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绵羊鼻疽,一种可能致命且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形态的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内脏,特别是肺部、肝脏及脾脏,会形成脓肿。此病在临床上及剖检后的表现,与马鼻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绵羊鼻疽,一种可能致命且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形态的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内脏,特别是肺部、肝脏及脾脏,会形成脓肿。此病在临床上及剖检后的表现,与马鼻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绵羊是此病的主要受害者,山羊虽少受波及,但其他家畜感染的情况亦有记录。而在野生动物中,野鼠的感染率最高,人类亦存在感染风险。实验显示,豚鼠、家兔及大鼠对引发此病的类鼻疽假单孢菌尤为敏感。
关于绵羊鼻疽的传播:
病畜,特别是病程漫长的啮齿类动物,是疾病的主要传播者。它们通过粪便释放病原体,进而污染饲料、牧草及水源。消化道及皮肤创伤是主要的感染途径,而跳蚤和蚊子也被证实能传播此病。
绵羊鼻疽的症状表现:
在自然情况下,病羊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及跛行等症状,身体逐渐消瘦,病程可持续数周。而在实验条件下感染的羊,体温会急剧升高,眼、鼻腔分泌物增多。部分动物还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如步态异常、头部偏斜、旋转运动、眼球震颤及轻度强直性痉挛。若通过肌肉、静脉或鼻腔接种,动物可能在8至9天内死亡。
绵羊鼻疽的病理剖检结果:
肺脓肿是此病的主要病变,部分病例的肝、肾、脾亦可能出现脓肿。肺脓肿的包膜厚实,内含浓稠的绿色或黄绿色脓液,其周围环绕着肺炎区域。关节处亦可能发现化脓性病灶。
绵羊鼻疽的诊断方法:
除了依据症状和病变进行诊断外,还可进行细菌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步骤包括:使用10%鲜血琼脂或麦康凯琼脂分离类鼻疽假单孢菌;观察其活跃的运动能力;进行明胶液化试验;以及腹腔感染豚鼠后,观察豚鼠死亡后肝、肺、脾、网膜及肾脏的脓肿情况。
绵羊鼻疽的防治策略: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此病,因此主要预防措施包括灭鼠、清除病畜及保持羊群卫生。值得注意的是,类鼻疽假单孢菌对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及多黏菌素治疗无效。然而,体外试验显示土霉素、新生霉素及磺胺嘧啶具有治疗潜力,其中土霉素效果最佳,可考虑用于绵羊鼻疽的治疗。
来源:海量说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