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让我暖心的是学校的教师氛围——没有层级分明的隔阂,前辈们会主动分享教学课件与班级管理经验,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更像是思想的盛宴。结合这一特点,我在课程中融入“从旧家到新家”的内容:让学生分享原住地的地理特色,对…
启航计划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引
言
2020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发起设立“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简称“启航计划”),通过表彰奖励、重点帮扶、职后培训、能力提升等各项措施,引导更多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事业。2021年,学校修订和完善启航计划,2024年,学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启航计划,深度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基层一线,旨在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最美丽“逆行者”,为我国乡村振兴造血赋能。
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以“我去基层任教”为主题的北师大毕业生基层就业系列推送,听他们讲述前往各地基础教育一线的动人故事。
PART.1
基本信息
翟广然,2022级自然灾害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签约至雄安新区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担任中学地理教师。
PART.2
主要事迹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知识播撒在雄安的课堂里。”这是我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硕士,选择成为一名教师的誓言。如今几个月的时光悄然走过,从初踏雄安热土的忐忑期待,到逐渐变得笃定从容,这片充满活力的新区不仅见证了我的变化,更让我读懂了“基层教育”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初入校园时,完善实用的硬件设施便给了我踏实的教学底气。每间教室都配备了高清触控一体机与实物展台,能清晰呈现地形剖面图与气候分布图;地理教室藏着满满的“宝藏”——地图挂图、地形模型等地理教学用具。更让我暖心的是学校的教师氛围——没有层级分明的隔阂,前辈们会主动分享教学课件与班级管理经验,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更像是思想的盛宴。在准备公开课时,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帮我打磨教学设计,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感。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我迅速卸下了初入职场的压力。
真正走进课堂后,我才明白“好设备”需要“好教法”来激活,“高学历”更要落地为“真功夫”。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北京疏解单位家庭,跟随父母来到雄安,他们带着不同城市的生活印记,对“迁徙”与“家园”有着特殊的感知,却对雄安本地地理环境颇为陌生。结合这一特点,我在课程中融入“从旧家到新家”的内容:让学生分享原住地的地理特色,对比不同地区与雄安的气候差异。地理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搭建起过往与当下、他乡与故乡的桥梁。
PART.3
个人感悟
谈及理想抱负,我始终坚信“教育是点燃火种的事业”。雄安新区作为“未来之城”,这些疏解家庭的孩子未来或许会成为连接京雄的纽带,更需要兼具家国情怀与地理视野。我的目标是让地理课堂成为培养这种素养的重要阵地。
几个月的雄安任教经历,让我褪去了学生的青涩,多了份教育者的担当。这里的硬件设施为教学筑基,这里的教研氛围让人成长,这里的学生让教育有了温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愿做一名深耕大地的地理教师,用知识勾勒山河,用热爱浇灌成长,与雄安新区共赴一场教育与时代的双向奔赴。
供稿:翟广然
责编:周笑语
审核:李强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