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做前沿阵地的法治守护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3:18 5

摘要: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广阔天地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八十八团司法所设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辖区内,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境内、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缘。团场三面环山,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广阔天地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八十八团司法所设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辖区内,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境内、天山西段北麓、准噶尔盆地西缘。团场三面环山,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是由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九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级边境团场,全团共5000余名职工群众。作为这片土地上的法治守护者,八十八团司法所始终坚守在基层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每一项任务都承载着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每一个行动都诠释着司法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

2025年2月12日,八十八团司法所工作人员解答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王敏 摄)

人民调解过程中的“润滑剂”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其目的并不仅是“和稀泥”,即简单地让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个可能并不完全满意的妥协,而是更像一种“润滑剂”。八十八团司法所统筹协调着全团1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有8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

司法所干警和人民调解员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无论是邻里矛盾、家庭纠纷,还是劳动纠纷、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员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他们均会耐心倾听、细致分析,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他们的工作,让许多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得到有效化解,为群众排忧解难,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2024年8月底,萨某与父母来到八十八团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萨某是一名大学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暑假期间打工送外卖,但在送外卖途中经过樊某的工地时,由于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未做防护措施,致使萨某被工地电线刮倒,造成颈部及面部软组织损伤,虽然经过治疗伤口已无恙,颈部的勒痕却很明显,萨某的父母要带儿子去乌鲁木齐做激光祛疤手术,双方当事人因赔偿金额产生矛盾。调解员多次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希望双方能到司法所面谈。通过调解员的牵线搭桥,双方当事人终于在10月中旬见面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恢复,萨某颈部的疤痕明显好转,在调解员的规劝下,萨某的父母也不再坚持带儿子去乌鲁木齐做激光祛疤手术。随后调解员就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法律法规和赔偿金额作出合理的分析,充分发挥调解职能,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和协调,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近三年来,八十八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连队(社区)、妇联等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00余件,涉案标的额438.03万元。

帮助“两类人员”迷途知返的“引路人”

“两类人员”管理工作,是司法所的重要职责之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人性化执法,是一种以心换心的工作。“两类人员”的监管帮教,就是要打破他们心里面的那面墙,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融入社会,适应环境。八十八团司法所始终坚持将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同步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做到监督与教育同步,管理和帮扶同频。

司法所认真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档案,成立安置帮教小组,每季度联合辖区各社区综治专干,开展季度走访、电话回访工作,与其亲属见面,共同做好管控帮教工作。同时,严格管控“两类人员”,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动,保障辖区稳定。对于刑满释放后无固定住所、稳定工作的人员,联合多部门提供暂时性住所、提供临时救助,进行过渡期安置。近三年来,对安置帮教对象采取实地走访和电话走访达300余次。

2025年2月16日,八十八团司法所普法宣传员利用团场赶集日,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王敏 摄)

用法治宣传点亮基层法治的“明灯”

普法宣传是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八十八团司法所干警和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通过入户、前往连队(社区)、学校,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法治大培训、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群众了解法律、认识法律、遵守法律,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近三年来,八十八团司法所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讲座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司法所还创新宣传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法治短视频、图文解读,让法治宣传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大量群众关注。

2025年2月28日,八十八团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认真调解矛盾纠纷(王敏 摄)

基层依法治理的“助推器”

司法所不仅是化解矛盾的“润滑剂”,更是基层依法治理的“助推器”。八十八团司法所积极协助团场依法行政,推行“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工作模式,切实履行好协助团场统筹协调法治建设、协助连队、社区处理法律事务、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的职能,为团场、连队、社区重大决策、重要合同提供法律意见,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司法所还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多部门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

近三年来,司法所为团场提供法律意见书30余条,参与化解重大矛盾纠纷8起,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2024年12月30日,八十八团司法所开展2025年度八十八团大冬训民兵工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图为八十八团司法所所长梁鑫龙现场讲解宣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王敏 摄)

群众身边的“法律管家”

“多亏司法所的‘法治体检’,及时帮我们指出了在用工合同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助力企业发展的温度和力度。”八十八团司法所在团辖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时,发现其在用工管理上存在一定法律风险,法律服务团当场予以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事后,该企业负责人连声对法律服务团表示感谢。

这样的法律服务是八十八团司法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新举措的生动体现,司法所将法治体检、法律服务和矛盾化解工作送到团场、连队、社区和田间地头,针对团场职工群众日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合同签订、劳动争议、损害赔偿等问题,开通“绿色通道”,设立“便民专窗”,提供“点单式”、“贴近式”法律服务。对于困难群众,司法所积极协调法律援助机构,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为企业和职工群众撑腰鼓劲,为八十八团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近三年来,司法所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暖与力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司法局八十八团司法所 侯宝成 王敏)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4月下(总第200期) 法治实践栏目】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