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武田中国的支持下发起“肠安益测”IBD 疾病进展监测生物学标志物粪钙卫蛋白(FC)检测项目。项目旨在通过为IBD患者提供免费的粪钙卫蛋白(以下简称“FC”)检测,帮助IBD患者提高其疾病诊治过程中疾病监测的水平,准确评估其当前
2025年5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武田中国的支持下发起“肠安益测”IBD 疾病进展监测生物学标志物粪钙卫蛋白(FC)检测项目。项目旨在通过为IBD患者提供免费的粪钙卫蛋白(以下简称“FC”)检测,帮助IBD患者提高其疾病诊治过程中疾病监测的水平,准确评估其当前潜在疾病活动情况,避免治疗延迟导致不良结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300家医院加入该项目,惠及3000余名IBD患者。
炎症性肠病(简称“IBD”)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公众关注。其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研究表明,IBD患者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至3倍[1]。因此,对IBD患者来讲,做好随访监测,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与癌变风险至关重要。IBD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结果。但上述手段具有一定侵入性、费用较高,且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有较高要求。相比之下,FC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FC作为肠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浓度与IBD病理活动性高度相关。当肠黏膜屏障受损时,肠上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钙卫蛋白在肠腔内大量富集,使得IBD患者F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3]。因此,FC检测能够准确地反映疾病活动程度,在评估黏膜愈合、预测疾病复发及治疗反应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4],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相对肠镜检查,FC检测能减轻患者检查的痛苦,减少其抗拒性,有助于其坚持对疾病的监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持续开展“肠安益测”IBD 疾病进展监测生物学标志物粪钙卫蛋白(FC)检测项目,期待更多医院的加入,帮助更多IBD患者养成疾病管理意识,重获高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孟乔, 丁士刚. 炎症性肠病癌变的防治进展[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5, 25(04): 238-243.
[2]上海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 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上海方案(2023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01): 13-66.
[3]于海燕. 钙卫蛋白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 32(07): 1519-1524.
[4]王馨怡, 叶梅, 赵秋, 等. 粪便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诊疗中的应用[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3, 32(12): 1399-1402.
[5]Matar M, Levi R, Zvuloni M, et al. 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ecal calprotectin response to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J]. Pediatr Res, 2023, 93(1): 131-136.
[6]Kucharzik T, Taylor S, Allocca M, et al. ECCO-ESGAR-ESP-IBUS Guideline on Diagnostics and Monitoring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rt 1[J]. J Crohns Colitis, 2025, 19(7):1-29.
供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赈灾发展部
执行主编:张一诺
本期编辑:肖杭
来源:关爱儿童专注儿童健康
