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10亿索赔撕开遮羞布,BBC总裁辞职,传统媒体霸权正在终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9:25 1

摘要:11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黛博拉·特内斯同时宣布辞职,理由是BBC犯了错误,必须有人承担最终责任。

11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蒂姆·戴维和新闻部门首席执行官黛博拉·特内斯同时宣布辞职,理由是BBC犯了错误,必须有人承担最终责任。

这次让百年媒体巨头高层集体下台的导火索,是一部2024年10月播出的《全景》纪录片,节目拼接了特朗普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前的演讲片段,让观众误以为他在直接煽动暴力。

11月10日,特朗普律师团队发出律师函,要求BBC在11月14日前撤回纪录片并道歉赔偿,否则将面临至少10亿美元的诉讼。11月13日,BBC向特朗普道歉,但拒绝支付赔偿。

这场风波暴露出的问题远不止一次剪辑失误,而是传统媒体在政治立场、专业操守和公信力上的全面危机。

这次事件的核心是BBC《全景》栏目在2024年10月播出的纪录片《特朗普:第二次机会?》。

节目拼接了特朗普2021年1月6日演讲的两个片段,让他看起来像是在说"走到国会大厦去""抗争到底"。

但实际情况是,特朗普当时说的完整内容是"为我们勇敢的参议员、众议员们加油",而"抗争到底"这句话出自演讲的另一个部分,两段话之间相隔近一小时。

11月3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一份19页的BBC内部备忘录,这份由BBC编辑指南和标准委员会前顾问迈克尔·普雷斯科特撰写的报告,详细指出了《全景》栏目的剪辑问题。

报告称,节目不仅拼接了相隔近一小时的演讲内容,还颠倒了画面时序,制造出特朗普煽动国会山骚乱的因果假象,严重误导了观众。

这份备忘录的曝光让BBC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公开批评BBC是"由英国纳税人资助的左翼宣传机器",并称这档节目是"假新闻"的典型案例。

她表示:"我们在美国经常看到这种情况,现在在英国也看到了。正如你们所知,总统的外部法律顾问已经对BBC提起诉讼。"

11月9日下午,戴维在给员工的声明中表示,他的辞职"完全是个人决定",并承认"BBC犯了一些错误",他"不得不承担最终责任"。

特内斯在辞职声明中表示,围绕这部纪录片的持续争议已经损害到了BBC,"责任在我"。

11月10日,特朗普律师团队向BBC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在11月14日前"全面且公正地撤回"相关纪录片内容,并作出书面道歉,否则将面临金额高达10亿美元的赔偿诉讼。

律师函中指出,这档节目对特朗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BBC必须对此负责。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这些辞职的BBC高管"不诚实",指责他们试图影响美国总统选举,还表示他们篡改了自己的精彩演讲稿,称这对民主来说很糟糕。

11月13日,BBC主席萨希姆·沙阿致信特朗普,就剪辑视频误导观众一事表示歉意,并表示不会再次播出相关节目。

但BBC同时拒绝了特朗普的赔偿要求,称此事不构成诽谤诉讼的理由。BBC在声明中说:"我们已经道歉,承认这次剪辑给观众留下了错误印象。但我们不认为这构成诽谤,因此不会支付赔偿。"

法律专家指出,特朗普要在英国法院赢得这场诉讼非常困难。英国的诽谤法要求原告证明被告的行为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作为公众人物的特朗普,举证难度会更大。

但这场诉讼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它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传统媒体的"编辑特权"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戴维和特内斯的辞职让BBC陷入了管理真空。11月10日,BBC主席沙阿向董事会表态,已经启动继任者"全面"搜索工作,董事会正"全天候"物色合适人选,以带领公司度过多年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但继任者的选拔并不顺利。BBC高层透露,这个职位的招聘可能要耗时数月,如果选择外部候选人,新任负责人可能要到2026年9月才能上任。沙

阿在全体员工会议上坦言,面对人身攻击等压力,总裁并非"轻松的工作",很难吸引极具声望的人才任职,"我们对这一职位的要求确实很高"。

关于继任者的资质,BBC内部存在明显分歧。部分消息人士认为,具备新闻采编经验的候选人应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历史惯例。

但另有高级员工反驳,称"总裁必须出身新闻界"是行业执念,选择能全面看待BBC价值的人选更有益。

更严重的问题是,BBC早在2024年9月就启动了戴维的继任规划,但内部文件显示,公司未能"培养出强大的内部候选人梯队"。

资深媒体猎头指出:"总裁职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必须打造坚实的高层后备团队,但BBC显然没做到这一点。"

外界和BBC内部都在敦促设立副总裁一职以分担职责。

独立电视台前董事长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会有所帮助",BBC新闻内容高级主管芒罗也表达了类似诉求。但在当前的危机状态下,这些结构性改革能否推进还是未知数。

让BBC陷入危机的不只是特朗普纪录片,还有一系列报道偏差的累积。《每日电讯报》披露的那份内部备忘录指出,BBC在报道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争、跨性别议题以及特朗普演讲时都存在偏颇和错误。

在以巴冲突报道中,BBC被指在用词上存在明显倾向,对双方使用了不同的标准。在跨性别议题上,BBC被批评过度迎合某种政治正确,而忽视了其他观点。这些问题的累积,让BBC的中立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并非个别编辑或记者的失误,而是反映出机构层面的系统性问题。BBC作为英国纳税人资助的公共广播机构,本应保持中立客观,但现实情况是,它越来越难以摆脱"左翼宣传机器"的标签。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1月10日指出,BBC这次事件暴露了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她表示:"他们一边指责别国的媒体不自由,一边自己在制造假新闻。这种虚伪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BBC的遭遇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传统媒体公信力全面下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从美国CNN、纽约时报,到英国BBC、卫报,这些曾经的媒体巨头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境:一边试图维护自己的"客观中立"形象,一边在报道中明显带有政治倾向。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传统媒体失去了对信息的垄断权。当观众可以在网上找到原始演讲视频,对比媒体的剪辑版本时,任何歪曲和操纵都会被迅速识破。BBC这次的剪辑风波,就是在网络舆论的压力下被曝光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让人们看到,即使是百年媒体巨头,也可能因为政治立场而牺牲专业操守。当剪辑技术被用来操纵舆论、制造假象时,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彻底崩塌。

BBC主席沙阿在11月10日的董事会会议上承认,继任首席执行官的人选决定是当前首要任务,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重建BBC的公信力。

这不是换一个总裁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从制度和文化层面进行深刻反思。

BBC向特朗普道歉并拒绝赔偿,这场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但这次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不会随着高层辞职而消失。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危机,归根结底是因为它们在政治立场和专业操守之间失去了平衡。

当观众发现媒体在用剪辑技术操纵舆论时,信任就会彻底崩塌。BBC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新总裁,而是对自己的价值观和运作方式进行深刻反思。

传统媒体的霸权时代正在终结,只有真正回归客观中立,才能赢回公众的信任。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