”的舆论漩涡。从创始人被迫离场到核心艺人决绝出走,再到五家投资方集体退股,银河酷娱的断崖式下滑,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兴衰史,更折射出娱乐圈资本与人才博弈的残酷真相。
时间回到2015年,银河酷娱在创始人李炜的带领下横空出世,凭借敏锐的内容嗅觉打造出《火星情报局》这一现象级网综。第一季9亿播放量的成绩让其与《奇葩说》《吐槽大会》并称“网综三巨头”,单季广告收入破亿,2017年更是斩获超2亿元融资,估值一度达到5.58亿,成为业内炙手可热的造星工厂。彼时的银河酷娱,一边靠综艺IP站稳脚跟,一边签约17岁的赵露思,为后续影视转型埋下伏笔。
转折发生在2023年,创始人李炜疑似遭到内部高层排挤,最终无奈退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作为定调公司发展方向的“掌舵人”,他的离场如同抽走了企业的精神支柱,原本清晰的战略布局开始模糊。更致命的是,公司随后与核心艺人赵露思的矛盾彻底爆发。这位从综艺新人成长为95后顶流的女星,凭借《传闻中的陈芊芊》《星汉灿烂》等爆款剧,一人撑起公司八成营收,是名副其实的“销冠”。但据爆料,公司不仅长期安排高强度工作,忽视其抑郁焦虑的健康问题,还被指滑走工作室205万元、剥夺运营权,甚至以“封杀”相威胁。
即便合约签到2030年,赵露思最终还是选择决裂,成立个人工作室并签约阿里系虎鲸文娱,带走了核心流量与商业资源。这场“挤走销冠”的操作,成为压垮银河酷娱的最后一根稻草。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11月,上海云锋新呈、北京创时信和科技等五家投资机构集体退出股东行列,原有董事纷纷卸任,北京大鱼快乐文化传媒持股飙升至48%,公司原有运营体系彻底瓦解,沦为单一主体控股的空壳。如今的银河酷娱办公场地人去楼空,多部影视项目搁浅,资金链断裂导致数亿元债务违约,员工更是被曝工资拖欠数月。
回顾其兴衰轨迹,银河酷娱的陨落早已埋下伏笔。早年依赖优酷投资的合作模式,让公司在平台博弈中失去部分自主权,2020年阿里影业拟收购60%股权的计划终止后,其资金链便暗藏隐忧。在综艺IP疲软后转向影视领域,但除了赵露思主演的作品外,《一不小心捡到爱》等剧集口碑惨淡,其他签约艺人始终不温不火,未能形成人才梯队。更致命的是,公司在核心资源的维系上尽显短视:对创始人缺乏尊重,导致战略失焦;对顶流艺人过度压榨,忽视身心健康与合理诉求,最终酿成“双失”局面。
网友的讨论一针见血:“把掌舵人和摇钱树都赶走,相当于裁员裁到大动脉”“资本只看重短期利益,却忘了人才才是公司的根基”。有人惋惜曾经的网综黑马就此落寞,有人感慨赵露思“逃离苦海”的决绝,更多人则从银河酷娱的案例中看到行业通病——当资本话语权凌驾于人才价值之上,当短期流量取代长期布局,再辉煌的成绩也只是空中楼阁。
其实,娱乐圈从不缺昙花一现的公司,却少有能长久立足的企业。银河酷娱的悲剧证明,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资本堆砌的估值,而是对创始人战略的坚守,对核心人才的尊重与培养。如今,赵露思在新平台持续发力,创始人李炜也仍获业内认可,唯有曾经的造星工厂陷入绝境。
这场兴衰沉浮如同行业警示录:人才是文娱产业的核心生产力,无论是创始人的远见卓识,还是艺人的专业价值,都值得被善待。当“挤走老板”“挤走销冠”成为标签,最终只会让公司失去生存的根基。银河酷娱的故事或许即将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不会过时——在流量喧嚣的娱乐圈,唯有守住“以人为本”的底线,才能在浪潮中行稳致远。
来源:自信比利2g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