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于巴西贝伦正式启幕,全球气候治理迈入“行动交付期”。此次大会核心任务直指将减排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能源转型、气候资金落实、碳市场启动等关键议题,其成效将直接定义未来全球
在《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之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于巴西贝伦正式启幕,全球气候治理迈入“行动交付期”。此次大会核心任务直指将减排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能源转型、气候资金落实、碳市场启动等关键议题,其成效将直接定义未来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当前,各国贸易与地缘政治摩擦加剧,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能源需求面临来自AI数据中心等新兴用电高增场景,供需两侧深刻变化的环境为全球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转型进程带来较大挑战。根据Climate Watch的数据,目前已提交的最新国家自主贡献(NDC)国家占全球排放总量的72%左右,各国最新NDC减排目标与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未来全球仍需合力进一步推进全球系统性低碳转型需求。本文对当前全球电力结构与需求现状进行简要整理,并结合最新NDC目标,梳理部分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煤电和清洁能源方面的规划与行动。
一、全球能源需求与电力结构现状
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形势严峻,电气化水平提升、极端天气、数据中心扩张等因素驱动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同比增长0.8%,增速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排放总量仍达到378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创纪录的422.5ppm,同比增长约3ppm。碳排放增长主要源自燃料燃烧,2024年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约1%,总量为3.57亿吨;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3%。碳排放增长的背后反映的是全球能源需求,尤其是电力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2%,其中电力需求的增速为4.3%,高于能源总需求和GDP的增速,驱动力主要为向电力密集型制造业的转变、终端用户的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极端天气下的降温需求,以及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等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综合来看,在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下,实现经济发展下能源需求增长与碳排放下降脱钩仍道阻且长。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与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在总发电量中贡献超过30%。IREN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纪录达到585GW,同比增长15.1%,在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由2023年的85.8%进一步提升至92.5%;其中光伏新增装机452GW,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中占比约77%。至2024年末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448GW,在电力总装机容量总占比提升至46%。全球发电量增长的大部分亦由可再生能源供应,根据IEA数据,2024年可再生能源贡献了总发电量的32%。
煤电发电量保持增长,但在发电量结构中占比下降。IEA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用煤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三分之二,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近1%,达到1.07万TWh历史新高,煤炭需求增速1.1%。虽然煤电发电量有所增长,但煤电在全球电力结构中占比降至35%,为IEA自1974年统计以来最低值,表明在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力持续领先的趋势下,全球范围内煤电占比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煤电转型有序推进。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转型目标与进展——从煤电等传统能源转型视角来看
尽管全球煤电占比下降为长期维度下的趋势,然各国家和地区由于国情各异,在实施清洁能源装机和煤电退出计划方面的进展与行动不尽相同,部分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在清洁能源装机行动等方面的迟疑或力度有限,短中期或对全球煤电转型进程带来一定波动和反复。尤从2025年各国提交的最新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的行动和目标来看,距离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Climate Watch
(一)欧盟:重申气候目标,加速化石燃料转型
欧盟设定2035年减排目标,明确支持淘汰煤电等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在2025年欧盟最新NDC中,重申了至203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减排55%的目标,并提出了至2035年实现66.25~72.5%的指示性贡献目标,作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道路上的关键节点。在2040年的目标上,欧盟达成的妥协方案为在1990年的基础上温室气体减排90%,但引入成员国可通过购买国际碳信用额度以抵消最多5%的减排任务,且未来或考虑进一步使用国际碳信用额度以满足额外5%的减排目标,允许以更为宽松的方式实现。在清洁能源装机方面,欧盟最新NDC强调加速淘汰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并且需要利用所有可用的技术方式促进难以减排的行业减少碳排放。
在煤电转型的行动上,欧盟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与资金支持的三维框架,推动了成员国层面差异化的煤电退出进程。整体进程方面,西北欧国家率先完成或接近完成退煤目标,如比利时在2016年即关闭了最后一家燃煤电厂,成为第一个完全淘汰煤电的欧盟国家;法国将于2027年完成退煤计划,关闭剩余两座煤电厂。南欧国家积极跟进,如葡萄牙于2021年关闭了最后的Sines和Pego煤电厂,提前完成2030年的退煤目标,意大利计划在2025年淘汰大陆地区煤电厂。而中东欧国家则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煤电转型面临更大挑战,如波兰尽管在过去十年将煤电的依存度从87%降低子57%,但仍因清洁能源转型较慢饱受欧盟内部压力,近期签署协议将于2049年关闭最后一座煤矿。尽管近年来由于能源安全危机导致部分国家政策反复,但欧盟整体煤电退出的大趋势未曾改变。未来欧盟煤电转型的关键,主要在于中东欧地区,特别是波兰、捷克等国的转型进展,需要更具针对性的区域政策与资金支持,以顺利实现公正转型。
资料来源:Beyond Fossil Fuels
(二)中国:多项目标持续上调,统筹新能源加速发展与煤电升级改造
我国新一轮NDC上调多项减排与发展目标,彰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力度。总体目标上,至2035年我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较上一轮NDC相比更强调全经济范围、所有温室气体及总量控制;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较上一轮NDC所设定的2030年目标提升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以及新增24亿千瓦的风光装机。此外,在煤电方面,我国新NDC强调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新一代煤电升级,提高煤电高效调节和清洁降碳水平,表明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两手抓”的思路。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同时其作为基础负荷电源保障全社会用电需求,提供调峰调频服务,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深度协同,在极端天气等应急情况下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供电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减排的趋势和目标下,我国推进煤电占比有序下降,同时坚持推动煤电由主力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推进现有煤电机组的升级改造。例如,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明确提出落后煤电机组有序退出、度电碳排放持续降低、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向和目标,并优先支持减排效果突出的煤电改造项目入网。
(三)澳大利亚:NDC强调减排目标与清洁能源发展,各州行动分化
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刻的国家之一,澳洲在清洁能源发展上始终保持积极态度。然考虑到产业和经济基础,此轮NDC虽持续强调减排目标和清洁能源转型,但力度或因未体现决心而引发一定争议。根据澳洲最新NDC,至2035年致力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62%至70%,宽泛的目标兼顾商界所希望的相对温和的目标,以及环保组织推动减排的雄心。在清洁能源方面,此轮NDC亦保持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82%的目标。
在退煤行动方面,澳洲各州内部的态度和节奏有所分化。2025年昆士兰州《能源路线图2025》,宣布取消前期制定的2035年淘汰燃煤发电计划,新规划决定将该州燃煤电厂将持续运营至2046年,对联邦政府的减排目标带来挑战。与之相反,新南威尔士州与维多利亚州对于煤电转型更为积极,计划于2035年前基本实现可再生能源转型。
(四)美国:特朗普政府重振煤电,短期或影响能源转型进程
特朗普政府决定退出巴黎协定后,其在减排和清洁能源方面的行动更为消极,化石能源成为特朗普政府主要支持方向。为应对AI数据中心增长带来的电力供需挑战,美国重启煤电。2025年9月美国能源部宣布提供6.25亿美元资金,用于改造和重新启用老旧燃煤电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随后内政部宣布将开放1310万英亩联邦土地用于煤炭开采,在特朗普任期内煤电呈现复兴趋势。作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短期内美国的政策倾向或对全球煤电转型进程带来一定挑战。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