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聚力“有风大理”!大理市民宿妇联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21:01 1

摘要:针对民宿从业者分散、需求多元的特点,组织民宿女性参与“巾帼大讲堂”,选树“巾帼美好推荐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带动超2万余人参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为大理文化传播、旅居建设、城市活力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巾帼力量。…

在“有风的地方”大理,清风拂过民宿庭院,也吹活了新兴领域妇联组织的建设热潮。作为云贵高原上的文旅明珠,大理市坐拥苍山洱海的生态禀赋和“文献名邦”的历史文化底蕴,民宿产业蓬勃兴起,成为连接农文旅发展的关键纽带,串联起女性力量、文旅资源与乡村振兴,有力推动大理民宿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成为大理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

党建引“风”

让民宿妇联扎根有魂

将民宿行业妇联组织建设与基层党建同谋划、同推进,以红色引擎激活巾帼动能。出台专项工作意见,制定民宿妇联成立标准模板,通过“实时指导+跟踪统计”,推动民宿妇联组织规范有序组建。针对民宿从业者分散、需求多元的特点,组织民宿女性参与“巾帼大讲堂”,选树“巾帼美好推荐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带动超2万余人参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为大理文化传播、旅居建设、城市活力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巾帼力量。同时,将民宿妇联负责人纳入全市妇联骨干培训,提升其服务游客、带动乡邻、助力发展的综合能力,让党建引领成为民宿妇联扎根成长的坚实根基。

组织联“风”

让民宿妇联覆盖有形

以民宿行业为突破口,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单独创建”的多元组建模式,让妇联网络遍布大理的街巷村落。大理市现有妇联组织805个,其中新兴领域妇联组织572个,覆盖群体3727个。针对大理旅居特色鲜明、民宿集群发展的特点,成立大理市客栈协会妇联,覆盖1200余家民宿客栈;按照乡镇(街道)属地管理原则,推进区域联建42家,辐射525家;支持规模较大、条件成熟的优质民宿单独组建妇联20家,形成“点面结合、全域覆盖”的民宿妇联组织体系。通过织密妇联组织网络,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民宿女主人、女从业者凝聚起来,让妇联组织成为民宿行业互联互通、抱团发展的“温暖娘家”。

赋能兴“风”

让民宿妇联聚势有效

以民宿妇联为纽带,精准对接农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搭建就业创业、资源对接、技能提升平台,让巾帼力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依托民宿妇联整合资源,联动电商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等,推动民宿与本地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深度绑定,让扎染、银饰、核桃等特色产品通过民宿走向游客,实现“住民宿、购特产、品文化”的消费闭环。大理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大理蓝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妇联与周边景点、商圈、民宿妇联联动,为3000余名乡村妇女提供扎染技能培训,带动兼职就业4000余人次,年营业额达800多万元,让“指尖技艺”变身“指尖经济”。发起“花期无限”公益项目,在双廊镇、银桥镇开展妇女技能提升培训班2期,精准对接民宿客栈行业需求,实现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双赢。

典型树“风”

民宿妇联绘就新图景

联合大理市委组织部、大理市文旅局命名“美家美宿”43家,“美宿金花”45人。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银桥镇磻溪村有722家民宿、380家餐饮店,为女性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1万元左右。海东镇文笔村与石头村探索“旅居+艺术创作”,吸引29名艺术家落户,建成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创作基地、中联民族教育研究院创作基地等,形成“文笔创作、石头定居”模式,带动石头村200余名妇女年增收1万余元。双廊农民画社妇联作为“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10余位平均年龄60多岁的白族妇女通过绘画创作,衍生出多个文旅IP,带动周边消费增长,让乡村文化走向全国。大理市结缘首饰作为“苍洱巾帼电商示范基地”,带动800余名妇女掌握彝绣技艺,通过“大理结绣门”“云岭最美嫁衣”等本土品牌将产品远销海外,吸引1万多名游客走进吊草村,其“非遗+文旅+乡村振兴”模式被央视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大理示范样板。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市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妇联组织建设为抓手,在扩面覆盖中织密服务网络,在赋能提质中激活巾帼动能。让“有风的地方”,既有诗与远方的文旅魅力,更有妇联护航、巾帼担当的坚实力量,持续书写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新篇。

供稿丨大理市妇联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