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上去像培养人才,听进去却像“窗口”:以交流、培训之名,套取年轻编剧的新点子与故事种子,连“骗剧本”三字都被明说
赵露思砸出近九位数赎回自由身的同时,“录音门”把一些大人物的创意掠夺与冷嘲热讽曝了个底朝天
权力越集中,越容易压低别人底线,这才是近几年娱乐产业最扎人的痛点
舞台下的规则不只脏,更细密
谁分发资源,谁能决定谁说话,谁沉默
这不是一句“塌房”能概括的复杂
“录音门”先把火点起来
爆料人古二放出多段秘密录音,王家卫与同行们谈论要搞“夏令营”和“大师班”
听上去像培养人才,听进去却像“窗口”:以交流、培训之名,套取年轻编剧的新点子与故事种子,连“骗剧本”三字都被明说
名字被牵扯的并不少,唐嫣、陈道明、游本昌、马伊琍、金靖,后来连周迅和陈坤都被拖进议题
录音里还有轻佻的笑声,拿口罩时期的艰难开涮,语气里是看热闹的人
副导演李爽还自称收藏武士刀、盔甲,这些“精日”表达不被制止,反而有人支招如何不惹麻烦
截至2025年11月,王家卫、陈坤、周迅等相关方未公开回应录音真伪,事件仍在舆论场发酵,尚未进入法律程序
这句话像一块界碑,该提醒公众与媒体抬眼看边界
这类材料的真假,只有走到程序里才能把清白理干净
创作的第一步是点子,最脆弱的也正是点子
年轻编剧最近站出来说话,说自己几次被邀请“交流”,聊到兴起,对方改天拿着成熟方案离开,之后杳无音讯
行业里呼声渐高,呼吁把创意保护做实,至少把“谁先提出”“谁完善”的轨迹留痕
剽窃不止伤创作者饭碗,还扭曲了行业的价值链
如果一个人靠话术攫取、靠体制兜底,就没有人愿意慢工出细活
说到权力,最直接的冲击落在演员身上
金靖被爆在片场遭低俗言语骚扰,随后作品里“像被橡皮擦过”
杨幂出道早期拿到女二,开机前一周被夜里约谈“改剧本”,拒绝后第二天换角
戚薇被副导演邀去澳门“玩七天”,报价五百万,拒绝后电影上映她的画面清空
李念大学未毕业入组,本以为坐稳女主,拒绝不当要求后片酬被压,甚至被要求“做女朋友”,最终离组离城
张钰当年走过更极端的路径,付出身体也没换来承诺,曝光证据后被联合围剿,风向一边倒,最后背负污名
还有男性遭遇,焦恩俊被男领导在休息室贴身纠缠,惊魂未定;
薛之谦被老板娘以工作为名要求留房,察觉不对转身走人,之后长时间被雪藏
拒绝潜规则的代价往往是换角、删戏和雪藏,这不是个例,是机制在推人
不公平的地方不是个别人坏,而是坏事有路径可循,有成本优势
另一端,是合同
赵露思把争议摊在阳光下,脉络清楚:合约年限长,分成比例从5:5变成3:7,社交账号归属在公司,因生病误工,205万的赔偿金被公司直接从她账户划走
她晒出重度焦虑、抑郁测评结果,公司却持续给她排通告,生日时推着轮椅进组的画面刺眼
2025年8月2日,她发长文,隔天公司发声明否认
她开直播回应,3038.7万人涌入,讨论利益分配、等待八个月无结果,矛盾的核心被摆在广场中央
到了2025年11月,赵露思工作室删掉银河酷娱标签,官宣重新出发,她以近九位数代价、让渡部分影视分约赎回自由身
自由有价,不是一句口号
这几乎掏出了她这些年半壁江山
之后的去向未明,她关联的厦门市因吹四挺影视文化工作室仍在,下一步签约计划没有对外透露
这场对垒不仅是个人情绪,更是对经纪合约“超长年限、低比例分成、账号控制权”这些行业顽疾的对照审视
公开冲突会消耗双方商业信用,但有时不撕开看不到病灶
围绕她的声量有数据印证
控诉后,账号涨粉约230.6万,8月6日单日涨粉88万,图文与视频报价在15万左右
热度是真实的,价值的再分配也真实存在
导演王晶的态度很鲜明:公司应先保护演员健康,别把人当“工具人”,“一星公司”只靠一个艺人赚钱,利益分配极易失衡
编剧于正站队支持,甚至半开玩笑提出“合伙开面馆”
玩笑背后,其实是对守住底线的艺人不该被架在火上的一种表态
把视角拉回片场,权力不只落在合同上,也落在看不见的酒桌与房间里
岳云鹏帮女演员挡酒,转头被资本说换就换,这事在圈内流传甚广
真正刺耳的,是“你不听话就撤资源”的冷冰冰
周杰早早点出问题的轴心:明星背后站着推手,推着走就红,反手撤就凉,很多明星只是被摆放的人
对名与利的调度权,决定了谁有尊严,谁被打折
白百何补上另一个侧面
她接演作品时,导演张律以“挣钱给妻子治病”打动了她,她推掉其他安排、用自己的人脉拉投资
后来被告知“未获奖,可以先回国”,谁知闭幕式剧组连夺两奖,她却不在现场,也不在庆功宴
当付出被默认成理所当然,排除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这六个字不是口号,是一位女主角的冷感时刻
舆论的另一端,更多编剧开始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创意被顺走”
建立创意版权保护机制,至少把“谁先提出、谁参与完善、谁授权使用”写进清晰的流程,是行业可以马上做、也该马上做的事
不仅为新人,也为每一个仍愿意笨拙写作的人
法律给出冷静的尺子
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李士强表示,艺人与经纪公司因患病误工产生的损失,应按合同约定或公平原则处理,单方公开矛盾可能违反约定,影响双方商业价值与信任度
这提醒双方,发声要有边界,协商要有依据,合同要写明白
参考别的行业风浪,也能看清后果
2018年吴秀波“出轨门”后,多项目下架或重剪,品牌解约,人从公众面前消失;
涉及另一方的刑事判决也给所有人提了醒,私德与法律风险会反噬整个链条
更远一点的好莱坞,韦恩斯坦案在2017年掀起“Me Too”,到2020年人被判刑23年,随后行业建立了更严格的职场行为准则与艺人权益保护机制
从沉默到制度,走了三年
回到这里,问题变得具体:如何让年轻创作者安心提交故事,如何保证拒绝不被惩罚,如何让合同里的每一条都能落地?
一句话里找不到答案,但路径并不玄
平台与协会应设立创意登记与仲裁通道,经纪合同进入标准化模板、强制冷静期与定期复核,剧组内外的行为规范要有执行与惩戒
公众的容忍度在降低,越来越多的艺人不愿再隐忍,他们开始掀桌
这不是坏事,吵闹的阶段往往意味着旧秩序在松动
关键是别把问题一次次交给舆论去裁决,而是交到制度手里
圈内外都要练习一个新常识:尊重边界,尊重劳动,尊重身体
最难的也许不是处罚某个人,而是让每个被迫沉默的人,能有一个靠得住的出口
真正的艺术圈,一定以作品和规则说话,而不是以权力的大小决定成败
哪一天,创意登记的时间戳比某个大佬的笑容更有分量,哪一天,拒绝邀请不再意味着删戏,哪一天,合约里的每一个数字都能对得上信任,观众才会相信“内娱大地震”是走向清理,不是走向麻木
希望是存在的,取决于愿不愿意把光照到角落里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