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堂(320):不为发表,方为“大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9 09:21 2

摘要:为发表,只为发表,不为发表。境界应有不同!自我对照,我应该没有经历第二个阶段,所以自己也一直不够“优秀”。我可能不排斥功利,就是自己做不到功利,更喜欢水到渠成的感觉。

为发表,只为发表,不为发表。境界应有不同!自我对照,我应该没有经历第二个阶段,所以自己也一直不够“优秀”。我可能不排斥功利,就是自己做不到功利,更喜欢水到渠成的感觉。

虽只是小学老师,写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论文。但论文发表,我也曾在意。为了什么?因为有想法要示人,告诉别人,让别人看到、听到。因为人生需要读者、专家、观众,因为身边有同道,远方有朋友。只是现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如果有想法、有点子、有成果、有经验、有提醒,要分享、要传播,要告之,哪怕是要宣传,已不一定需要传统期刊与杂志吗?十几年前,我也开始逛BBS,也做过斑主,后来还经营过博客,现在还赶时髦地玩起了“自媒体”。实事求是,手机时代,网络时代,现在很多纸媒期刊专业杂志,除了作者关注,哪有多少读者浏览;除了包销收费,哪有多少订阅。你发表的文章,可能你自己都不想拿起杂志再读一遍。或者说一年里你能拿出来读的杂志,可能也就是有你文章的那一期。

那为什么中小学老师还要追求文章发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目标管理,拔尖人物评比,都有硬性指标。当前可能没有一个行业,会有教育系统这样重视论文的撰写,有这样多的“专业”期刊存在。数十年的经营,老师专业成长已经完成了闭环式结构设计,其中论文撰写始终处于关键地位。如果将“论文”这一元素抽离,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大概率会崩盘。坊间一直传说要弱化“论文发表”,可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大家想要进步,还是得“只为发表”。不能发表绝不收手,只为发表多多出手。找枪手,走捷径,套近乎,拉关系,买版面。不少纸质期刊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满足“需要发表、只为发表”这样的“市场需求”。

有兄弟或朋友,见面经常感叹发表文章很难。我好像也说过这些:“你现在已经不是副职,是一校之长。有舞台,有时空,最重要的是做事,能带着思想去做事当然是最好。”“先做起来,哪怕是凭着直觉去做,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不要总想着提炼与总结,总想着发表论文。”“没有实践,没有过程,没有现场,想得再好有什么用?教育的目的是学生发展,教育实践的目的是好好地服务学生。相较于学生发展,校长的论文发表真的不重要。”“不要热衷纸上谈兵,学校管理实践,课堂教学现场才是关键,哪怕问题多多,困难不少,才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所以你需要的不是帮你写论文的专家,而是辅助你管理学校,创新实践的朋友。”“要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你做事了,坚持做事了,积淀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变了,教师变了,学校变了,哪怕自己不会解读,别人也会来学习。事不好好地去做,自吹自擂没有意思。”“现在的学校教育,缺少的是实干、能干、敢干,坚持为学生,坚持做内涵的好校长,而不是能发表论文的文学创作者、文字表达者,概念创造者。”

回顾身边,畅想明天,不少“大家”已“不为发表”。不想蹭热度,这里也就不点名举例了。此“大家”,非彼大家,是真正有思想、在思考、勤作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思想更重要,实践更关键。不为发表,但有思考,很多话说。一是只为现场讲学,你想学就走进他的“课堂”;二是只为广泛传播,你想学就点开他的“主页”。以诚待人,情怀至上。他们可能也会出专著,他们可能不会拒绝约稿,但他们更在意的立言与立功的统一,在意的是立德与立言的和谐。

不为发表,现场随时可以预约;不为发表,主页时时都在更新。这才是大家!你我皆凡人!

来源:小才智讲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