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回收的旧衣服都去哪里了,老板不小心说漏嘴,看完你还愿意捐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5 05:12 1

摘要:广州那35吨没消毒的旧衣刚被拉走,仓库铁门还留着封条,拼多多上同款9块9的“外贸尾单”链接就悄悄下架,页面只剩一句“商品已售罄”。

广州那35吨没消毒的旧衣刚被拉走,仓库铁门还留着封条,拼多多上同款9块9的“外贸尾单”链接就悄悄下架,页面只剩一句“商品已售罄”。

数字跳动的瞬间,两千万元的流水已经分完,留下的是买的人、卖的人、捐的人,全在屏幕后面愣住:原来自己扔掉的旧T恤,真能变成别人的“新衣服”。

海关去年把东非的关税提到3.5美元一公斤,等于在旧衣出口脖子上勒了一根绳,肯尼亚港口仓库里堆到顶的中国货瞬间掉价。

商人不会等死,货柜掉头北上,哈萨克斯坦的荒滩成了新卸货点,43%的增量就是这么来的。

关税涨一次,地图上的红线就挪一次,哪里便宜往哪里钻,和买菜大妈挑下午打折的青菜一个逻辑,只不过他们用的是万吨货轮。

抖音九月给二手衣服打标签,要求消毒证明,平台一个月下架1.2万件,听着很多,可架不住每天新上传三万件。32%卫生不达标的意思是:你半夜刷到的“古着孤品”,三件里就有一件带着前主人的汗味、皮屑、甚至药渍。

平台不是警察,只能事后打板子,链接下架商家再开新店,七天又是一条好汉,成本几乎为零。

民政部整治137家违规企业,名单贴在“慈善中国”网上,可点开一看,很多公司注册名只差一个字,法人换汤不换药。

取缔一家,隔壁写字楼新注册两家,注册成本一千块,罚款最高五万,比起一年几百万的利润,罚完还能笑。

真正做公益的89家机构被淹没在几千个回收箱里,居民走到楼下,根本分不清绿色箱子是正规军还是割韭菜的。

浙江那套“物理法再生纤维”过了验收,能把旧衣做成保温板,听着高大上,可一吨旧衣给企业的补贴是180元,运费却要200元,账一算就明白:技术再先进,也顶不住亏本。

双十一某品牌拿旧衣换积分,两百吨听着震撼,可平均到全国,一天不到六吨,和每天扔掉的四万吨比,就是往长江里倒了一桶矿泉水,声音大,水花小。

广州那35吨货怎么流进城中村夜市?

流程简单到离谱:回收站不收消毒费,小作坊用洗衣机加廉价漂白粉转十分钟,脱水烘干,熨斗一烫,塑料套一封,9块9包邮。

成本2块3,毛利7块6,比卖白米饭还赚。

拼多多店铺只要交两千保证金,图片盗用旗舰店,详情页写“外贸尾单”,系统推流只看点击,不管来路,货就这样飞进千万家。

H&M、优衣库门店的旧衣回收箱确实透明,可他们只收自家品牌,而且必须单件八成新,稍有破损就扔进工业回收通道,最终归宿也是保温板或填充物,想当爱心衣服送山区,基本没戏。

想捐,得先查“慈善中国”备案号,再查“绿蜜蜂”小程序,看最近正规点在哪,很多人第一步就嫌麻烦,箱子一扔图省事,等于把衣服亲手送进灰色产业链。

剪毁再扔听起来粗暴,却是目前最管用的办法:把领口、袖口剪掉,面料成碎片,小作坊没法再翻新,只能进再生厂。

上海、深圳试点旧衣专项分类,小区垃圾桶加了一个“纺织品”口,可大部分城市还没跟上,剪碎后只能混进可回收箱,能到再生厂的概率不到三成,其余还是焚烧或填埋,但至少堵住了回流市场的路。

有人算过,如果全国每人每年少买一件新衣服,二手市场就能直接萎缩一半,可直播间的“古着”链接依旧一秒抢光。

关税、平台规则、整治行动,全是事后补丁,只要有人贪便宜,链条就断不了。

广州案那两千万元,买家多数是学生和打工族,他们不知道9块9的衣服来自垃圾堆吗?

知道,但“便宜”两个字盖过了所有风险。

旧衣问题最后卡在两个字:成本。

正规消毒加运输,一件T恤成本4块,小作坊2毛,市场用钱包投票,永远选便宜的。

政策可以补贴、可以罚款,可补贴到不了每件衣服,罚款压不住暴利。

真正能让货柜停下来的,只有买家点取消的那一刻,可那一刻最难。

广州仓库的封条明天就会被撕掉,新货柜已经在往哈萨克斯坦开,抖音直播间里“孤品古着”依旧闪着黄光。

你衣柜里那几件准备扔的衣服,现在决定它们命运的不是政策,不是技术,是你肯不肯多花十秒钟剪碎,或者愿不愿意在“慈善中国”里查一下编号。

便宜和麻烦,哪个更让你难受?

这个问题不回答,下一批35吨旧衣,很快就会穿在我们身上。

来源:生活小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